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要聞報道,“正式的招聘廣告將于
上交本月起將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員的消息一經傳出,就為國內外樂界所矚目,不僅因為這是一支被譽為上海城市音樂名片的百年老團,更因為新任音樂總監余隆“動了真格”:聘請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阿姆斯特丹皇家、費城交響和匹茲堡樂團五大頂級樂團的聲部首席來滬擔任主考,并在柏林和紐約設立海外考點,正像余隆所言“此次上交公開招聘考試的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均為中國交響樂發展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海內外樂界關注上海
“上交為什么要去歐洲和美國招人?招得到人嗎?”面對記者的疑惑,余隆笑了。他反問記者:“你知道歐美樂團里有多少阿拉上海人嗎?你知道有多少優秀的上海音樂家在關注我們、關注上海嗎?”的確,擁有上海音樂學院和多個樂團的上海,是中國交響樂的發祥地。從上海起飛、旅居世界各地的優秀演奏家不計其數。特別是弦樂人才更是享有國際口碑,歐美眾多樂團弦樂聲部的演奏員里經常可以看到中國面孔、聽到上海鄉音。記者也記得,芝加哥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張立國曾經說過,在美國各大名團弦樂聲部中,僅出自他的恩師、上音小提琴教授鄭石生門下的“上海人”,就超過日本和韓國樂手的總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外演奏家將目光投向中國,而成立于1879年的上交以亞洲頭塊“老字號”的招牌和多年來保持穩定的優秀水準,獨秀于國內樂界。經過反復論證和調研,上交新任領導班子做出大膽決定,設立海外考場增加全球招聘的力度。“一方面希望吸引優秀演奏人才的回歸,另一方面也向海外樂界展示上交的競爭力。”上海交響樂團總經理陳光憲說,上交全球招聘廣告還將在德國、美國多家交響樂隊的專業雜志和網站上投放,“相信會引起更多歐美同仁的關注。”
國際考官保證考試公正
邀請世界名團5位聲部首席擔任招聘樂手的考官,這在國內外音樂界都是一次創舉。“國際化的評委陣容,展示了上交接軌國際一流樂團的決心,也保證了考試的權威和公正。”余隆說,“國內很多樂團考試都是自己人考自己人,打分時難免礙于情面。這次我們的主考官全部是‘空降的’,對所有應考者是最公平的。”據他介紹,5位考官將由兩位弦樂演奏家、兩位管樂演奏家和一位打擊樂演奏家組成。在考試之外,他們還將針對各個聲部演奏員的表現,為樂團聲部建設和排練提供寶貴經驗。
余隆說:“考樂隊不同于一般的音樂考試和比賽,我們不一定需要高難度的‘帕格尼尼’,但是一定要有最準確、最純正的‘莫扎特’。”據悉,此次考試還將增設近現代作品的自選曲目,意在考察樂手的曲目廣度以及表達能力。
余隆表示,上交今后將采取三年一考、每年一評的管理方式。他說:“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員每場演出的位子可能都不一樣,但在中國的樂團里,要(樂手)挪個位子似乎是天大的難事。”“一考定終身”、“屁股不用挪”的安逸,只會使演奏員逐漸喪失競爭壓力和危機意識。雖然上交目前全團演奏員的年齡、技術結構的比例比較合理,所有聲部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的梯隊,每年能保持至少100多場的演出;但是,對比國際一流樂團,上交仍然感到在職業化水準方面有一定差距。
“其實考試不是為了重組樂團,而是要提高水平。”陳光憲告訴記者,盡管距離招聘考試還有3個多月,但上交的演奏員們已經開始積極備考。即將于本周出訪朝鮮的樂手們紛紛在行李中放進了多本曲譜。“很多人表示在出訪演出的10多天里也要抓緊時間練習——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全球招聘已經邁出了很好的第一步。”陳光憲高興地說,“大家都意識到了一個道理:要保持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和海納百川的視野及胸襟,才會使這個百年老團進一步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