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穿上黃棉襖
傅老生于1935年冬天,1948年3月,已經加入松江魯藝文工團的大姐,帶著他報考了穿黃棉襖的東北音樂工作團。這是他音樂生涯的開始。東北音樂工作團,隸屬于東北局宣傳部。傅老說,當時他們的工作除了學習之外,就是慰問演出。
遼沈戰役之后,他調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學習小提琴,這是他音樂視野的第一次開闊。14歲的時候,創作了取材于東北大秧歌曲調的第一首小提琴獨奏曲《秧歌舞曲》,這首名曲曾響遍中華大地。
少小離家,傅老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雙城市聘請傅老做四野研究會的名譽顧問,老人慨然應允。說到研究會的工作,傅老對四野研究會提出了幾點建議。從組織的性質,資金來源,研究方向等,一一進行了詢問。傅老說,把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件大好事,要真正地教育青年人,就是要讓他們真正地了解歷史。
家鄉雙城市要給他在博物館里,單獨開辦一個音樂成就展室。老人說,這個事情要慎重,畢竟自己還年輕嘛。聽著75歲老人坦言自己還年輕,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和激勵。
微服過故鄉的感動
離家半個多世紀,老人曾經多次回到故鄉。雙城是生養他的地方,哈爾濱是他成長起步的地方,這些地方讓他在心理相當掛懷。
老人是正軍職少將,又擔任著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的副主任,這個級別回到家鄉,是該受到隆重接待的。為了免除這些應酬,兩年前老人來了個微服回故鄉。據傅老介紹,當時他們在吉林召開一個音樂方面的會議,會后,一個吉林的朋友開車送他回哈爾濱。路過雙城,老人故鄉情動,要在縣城里住上一宿。老人沒有驚動地方官員,而是找了一家小旅店,安頓下來。
第二天一早,老人到曾經熟悉的街道上溜達,忽然一個60多歲的老同志停住腳步,問他:“你姓傅吧?”同行的朋友幫著擋駕說:“他不姓傅!崩贤疽恍φf:“你姓傅,你是傅庚辰,前兩天的電視晚會里我還看見你出來捐款來的!备蹈秸\懇地與老先生握過手說:“我是傅庚辰,是不想給地方添麻煩。”老人激動起來,一把握住傅庚辰的手:“哎呀!年輕時,我會唱好多你寫的歌,像《雷鋒,我們的戰友》、《紅星歌》……”溜達到他當年上學的育才小學(現實驗小學),老人信步走進操場。一個年輕教師警惕地走過來問:“你找誰?”“我不找誰,只是看看。”朋友告訴對方:“他是這所學校出去的學生。”教師問:“你貴姓?”傅老如實回答:“我是傅庚辰。”年輕教師問:“你是誰?我沒聽錯吧?”得到老人確切地回答,年輕教師拉著老人的胳膊,一定要讓他上樓,見見校長。校長得知老人是誰,一定要找局長,在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校長不去找局長了,但是要求和老人合影。在照相館找來攝影師,留下和老人的合影照片。說起這些,老人有些激動:“這件事情告訴我,別人能記住你傅庚辰的名字,是因為你的作品。我希望多年以后,當別人都忘記傅庚辰的時候,還能有人唱我寫的歌曲!弊鳛榧亦l的游子,傅庚辰在外面的每一個腳步,都得到了家鄉人的關注。老人說,這種關注也是一種激勵。
享譽全球的作曲家
傅庚辰是一位享譽全球的作曲家。2009年6月,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了“時代之聲———傅庚辰作品音樂會”,這個音樂會的組織者是超豪華的———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海外聯誼會、解放軍總政宣傳部、解放軍藝術學院、國家大劇院、中國音樂家協會、總政歌舞團。這是對傅庚辰作品的肯定。
首都音樂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同時聚集一堂,以時代之聲為主題,召開了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作品研討會。《永遠的紅星閃耀》、《時代風格·戰士情懷———評傅庚辰的音樂創作》、《旋律是音樂的主導》、《傅庚辰作品的時代特征》、《傅庚辰創作的音樂美學特征》、《燃燒的旋律》、《紅色旋律中的傅庚辰》、《時代的歌手》等論文,從各個方面論述了傅庚辰的藝術生涯。
傅庚辰的音樂創作,讓熱愛他的觀眾眼睛又一次濕潤了。
從《秧歌舞曲》起步,老人60年的音樂履歷中,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雷鋒》、《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等等,如今傅庚辰已經擁有60余部影視音樂、10部管弦樂、5部歌舞劇、700多首歌曲。這個著作等身的音樂人,是故鄉永遠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