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年》由趙玉齋創作于1955年。
樂曲主題旋律取材于流行在山東地區的傳統箏曲《小溪流水》,并吸取了北方民間鑼鼓節奏,表現了農民喜慶豐收的歡樂場面。
《慶豐年》在當時開創性地使用了一些新的左手演奏技法,除運用左手在琴碼左側顫、按、滑等傳統技法外,還移至琴碼右側彈弦,既可彈奏和弦,又為旋律伴奏,還可與右手交替彈奏構成快速的旋律,豐富和發展了古箏的演奏技巧。同時,此曲還運用了大指小關節密搖、大幅度的花指彈奏、借鑒琵琶的掃弦技法和模仿鑼鼓節奏的“點柱啞音”技法——左手中指按于琴碼上端,右手彈弦,使其發出余音短促的沙啞音響等,都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慶豐年》是建國初期具有代表性的創作箏曲之一,對后來的箏曲創作和演奏上繼續開發“雙手彈箏”技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