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萍與演奏家Roland Guéneux。
Daniel Golossov扮演醉漢演唱
1850創(chuàng)意園總策劃張全欣與三位音樂大師合照
12月5日晚上,在舊廠改造而成的1850創(chuàng)意園,有“藝術歌劇女王”之稱的世界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李怡萍,攜手歐洲著名歌唱家Daniel Golossov以及瑞士知名鋼琴家Roland Guéneux,締造了一場“歌劇魅聲之夜”。美聲演唱與鋼筋水泥的組合讓人耳目一新。
應邀獻唱的歌唱家李怡萍出生于新疆,輾轉廣州、上海、瑞士,在蘇黎世歌劇界享譽盛名,曾多次與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世界級大師同臺演出,集聚了中西音樂文化精華,成了西方歌劇與中國觀眾最好的聯(lián)結點。李怡萍與兩位歐洲音樂大師跨國籍、跨語言的成功演出,再一次證明音樂無分國界。
為了讓更多觀眾逐步了解歌劇的魅力,本場演出的曲目橫跨中西,縱越古今,既有經(jīng)典的西方歌劇,也增加了不少家喻戶曉的中國名曲,大大增強了演出的可觀性。
隨著優(yōu)美動人的鋼琴聲響起,整個摩登現(xiàn)代的演唱廳被柔和的暖色燈光籠罩,一曲悠揚的《早晨》拉開了歌劇之夜的帷幕,李怡萍以圓潤細膩的歌聲唱出了歌曲的美好意境。當晚演唱高潮迭起,當舞臺背景變成紅色時,著名歌劇《卡門》中《哈巴涅啦》的熟悉旋律激起了觀眾的興致,場館內一時熱情洋溢。隨后,男低音Daniel Golossov以一個醉漢形象出現(xiàn)在舞臺上,讓不少觀眾驚訝不已。他拿著酒瓶激情演繹并以“醉倒在地”結束演唱,不少觀眾都站起身來報以熱烈掌聲。
在演出的下半場,中西合璧成了最大看點。《絨花》《橄欖樹》等中國名曲被搬上舞臺,琵琶、胡琴、鋼琴為《紅豆詞》伴奏,配以新疆舞的《一杯美酒》表達了歸國音樂家的濃濃鄉(xiāng)情。中西樂器、中外名家同臺演出,讓觀眾大飽耳福。
三位音樂大師在接受訪問時都表示對廣州印象深刻。來自俄羅斯的Daniel Golossov認為,廣州有著悠久的歷史,而珠江就像他家鄉(xiāng)的伏爾加河一樣親切。小時候曾經(jīng)在廣州居住過的李怡萍則表示,創(chuàng)立像1850創(chuàng)意園這樣的文化基地是有膽識之舉,她希望以后能再來廣州演唱。
據(jù)悉,1850創(chuàng)意園舉辦此次國際跨界藝術節(jié),邀請眾多國內外藝術大師奉上不同風格的作品,目的是希望借助國際藝術的力量感染中國觀眾,并將這種喜愛藝術、發(fā)展藝術的氛圍在廣州延續(xù)下去。不少觀眾都是頭一次欣賞歌劇演唱,1850創(chuàng)意園希望市民在邁出第一步后,可以慢慢走進藝術的世界。
在接下來的1850國際跨界藝術節(jié)上,廣東現(xiàn)代舞團劉琦主演的《臨池》、MICHAEL JACKSON傳奇之夜和QQ秀虛擬形象大賽頒獎禮也將陸續(xù)走進這座“舊工廠”,將跨界藝術的魅力延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