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起,樂團不再設有首席指揮一職,只有客席指揮。
Wiener Philharmoniker維也納是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愛樂樂團體現著最純正的維也納風格。弦樂渾厚,線條清晰。較之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銅管聲部,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銅管很有融合力,沒有尖刺突兀之感。這正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獨特之處。指揮家布努諾·瓦爾特曾說:“一百年過去了,當時建團的樂手都已離去,F在的樂手是新的一批人。但維也納愛樂仍是維也納愛樂。全因這份傳統一代一代保留了下來。”
維也納愛樂樂團有著美麗的音色,是很多指揮家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指揮過維也納愛樂的名家有:漢斯·馮·彪羅,李赫特,馬勒,勃拉姆斯,尼基什,魏恩加特納,瓦爾特,富特文格勒,奧托·克倫佩勒,理查德·斯特勞斯,卡納匹茲布什,肯普,卡拉揚,卡爾·貝姆,索爾蒂,伯恩斯坦,卡洛斯·克萊伯,普列文,馬澤爾,梅塔,阿巴多,喬治·塞爾,穆蒂,勒圖、小澤征爾和泰勒曼等等。同時,維也納愛樂參與很多演出錄音活動。自1941起,每年元旦舉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曲目,就是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奧地利薩爾茨堡舉行的音樂節,維也納愛樂樂團承擔著大部分的演出。樂團錄下的名唱片有:索爾蒂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卡拉揚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瓦爾特的《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等等。
樂團規定,其成員必須在歌劇院樂團演奏超過三年,才有資格在愛樂樂團申請演出席位。
高質量的樂手來源和嚴格的遴選制度保證了樂團的演出水準。1997年后,樂團開始允許吸納女樂手。
如今,維也納愛樂樂團不僅是全世界最令人敬慕的國際性樂團,它還是世界和平和友誼的使者。1985年,卡拉揚率領樂團參加教皇的彌撒,以及博恩斯坦1988年率領樂團在以色列的巡回演出,都是成功的范例。
維也納愛樂樂團曾經多次接受大獎,榮獲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并且成為全世界眾多文化設施的榮譽成員。為了紀念維也納愛樂樂團所作的貢獻,奧地利國家銀行于1989年發行了“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金幣,奧地利郵政局曾經于1959年、1967年和1992年三次發行特種紀念郵票。目前,紐約和東京先后組織了
金幣“維也納愛樂樂團之友”協會,樂團的國際名望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