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圣-桑于法國巴黎出生,其父于他出生后數月辭世。圣-桑的母親及姨母均為音樂愛好者,在他們的薰陶下,圣桑從嬰孩開始便認識到音樂的奇妙,對周圍所有聲音均甚感與趣。圣桑兩歲時隨他的姨母習琴,且不久便懂得作曲,他的第一份鋼琴作品至今仍保存于法國國家圖書館中。
圣-桑的才華并不局限于音樂上,他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積極自行研習,而且擁有超凡的記憶力,只要聽過、讀過的,他都能毫無錯漏的放在腦袋里。他于三歲便懂書寫,七歲時學懂拉丁文,更自行研讀唐·喬望尼的總譜。1842年,圣-桑開始跟隨Camille-Marie Stamaty習琴。十歲時,圣-桑第一次公開演奏后,竟能以記憶彈奏出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他亦因此而聲名大噪,名聲傳遍歐美各地。十六歲時編寫他的第一首交響樂。圣桑于巴黎音樂學院修讀作曲及風琴演奏期間更獲獎無數。
1840年,圣-桑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并進修管風琴及師隨Fromental Halévy學習作曲。圣-桑曾贏得多個獎項,但卻無緣于1852年及1864年贏取知名的Prix de Rome獎項。圣桑的天分及名氣令他與名鋼琴家李斯特結緣,并且成為要好的朋友。圣-桑十六歲時完成了他的第 一交響樂;他的第二交響樂則以降E大調第一交響樂之名面世,并且于1853年公演,令到不少作曲家及評論家驚訝。音樂家柏遼茲曾這樣稱許圣桑:“他懂得所有事物,但只缺乏‘經驗不足’。”柏遼茲后來更成為圣-桑的好友之一。
中期
圣-桑于巴黎各教堂中以演奏管風琴為生。1857年,他更取代了Lefébure-Wely這位杰出風琴師的地位,于Église de la Madeleine當了二十年風琴師。他每周的即興演奏更震攝了巴黎大眾,1866年,李斯特更稱譽圣-桑為世上最偉大的風琴家。
1861年至1865年,圣-桑于École Niedermeyer任職鋼琴教授,并把當代的音樂,如李斯特、古諾、舒曼、柏遼茲、華格納等,納入于學校以巴哈和莫扎特為要的保守課程中。他最成功的門生有André Messager 及福萊。福萊是圣桑得意門徒,不久更成為好友。
圣-桑多材多藝,早年曾涉獵地質學、考古學、植物學及昆蟲學,他亦是一位數學專家。后來,除了作曲、演奏及撰寫音樂評論外,他還與歐洲知名的科學家進行討論,以及撰寫關于聲學、巫術科學、羅馬劇院裝修及古老樂器的學術文章。他曾編寫一份哲學著作,名為Problèmes et Mystères,講述科學及藝術會取代宗教;圣-桑悲觀及無神的理念,預示了存在主義的出現。他的其他學術成就還包括一冊名為Rimes familières的詩集,及一份十分成功的滑稽劇本,名為La Crampe des écrivains。圣-桑亦是法國天文學會的成員;他還教導海市蜃樓,又懂得按自己的要求制作望遠鏡,以及按如日食般的天文現象來計劃演奏會。
1870年,圣-桑參予了國家防衛軍,并參加了普法戰爭。短短半年的戰爭,令圣-桑心中留了下了一道永不磨滅的疤痕。1871年,圣-桑與Romain Bussine成立國家音樂社團組織,借此推廣新的法國音樂。巴黎公社瓦解后,圣-桑以社團組織主席身分,公開首演社團成員的作品,包括福萊、塞扎爾·弗蘭克、拉羅及他本人的作品,令他成為塑造法國音樂將來的重要人物。
1875年,圣-桑與Marie-Laure Truffot結婚并育有兩名孩子,但不幸于1878年先后逝世。三年后圣桑離開了妻子,然二人并無正式離婚。
后期
動物狂歡節
圣-桑于1886年完成著名的《動物狂歡節》及《第三交響樂》,并以此獻給當年逝世的好友李斯特。同年,圣-桑被解除音樂社團的會籍。兩年后他的母親逝世,為免睹物思人,圣-桑易名為Sannois及離開法國往加那利群島。接著的數年他游歷各國,游遍歐洲、北非、東南亞及南美等地。圣桑更以Sannois為筆名,把他的旅游經歷筆錄成多本受歡迎的書籍。
圣-桑仍繼續他音樂、科學、歷史方面的著作,并經常到處游歷。他晚年居于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
圣桑之墓
圣-桑多才多藝且貢獻良多,法國政府后來以榮譽軍團勛章來表彰圣-桑的成就。1921年12月16日,圣-桑于阿爾及爾因肺炎病逝,遺體運返法國后葬于今巴黎的蒙巴納斯公墓。
相關鏈接:圣桑《動物狂歡節》之《天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