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獨奏曲,劉天華作于1931年春。這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樂曲表現了宏大的氣勢,謳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們所追求的光明。旋律明快堅定,節奏富于彈性。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占主導的地位。
全曲共分為四段,另有引子和尾聲。在我國民族音樂傳統習慣用的循環變奏的基礎上,采用西洋的復三部曲式的特點,結構嚴整。在引子中,可以聽到堅定整齊的步伐行進聲,然后出現小軍鼓似的敲擊節奏和昂揚的音調。(片段 1) 第二段進行曲風格的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如歌。先在G調上用內弦演奏出現,而在D大調上重復主題時,則移至外弦演奏,這樣運用內、外弦不同的特性,樂曲由一種內在的、被抑制的熱情,發展為更加開朗和富于自信心的新的音樂形象。第三段將 2 32 1 2 3 1這一富有特性的音型加以重復、模進、移調,作不斷呈現。猶如人們踏著矯健步伐,昂首闊步地前進。尾聲中,利用顫弓的特殊效果再現第二段的主題,并且加以擴展;當情緒發展到高潮時,又運用了緊縮重復的手法,使音樂更加熱烈;最后出現了模擬軍號聲的主三和弦分解進行的旋律,這一切都使全曲生氣勃勃,充滿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和對光明前途的樂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