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天里》的風波漸漸平息,重回音樂之路的汪峰即將迎來3月26日“信仰2011”上海演唱會,這是中國搖滾樂演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萬人級個唱。近 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到是否擔心票房的壓力,汪峰直言,這不是首先考慮的問題,“以現在演唱會的投入,就是全部滿座了,又能掙多少錢?我只希望盡量 完美地呈現好一臺演出,給觀眾一個最好的交待。”
看似繁榮,搖滾個唱還是少
搖滾音樂節、“怒放”演唱會……近年,中國的搖滾樂歌手不僅獲得了爆炸性增長的表演機會,更將這種深植于民間的音樂形式帶向了更主流的傳播平臺。去 看一場搖滾演唱會正逐漸成為中國城市中青年人常規的文化消費。然而,看似繁榮的表面,卻內含隱憂,業內人士分析說,就演出形式而言,中國搖滾樂目前的表演 相對單一,更多是以拼盤的方式拉動觀眾,而純粹個人的搖滾演唱會卻比較少。
對于個中原因,汪峰分析說,“消費群缺乏廣泛性,導致藝人和演出商都無法建立對個人演唱會的市場信心,而拼盤演唱會和音樂節的興起,恰恰從一個側面 證明了這點”。此外,由于多年邊緣化,中國搖滾樂與商業市場長期脫節,尋求高投入大制作就顯得尤為困難,很多參加過國內搖滾藝人個唱的觀眾都對現場配置的 簡陋印象深刻,緊縮的預算和缺失的贊助商讓多數演出商和藝人對大型搖滾個唱望而卻步。更重要的是,一場平均3小時的個唱,需要歌手具備30首左右耳熟能詳 的代表作,但中國還沒有太多搖滾歌手具備這些要素,這也導致了中國搖滾樂個唱稀少。
依舊樂觀,中國也有好歌迷
對于時下不少觀眾去看演唱會,要么奔著明星,要么為了卡拉OK,演出似乎只留下“粉絲文化”的現狀,汪峰以林肯公園上海演唱會為例,表 示當時坐在臺下的自己,看到滿場觀眾竟然從唱詞、表情到每一個換氣,都一個不落地跟唱下來,被深深震撼了,“誰說中國沒有好歌迷?我們應該首先樹立信心, 做出最好的自己,開頭一定難,但最終會從商業上形成良性循環,因為最終有人識貨,有好的商家來支持,那就不會覺得辦演唱會是壓力了。”
此次演唱會的主題定為“信仰2011”,是因為汪峰最近的一張專輯叫做《信仰在空中飄揚》。“那你對中國搖滾樂的未來是否樂觀?”面對記者的提問, 汪峰還是給出了“樂觀”的回答,“雖然有時候我們認為糟糕到了極點,但整個社會在進步。只要有這個前提,它一定就會有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