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與樂隊《祁連山狂想曲》
錄入時間:2011/12/30 17:11: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鋼琴與樂隊《祁連山狂想曲》是由西北師范大學敦煌藝術學院院長康建東以中國西部祁連山地區的民族風土人情和當地裕固族人民的生活為背景,以風格獨特的有濃郁的西北地區“花兒”音樂和早期裕固族及其它民族傳統的民歌為基本素材創作的,用民族音樂語言,謳歌了民眾和壯麗多姿的大自然山河。作品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和尾聲組成。
引子以鋼琴獨奏較自由的呈現,音樂在樂隊木管樂器組及弦樂器組的相互交融下唱出遠久的故事。隨著音樂層次的不斷遞增,鋼琴在弦樂器組的伴隨下, 奏出主部主題。
主部主題以風格獨特的裕固族民間音調及西北地區特有的“花兒”音樂素材,以作曲家自身構想的“樂思”相互交融出現,調性建立在g羽調式上。主部音樂強調節奏進行,旋律的旋法逐步遞進,表現了祁連山地區廣闊無邊的和美麗壯觀的大自然景色。同時,也呈現了“裕固”民族自由個性和勇敢剛毅的個性,以及具有當地民族田野土風的英雄豪爽氣質和精神面貌。
副部主題個性鮮明,民族風味獨特,音樂的表現如泣如訴,生動活躍。委婉動聽的副部主題旋律由樂隊與獨奏鋼琴先后交織呈現,豎琴點綴色彩般的技術演奏,更使音樂主題旋律富有“詩”的表現意境。副部主題旋律以單純的裕固族民歌為原型,音樂旋律由傳統的裕固族民歌《裕固姑娘愛唱歌》為基本音樂素材加工提煉發展而成。在副部音樂的發展中,作曲家巧妙結合了裕固族地區音樂語匯,將其有機地統一進行加工發展,形成了富有鮮明個性和風土格調的副部主題樂思。調性建立在B羽調上,在音樂的不間斷進行中,轉入b商調,隨后又過渡進行到屬調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