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河南交響樂團進入了繁忙的演出季:僅12月份,就有包括《2010年新年音樂會》在內的5場交響音樂會。
近年來,河南交響樂團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演出,堅持公益、面向市場,探索出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交響樂團創新發展之路,成為河南省新的文化名片。
堅持公益 普及推廣高雅藝術
隸屬于河南歌舞演藝集團的河南交響樂團始建于1967年,主要承擔河南省對外文化交流和大型演出任務。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河南的觀眾已經不滿足于傳統戲曲一統天下的文化環境,逐漸喜歡上了歌舞以及像交響樂這樣的高雅藝術,傳統的演出定位已經滿足不了觀眾需求。
為了更好地服務大眾,2005年以來,河南交響樂團大膽調整了演出定位,陸續推出近百場低票價公益性演出,并完成了幾十場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演出。在面向群眾、面向基層推廣和普及高雅藝術的同時,樂團收獲了越來越大的市場,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固定觀眾。
鄭州大學劉老師說,原以為自己聽不懂交響樂,所以很少關注這方面的演出。今年春節,看了河南交響樂團推出的新春音樂會后,迷上了交響樂。現在每逢交響樂的演出必帶著孩子看,讓她高興的是,孩子在聽交響音樂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禮儀和音樂知識。
加強合作 不斷提升藝術質量
為了提高音樂會的社會影響力和藝術質量,河南交響樂團不斷邀請國內外一流指揮家、演奏家和歌唱家加盟演出,共同合作。同時,河南交響樂團還多次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聯合演出,為觀眾奉獻一道道高水準的藝術大餐。
2009年,國際指揮大師湯沐海擔任樂團首任藝術總監;近5年來,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薛偉每年都與河南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美國著名指揮家馬蘭·卡爾松,旅美華人指揮家張椿和、汪大衛,旅美韓國指揮家玄東赫、我國當代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姜金一、彭家鵬等,都曾應邀執棒河南交響樂團;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盛中國,著名鋼琴家郎朗、旅美華人鋼琴家茅為蕙,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首席男高音丁毅等,也都曾加盟河南交響樂團的演出。
國內外一流音樂家的加盟,使得河南交響樂團的演出水平不斷提高,并固定推出了自己的新年和新春音樂會。2008年,河南交響樂團又推出首個音樂季,在職業化樂團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河南交響樂團遠赴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的演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德國勃蘭登堡國家交響樂團的聯合演出,都受到觀眾高度評價。
堅持改革 向職業化交響樂團邁進
2005年以來,河南交響樂團積極探索內部機制改革,在收入分配、用人機制等方面采取了靈活的運作方式。同時,加大商業演出的推廣力度,所得收入年年遞增,年演出營業額目前已突破百萬。
過去,樂團的正式人員不到50人,根本達不到一支完整樂團的編制。為了解決人員不足問題,2006年,樂團開始探索實行聘用制,聘用人員和原正式職工一樣進行業務考核、排座次,工資待遇與業務考核、演出掛鉤。
2009年11月10日,河南交響樂團隨河南省歌舞劇院一起轉制改革,成為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旗下的一個重要團體。
目前,河南交響樂團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演奏員,并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要求,徹底改變以往以職稱劃分的分配制度,按首席、聲部首席(含副首席)、演奏員、實習演奏員4個級別劃分工資標準。同時,人員能上能下、末位淘汰。改革保護了優秀演奏員的切身利益,充分調動了全體樂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展望未來,著名作曲家、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董事長周虹信心十足。他說,河南交響樂團將引入職業樂團的現代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理事會管理制度,以公益創品牌,以市場創效益,力爭在三五年內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高藝術水準的職業化交響樂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