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概況
嘉興學院(部委碼:10354)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7年辦學歷史。學校現有越秀、梁林和平湖等三個校區,校園面積2500余畝,校園景色宜人,環境優美,是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園、浙江省平安校園和浙江省綠化先進單位。學,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3600余人,教職工1500余人。
國際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生前是嘉興學院首任名譽校長,并為學校題寫校訓“方正為人、勤慎治學”。 前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教授是現任名譽校長。多年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立足嘉興、服務浙江、聯系行業、面向全國”的辦學方針,為各行各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深遠厚重的人文底蘊
學校坐落于歷史悠久人文底蘊厚重的江南水鄉名域——嘉興市。嘉興既是馬家浜文化的發源地,又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學校以“方正為人、勤慎治學”校訓為核心,承歷史文化之余緒,秉崇文重學之傳統,致力于打造以“省身文化”為品牌的校園文化。學校邀請中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為莘莘學子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我校學生于2008年度和2009年度連續兩年榮獲“浙江驕傲——最具影響力人物”,我校2006屆畢業生嚴意娜榮獲“浙江驕傲——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
獨特優越的地理區位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嘉興在中央”。學校所在的嘉興市位于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三角區域的地理中心,經濟繁榮,交通發達。其東接上海、北鄰蘇州、西連杭州、南瀕杭州灣,以“一小時交通圈”接軌上海、貫通蘇錫常和杭寧紹城市群,這為學校融入區域創新體系、打造特色優勢學科、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眾多就業機會。近年來,嘉興學院初次就業率始終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
嘉興學院現有招生專業本科43個(經濟學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本科招生),專科8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8大學科門類。擁有基礎數學、區域經濟學和機械電子工程等3個省級重點學科,經濟學和會計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數學與應用數學、會計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土木工程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10個專業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
嘉興學院以“更新理念、優化模式、突出特色、強化質量”為宗旨,制定了“平臺+模塊”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為部分品學兼優的同學在第一學年結束后提供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輔修第二專業和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機會,積極開展“服裝與營銷”、“計算機與日語”、“紡織與貿易”和“法學與會計”等復合專業的試點,為廣大學子提供了更廣闊的成才平臺,極大地增加了就業學生的發展潛力和就業競爭力。學校以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積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平臺,提供鍛煉機會,我校向中南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等派遣交換生。
深具潛力的師資隊伍
嘉興學院堅持引進和培養并舉,集聚優秀教學科研人才。學,F有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0余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博士160余人。師資隊伍中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44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3人,浙江省教學名師6人,獲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30余人,獲浙江省錢江人才項目資助4人。同時,積極制定優惠政策向海內外吸引優秀留學人員和留學回國人員來我校工作或擔任學科帶頭人,目前在校工作的海歸人才近50人,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我校的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系統完善的實踐體系
嘉興學院建立了完善的實驗室體系,實驗教學設施完善。經濟管理實驗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電工程實驗中心、生化實驗中心和計算機實驗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歷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各類學科競賽。近三年,我校共立項SRT項目400多項,成功立項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79項,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孵化項目2項,浙江省大學生科技推廣項目12項;學校以學科競賽為契機,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及省級主辦的競賽,探索學科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我校學生在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中多次獲獎。
豐富多樣的圖書館藏
嘉興學院圖書館現有藏書219萬余冊,其中紙質藏書146萬余冊,電子圖書73萬冊,中外文期刊2200余種,實行“藏借閱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全館周開放時間達94小時。圖書館依托文獻資源和網絡,提供文獻外借、閱覽、檢索、參考咨詢、原文傳遞、館際互借、讀者培訓等全方位的服務,并實現了校外遠程訪問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并利用QQ開展網上實時信息咨詢,及時解決了讀者在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圖書館正在努力向自動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現代化圖書館目標前進,通過積極探索提升服務等方法和手段,向廣大師生提供更為全面的圖書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