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在古箏的演奏中也起著很多作用,不可小視,主要功能對面板傳導的音質產生反射,同時產生共鳴,目前一般廠家都才用桐木,與面板工藝處理大致相同,對紋路無特殊要求,當然實際制造中紋路好的效果會更好,但是不可有死結(與周邊生長組織完全脫離,用力摁會完全脫落),無需做烘烤。
桐木底板的厚度一般為10mm,為平面,李斯對古箏的形制曾描述為“天圓地方”,目前揚州、上海等大的廠家均采用傳統形制為標準。
歷史上古箏底板都是用桐木制造,到了近代,因為原材料的缺乏,一度有廠家使用合成板代替,但是因為共鳴效果欠缺,已經被淘汰。實踐證明,桑木、榆木、梓木、楠木均可以使用,因為原料較少,處理復雜,相比蘭考桐木且并無特殊之處,也逐漸被淘汰。
目前除了一些廠家的普及古箏、培訓中心定制的教學古箏還采用黑底板,專業和高級演奏古箏已經再無廠家采用黑底板工藝。一則木材的天然文理也是非常美的,二則表明均為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