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第十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在中央音樂學院王府音樂廳正式盛大開幕。全國九大音樂學院的優秀鋼琴師生經過了下午激烈的研討會,再次齊聚一堂,交流演奏。教育部領導、波蘭使館大使和院領導都出席了音樂會。
音樂會的演奏曲目都是肖邦與舒曼的經典作品。本院鋼琴系學生李俊樂第一個出場,為大家演奏了《肖邦f小調幻想曲》,這首杰出的作品充滿著蠱惑、怪異、愛情與憧憬,李俊樂的演奏流暢自如、感情豐富,獲得了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研究生朱宛晨是一位優秀的青年鋼琴演奏家,曾獲得2007年“金鐘獎”鋼琴比賽唯一的金獎,并與國內各大交響樂團進行合作演出,當晚,他演奏的曲目是《肖邦g小調敘事曲》,這首樂曲充滿了抒情性和悲劇性,感情深刻。朱宛晨雖然有些緊張,但演奏十分投入,技術精湛、感情到位,將這部結構龐大的作品處理地非常細膩,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當晚,來自天津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杜曉靜和朱丹為大家帶來了難得一見的《肖邦C大調雙鋼琴回旋曲》,兩位老師穿著一樣的禮服上臺,從曲目到演奏,都十分吸引大家的眼球。這首具有田園詩般、詼諧的樂曲在她們的指尖自由流淌,靈動自如,充滿著女性特有的溫柔和細膩。兩位年輕的鋼琴教師將這樣一部難得一見的肖邦遺作搬上舞臺,對她們對觀眾,都意義非凡。有些觀眾特意為了聆聽這首樂曲來到音樂會現場。
最后一位出場的是來自茱莉亞音樂學院的特邀演奏家龔天鵬,他十歲時就被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攻讀鋼琴與作曲雙專業,在海內外都有很高的聲譽。他帶來的壓軸曲目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肖邦《降E大調平緩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這是一首代表著肖邦鋼琴技巧和詩情畫意巔峰的偉大作品,龔天鵬的處理個性鮮明、控制穩定,很好地把握了樂曲的結構和技術,將一副恢弘的壯麗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獲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并在此返場致謝。
另外,當場音樂會還匯集了劉程程、王甜美、阮露、劉國璧、湯璐嘉、李一鷗幾位來自各大音樂學院的優秀鋼琴學子,他們的演奏同樣令人耳目一新。
這是一場代表著中國青年鋼琴演奏水平的音樂會,各大音樂學院在肖邦與舒曼誕辰的紀念中匯集在此,交流著對音樂的不同處理,共同向著追求音樂的更高目標前進。相信在這樣一場精彩的音樂會中拉開帷幕的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必定會沿著這樣高質量的水平順利進行。
第十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暨全國九大音樂學院鋼琴系肖邦、舒曼鋼琴音樂研討會續
經過22日下午激烈的研討會和22日晚精彩的音樂會,今天下午,九大音樂學院關于肖邦、舒曼鋼琴音樂的第二場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順利舉行。
今天下午進行發言的老師分別是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李堅、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黎頌文、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青年教師徐洪、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李佳四位。另外,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吳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李民、沈陽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張芳、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楊成鋼都出席了會議。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有關于肖邦、舒曼的,也有關于鋼琴教育的。
黎頌文老師的發言主題是“對肖邦音樂風格的理解”,他提出通過樂譜、文獻(文字和音響)以及音樂以外對人的了解研究三種途徑來理解肖邦。其中涉及到版本學、演奏風格等諸多問題,他認為肖邦的音樂演奏風格多變,不能單純只從肖邦考慮肖邦,而要從當時整個音樂風格來考慮肖邦。另外,他提出肖邦是一位反對浪漫主義的浪漫主義者,是一位很會精心設計的音樂家,他把所有的內容,無論是優美的和聲、靈活的曲式、熱烈的情感都隱藏在了華麗的、行云流水般的外表下。
李佳以介紹了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在舒曼音樂上的教育概況,認為學生對舒曼的理解還可以擴大到更寬廣的文化領域。作為鋼琴系的帶頭人,應該設立課題研究小組,對演奏和學術進行研究,并要求每位成員都有相應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徐洪以肖邦《降b小調諧謔曲》為例,講述了當時肖邦所經歷的生活狀態和諧謔曲個時期各作曲家風格、曲式的比較。并以厚重的歷史感詳細分析了這首樂曲的各個方面,他認為“曲式的突破,調性的反傳統”是肖邦作品的最大特點之一。發言后,他的學生李一甌為我們演奏了這首作品。
李堅老師剛從歐洲風塵仆仆地回到北京,就站到了研討會的發言臺上。他的發言主題雖然與肖邦、舒曼無關,但他直指現今中國鋼琴教育的要害,從上海音樂學院發起的鋼琴招生考試時的“拉幕”問題引申到專業音樂院校鋼琴人才的培養問題。首先,他認為招生就如同看病,學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就要看誰能治,誰不能治,要把能治的招進來,所以招生考試必須要能看到手,不能光靠聽。雖然“拉幕”的初衷是為了保證考試公平,但是這種形式上的方式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根源。其次,鋼琴教學不應該用喊口號式的教育,不應該以國際比賽獲獎這樣功利性的目標作為學琴的追求,這樣的功利心會使中國出不了真正的鋼琴大師,只能產生無數的鋼琴匠。在師資上,學校應該努力引進真正的外籍教師,而不是僅僅聘請“外籍”的中國教師。一個學生有了才能,還要有土壤才能最終成才。第三,中國的音樂學院現在在世界上的水平相當于中等的音樂學院,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出在國內具有相當藝術水準、藝術趣味的老師,再讓他們培養出更高水平的學生。我們不能只管一兩個尖子生去獲國際大獎,而是應該提高大部分同學的水平。最后,李堅老師提到室內樂訓練對一個鋼琴學生的重要性,他指出室內樂中各個樂器間的合作就如同鋼琴曲中各個聲部間的協調,室內樂的訓練對鋼琴的演奏有極大的幫助,學校應該加強室內樂的訓練。
李堅老師的發言得到了在場很多老師的回應,中國音樂學院的李民教授感同身受,他認為我們應該反思現在的藝術人才制度是否符合藝術人才培養的規律。古人云: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我們現在是一格一格降人才。以現在的鋼琴考級來說,曲目的難度越來越高,但那都是虛高,并不是真正的高度,很多時候學生在彈琴都不知道自己在彈什么。音樂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可持續的過程,所謂大器晚成,要晚點才能真正成大器。另外,吳迎教授、黎頌文教授再次談到了關于作品演奏的問題,老師們都認為演奏是多樣的,對樂譜的“精確”永遠是相對的,正因為這樣才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不同風格的鋼琴家。
經過一下午的精彩發言和討論,全國九大音樂學院肖邦、舒曼鋼琴研討會圓滿落幕。這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第一次嘗試以研討會的形式討論學術問題,期待今后會有更多這樣的形式來促進學術、音樂的共同發展。 來源:中央音樂學院
·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上演馬勒第七交響曲 胡詠言執棒
·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弦之舞”古典吉他音樂會
· 2010第十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22日開幕
· 全國九大音樂學院肖邦舒曼鋼琴音樂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