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侃,祖籍浙江杭州,1935年出生于江蘇蘇州,F任山西大學音樂系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琵琶研究會理事。
梁世侃自幼隨父學習絲竹樂器及篆刻牙雕藝術,1953年考入蘇州建筑工程學校工民建專業,1956年被中央建筑工程部文工團招聘為琵琶演奏員,1962年入海軍政治部歌舞團任琵琶演奏員,1963年調入山西大學執教。
年輕時的梁世侃被琵琶完美動人的旋律所打動,從此融入揮之不去的琵琶情結。他師承琵琶前輩李庭松、秦鵬章、楊大鈞三位先生,且多次得到林石城先生的教誨。他潛心于琵琶教學與樂器的改革,1957年首先發明賽璐璐人工指甲,被譽為“建國以來琵琶演奏藝術獲得了歷史上第三次發展中突出的改革”,1958年經林石城先生推薦赴中央音樂學院傳授并推廣全國。
經過三十余年的研究和實驗,梁世侃設計和改革了琵琶琴膛兩檔三柱的傳振結構,另還發明了琵琶“強振復手”,在1991年被授予新型專利權,且被編入《當代中國發明》。
梁世侃研究確立的琵琶發音理論極大地促進了琵琶的制作和普及,他憑借聰慧和執著,在琵琶的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并先后發表了有關琵琶改革的理論多篇。
他的一生,就是與琵琶結伴同行的藝術之路。其生平事跡被收入《中國音樂家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