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晚報訊 “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回到家鄉舉辦個人音樂會。”三年前,當記者采訪解放軍第二炮兵文工團揚州籍歌手吳兢時,她說出自己最大的愿望。如今,這個愿望終于化成現實。10月29日,“金域藍灣·吳兢感恩家鄉大型音樂會”即將在揚州大劇院上演,這位歌聲甜美的“軍中百靈鳥”,終于可以飛回家鄉一展歌喉了。昨日,她來到高老莊大舞臺舉辦新聞發布會,并接受記者專訪。
感 恩
回家鄉個唱第一人
“這次回到揚州舉辦個人音樂會,將面對最親最近的家鄉人,心里特別激動。在我的個人藝術生涯中,這也是一個里程碑。”從吳兢的開場白中,不難聽出她對家鄉的熱愛。從揚州走出去,再回到揚州舉辦個唱,吳兢還是第一人。
出生在江都的吳兢,從小就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4歲起,她就開始練習小提琴,沒過多久就轉向聲樂。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吳兢卻是一名“老兵”,15歲就當上了南京軍區文藝兵。解放軍藝術學院招收首批本科學員時,吳兢順利考取,先后師從馬秋華、金鐵霖、李雙江等音樂大家。分配到二炮文工團后,吳兢更是該團美聲唱法的臺柱子。現在的吳兢,軍銜已經是中校了。
“盡管多次回到揚州,但是感覺家鄉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既不失古城的韻味,又添加了現代城市的氣息,我都不敢認了。”吳兢笑道。
感 想
為官兵演唱很激動
10多年來,吳兢在藝術上的造詣,已非當年初出茅廬的文藝兵。在香港回歸大型晚會上,她曾獨唱一首《啊,香港》;在慶祝香港回歸十年的晚會上,再次獻上《飲酒歌》。同時,她在歌劇上的發展也引人矚目,《青鳥》中的“女二號”、《八女投江》中的“楊貴珍”、《英雄后羿》中的“西圣母娘娘”,每個角色,吳兢都兢兢業業去演繹,力求完美。
作為一名文藝兵,讓吳兢最為感動的,還是到部隊里演唱。每年,她都要到部隊里演唱100場以上。每一次演出,她都會和官兵充分交流,給他們奉上豐盛的精神食糧。
感 謝
眾多師友前來助陣
吳兢介紹,在29日舉行的個人音樂會上,她將演唱20首左右的歌曲,以美聲唱法為主,除了個人的一些經典曲目外,她還準備演唱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用美聲演唱民歌,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吳兢說。
回到揚州獻唱,吳兢要感謝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這次前來助陣的師友,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李雙江等,“在我上大學時,他就說要來揚州看看了。”還有她在二炮文工團的好友,龐龍、陳思思、白雪等。
“龐龍這次來可不唱《兩只蝴蝶》,而是要唱《天長地久》;陳思思會代表我演唱一首《感謝親人》;白雪說回家鄉開個人音樂會是個極好的主意,她下次回去開,我也會去當嘉賓。”吳兢笑道。
再過幾天,吳兢就會去南京,和江蘇省交響樂隊磨合,“這是現場和管弦樂隊配合,需要多磨合才行。”吳兢說道,“說實話,還是有點忐忑的,相信我會奉上一出最精彩的演出。”
感 動
師友祝音樂會成功
讓吳兢很感動的是,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她的啟蒙老師和演唱拍檔也來了,都給她加油打氣。
吳兢的啟蒙老師夏萍回憶說,當初吳兢來到她這里時才5歲半,但是她一聽吳兢的聲音,就覺得是不可多得的苗子,立刻專心培養她。盡管沒有教她很久,但是看到學生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每位老師最大的滿足。
揚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美林將和吳兢合唱《茶花女》等歌曲,他對吳兢也是贊譽有加。他說,吳兢不但擁有富有樂感的嗓音,還有超群的控制力,在多種語言的演唱風格中也能游刃有余。而在揚州舉辦如此高雅的音樂會,對于揚州文化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銘記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