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著繁多的文化藝術種類,民族器樂作為其中之一,有著久遠的歷史。 奚琴與馬尾胡琴作為拉弦樂的前身,從唐宋開始經過漫長一段歷史時期,逐步形成了現在許多的拉弦樂器。在西藏根據有關史書記載,拉弦樂器起碼也在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習慣上將拉弦樂器稱為“嗶旺”。 “嗶旺”的種類很多,有一弦嗶旺、二弦嗶旺、三弦嗶旺等等。因而二胡和牛角琴都屬于“二弦嗶旺”類。 在漢地二胡的流傳是極廣的,而牛角琴在西藏的康區流行較廣。 由于它們各自地處的文化、歷史、審美等等的不同,在二胡與牛角琴的結構和演奏等都有了一定的差異,從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藝術風格,在此我將牛角琴與二胡不同特點做個粗淺的對比。
一、拉弦樂二胡與牛角琴的演奏領域
我們可以從史書中看到拉弦樂是經過很長一段時期逐步形成、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從明清以來,拉弦樂隨著各地方戲曲和樣板戲的發展,以及藝人們的不斷創造,逐步繁衍出各樣的拉弦樂器,以適應于戲曲伴奏等要求。二胡大量用于戲曲伴奏,如“滬劇、越劇、京劇、昆曲、黃梅戲、評劇等,還用于器樂合奏,以及歌舞和說唱的伴奏,應用范圍極廣。特別到了“五四”運動以后,二胡逐步成為獨奏樂器而登上舞臺,有杰出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對二胡作了革新和發展,創作了一批二胡獨奏曲如:《病中吟》《光明行》《空山鳥語》《良宵》等,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中,二胡獨奏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的獨奏曲《江河水》《金珠瑪米贊》《新婚別》《長城隨想》等等。 在藏區牛角琴流傳的地域沒有二胡廣,但也擁有豐富的曲目庫,如:弦子曲、熱伊曲、說唱曲、獨奏曲,其中弦子曲是它的主體曲目,弦子作為歌舞形式,由一名或數名的持牛角琴的演奏者排在隊伍的前面,起領舞、領奏、伴奏、間奏、烘場等重要作用。獨奏形式也極奇特殊,是用牛角琴木偶人舞等以獨奏、唱、通奏、表演集于一體,以高超的形式出現。 二胡與牛角琴在不同的藝術領域中都有極其特殊的表現手法。具有與聲樂緊相關聯,與習俗密切結合,注重旋律,橫向發揮和樂器之間的音色組合等特點但是,由于地理環境等不同,在兩地樂器的制造上有了不同的取材,使樂器在本質上形成了很大變化,在此我將從不同的取材上作個比較,使我們能看到各自樂器的形成。
二、不同的取材
1、皮膜的選用:皮膜是弓毛與琴弦的發音,琴馬的導振產生振動的發聲體。在內地,二胡的皮膜采用蟒皮,其特點:靈敏度好、聲音柔和。在藏區牛角琴的皮膜多采用于馬皮和羊皮,其特點:音色渾厚、深沉、馬皮更不容易熱脹冷縮,相對比二胡的皮膜要稍厚。 2、琴桿:琴桿是二胡與牛角琴的支撐體,二胡的琴桿全長830毫米,用紅木、柴檀木等制成,琴桿相對比牛角琴桿要細。牛角琴桿的全長約700毫米至750毫米左右,其特點是更好地適應于領舞時邊跳邊奏的需要,由于不換把,所以也就形成了琴桿短的特點,一般演奏時都把琴桿尾插在腰間盤著的衣袖上。 3、琴筒:琴筒是二胡和牛角琴的共鳴箱、與音色、音量有著密切關系,二胡采用的是木制品,如:紅木、烏木等。牛角琴之所以稱為牛角琴是因為它的琴筒就是牛角制成,比二胡琴筒要大而厚。其特點:二胡琴筒音色比較清脆、明亮。牛角琴筒音質渾厚、含蓄。 4、琴弦:在我區多處于游牧地帶,使用以馬尾制成的琴弦。其特征:音量小,厚而不尖,穿透力強、沒有噪音。而出產蠶絲的內地,上千年多用于絲弦。其特征:音量大而柔軟、細膩。五十年代后期,普遍采用金屬弦。其特征:按弦輕松,音色更加細膩。 琴弦的不同,在左手按弦上形成了很大差異,二胡由于弦細,一般都用第一關節上的指肚按弦,而馬尾弦粗,按弦時基本用第二關節上的指肚按弦,其音準比較穩定,也是二胡與牛角琴的演奏方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三、演奏法
不同的演奏法,我認為主要取決于它的樂器構造和藝術表現內容。通常在二胡和牛角琴的演奏法中都有相同之處,比如:打音、上下滑音按弦等等,在這些相同的演奏法中,又有其不同之處,使音樂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其一、按弦。在內地的拉弦樂器二胡中,用左手第一指尖的指肚按弦定位法是普遍采用的。其原因上面也談到過,它采用的弦細、音位相對來講密集,指尖細按弦占用面積小,音準率就高。 牛角琴:其一采用弦粗、按弦面積要大,左手指的第二關節上按弦比第一指尖指肚按弦更容易掌握好音準,并與打音的應用也有密切關系。所以牛角琴中采用的按弦法不同于“二胡”的按弦法。牛角琴按弦力度強,其強弱對比不明顯。 其二、牛角琴中左手全部在第一把位,也就是固定的把這種按弦法叫“傳統把法”。這也于音樂的旋法特點有關。據藝人講在云南一帶藏區中,演奏牛角琴時,有些演奏的技術超群出色,也做換把位演奏,通常是在模仿鳥聲時換把,在兩個八度內進行,但一般在一個八度內演奏其局限性較強。 其三、一般在二胡演奏中左手的大姆指與食指中間的虎口做為琴桿的中心點,在換把或演奏中要保持放松,不過分夾琴桿,換把時一般琴桿要稍往外偏,中心點就在虎口上。 而牛角琴由于不做換把動作,左手大姆指一般都從琴軸上往下吊起的繩環中吊起,琴桿的中心點自然往外靠,從而更好地應用打音技能和隨舞跳動時左手由上身自然轉動的需要。(注:各地方的演奏的方法不同,所以有些地方沒有琴桿上的吊環)。 上述是左手按弦的不同,雖然牛角琴的按弦方法沒有二胡華麗多彩,卻有它自身的樸實和純厚的按弦方法,使牛角琴在眾多的弦樂器中獨樹一幟,形成了無以倫比的按弦方法。下面談右手弓法的不同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