歌劇《基督的童年》劇本取材自新約圣經『馬太福音』章節,由赫克多·柏遼茲作曲,首演于1851年
劇中人物
瑪莉亞(基督的母親)女高音
約瑟夫(基督的父親)男中音
希律王男中音
以賽馬利神父男低音
古羅馬帝國百夫長男高音
侍衛隊長男低音
說書者男高音
預言者、牧羊人、士兵、天使合唱團
劇情簡介
希律王的夢
由「旁白者」開場的序幕,敘述在伯利恒的馬槽里,誕生了一位嬰兒,他就是后來成為救世主的耶穌基督,這也是飽受希律王暴虐統治的人民所期待的解救時刻。
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希律王的侍衛隊長率領士兵們在街上巡邏,途中,侍衛隊長遇到一位羅馬百夫長,兩人談及希律王對于「嬰孩誕生」的惡夢征兆感到恐懼的情形。此刻在宮殿里,以陰謀手段奪取權位的希律王,正擔心自己的王位寶座會不會有朝一日也被別人篡位?自己哪一天會不會也慘遭別人暗殺?希律王甚至為此常常半夜驚醒。
德國畫家Friedrich Overback所繪『東方三國王的朝圣』
這一天,希律王又做了惡夢,他夢見自己的王位,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男孩取代,而這個惡夢也已經出現過好多次,希律王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卻始終擺脫不了這個干擾,于是他召集了宮廷里的預言家,把一切夢中情境說個明白,請他們來解夢。預言家們聽過希律王的敘述之后,也證實了夢中征兆的真實性,但就是不知道:這個神秘的小男孩是何許人也?來自何方?預言家們索性建議希律王:干脆下令殺掉所有新生嬰兒,永絕后患。生性殘暴的希律王竟然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以這個方法消除惡夢威脅。至于在伯利恒耶穌出生的馬槽房里,這時耶穌已經是一、兩歲大的男孩,他的父(約瑟夫)母(瑪莉亞)萬分疼愛這個上天所賜予的孩子。就在耶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突然傳來天使們的警告聲,他們要約瑟夫與瑪莉亞趕緊帶著耶穌逃難,因為希律王已經下令要把國家里所有兩歲以下的孩童殺死!為了避免厄運,約瑟夫與瑪莉亞趁著天黑之前,趕緊帶著耶穌逃往埃及。 第二部 埃及逃亡記
耶穌一家人動身前往埃及避難前,牧羊人群集在耶穌家的馬槽房里,祝福耶穌未來一切平安,如果遇到挫折,他們也會張開溫暖的雙手、歡迎耶穌回來。在逃難路途中,天使們則是一路相伴,為這一家三口解決饑渴之苦,希望小耶穌平安抵達埃及,未來能夠成為解救蒼生的救世主。
抵達扎伊爾斯
耶穌一家人歷經艱辛,終于抵達埃及扎伊爾斯,但這一家三口卻被視為流浪者、甚至是被社會唾棄的人,盡管瑪莉亞與約瑟夫挨家挨戶地懇求,就是沒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幫助這孤苦無依的一家人。就在約瑟夫用盡最后力氣敲著某個人家的大門時,卻走出來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者,他是「以賽馬利家族」的大家長,他熱情地歡迎狼狽不堪的耶穌一家人,并且幫助他們沐浴、提供飲食,給了這家人實時的溫暖和關懷;以賽馬利大家長看約瑟夫是一位木匠師傅,遂提議留他在家中工作,同時耶穌也可以在此地獲得保護;瑪莉亞與約瑟夫萬分感激以賽馬利長老的幫助,耶穌也在此長成為具有悲天憫人胸懷的聰明少年;十年之后,耶穌跟隨父母親回到出生的地方-以色列,展開他拯救世人的工作。此時合唱團與旁白者在幕后歌頌,并祈求這位救世主賜予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