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 王麗達
前晚,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組決賽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嶺南大會堂隆重上演。
在復賽和半決賽階段,聲樂民族組和聲樂美聲組的比賽分在兩個賽場同時進行,這令許多觀眾難以取舍,“兩個都想看怎么辦?”因此,決賽將兩組放在一個比賽場進行,采用上半場美聲、下半場民族的方法交替進行。決賽當晚,幾千坐席的嶺南大會堂座無虛席,連會堂里兩側的觀眾走道臺階上都坐滿了人,“這對于我們學習聲樂的學生來說實在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上海音樂學院報送的選手方穎和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報送的選手王麗達分獲聲樂民族組和聲樂美聲組的冠軍。
美聲組 花腔女高音方穎一鳴驚人
14號選手方穎是美聲組倒數第二個出場的選手,而此時,觀眾的注意力也不免進入到疲勞階段。這位來自上海的姑娘齊齊的劉海、高盤的發髻、丹鳳眼,一副“很中國”的模樣,粉紅色的長裙并沒有讓她迅速成為觀眾心中的“大熱”,有些觀眾還禁不住自語:“這么瘦的姑娘唱美聲能使上勁兒嗎?”
按照比賽規則,方穎先后演唱了自選的外國曲目《美麗可愛的光》和中文曲目《瑪依拉變奏曲》。這兩首曲目都屬熱情、歡快的風格,對選手節奏感的要求很高。而方穎在速度和節奏上都把握得很到位,最讓觀眾意外的是,這位瘦瘦的女選手竟然能將花腔高音唱得圓潤、飽滿。而在專業評委看來,在演唱中,從低音升到高音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從高音降到低音。方穎選擇的兩首曲子都很多這樣的音調升降難點,她的完美發揮將其駕馭氣息的能力展露無遺。
演唱結束后,觀眾對這位“一鳴驚人”的小姑娘報以熱烈掌聲,當評委打出9.841分時,觀眾席再一次沸騰,雖然最后一位選手還未亮分,但觀眾似乎已把冠軍的桂冠戴在了這位貌不驚人的上海姑娘頭上。
一些觀眾還注意到這位身材修長的選手在演唱時,一直手扶鋼琴,對此方穎解釋說:“沒特別的意思,就是習慣,這個動作能給我力量。”
經過激烈的角逐,方穎最終眾望所歸,獲得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組的金獎,四川音樂學院選送的吳李紅、沈陽音樂學院選送的胡珅獲得銀獎,四川音樂學院選送的李毅、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選送的劉穎則獲銅獎。
評委點評 關牧村指導優秀選手
評委關牧村對優秀獎選手王凱還做了賽后指導,“你的聲音條件和形象都很好,可能今天有點緊張,聲音和氣息有點壓。別氣餒,我們許多老歌手以前參加比賽時也不是場場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除了非常肯定很有舞臺天賦的金獎得主方穎,評委袁晨野表示自己也很欣賞獲得銀獎的選手胡珅。他認為這位花腔女高音演唱三輪比賽都很穩健,發揮堪稱完美,所以袁晨野給她打了最高分:“決賽時演唱的歌劇《拉美莫爾的露西亞》中一個選段,有快有慢,還有宣敘調,非常難,《無詞歌》也很不錯。她在前兩輪比賽時演唱的《映山紅》唱得也很溫暖。”
民族組 王麗達穩健發揮贏金獎
在下半場的民族組比賽中,觀眾將注意力首先集中在了“爭議選手”姜明身上。因為在半決賽中,他因最后一個破音沒有給整場淋漓盡致的發揮畫上完美的句號,但評委鑒于其出色的個人條件為他亮了綠燈。然而,在決賽中,這位選手的選歌卻出乎評委和觀眾的預料。當報幕員報出姜明的第二首曲目《美麗家園》時,現場許多觀眾對這位男歌手的選歌表示不理解“他的聲音是比較高亢、渾厚的,怎么選了一首女生唱的歌?”在《美麗家園》中,有許多女高音的花腔調,而男歌手由于音色和音線較粗,很難展現花腔女高音的“翹音”。該組評委會主任吳雁澤和副主任李谷一也表示,這位選手的嗓音條件比較適合《船工號子》風格的曲目,“選手的選曲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自身條件”。最終,該選手以9.506分獲優秀獎。
當晚,一身大紅裙出場的王麗達則憑借穩健的發揮將金獎收入囊中。總政藝術局選送的常思思、王喆獲得銀獎,總政藝術局選送的陳莉莉、中國音樂學院選送呂宏偉獲銅獎。
評委點評 李谷一為銀獎得主惋惜
當晚,民族組金獎的爭奪則在王麗達與常思思這兩位“年輕的老選手”身上展開。兩位選手都有豐富的參賽經驗,都因“青歌賽”而被廣大樂迷所熟知。在前晚的冠軍爭奪中,王麗達憑正常發揮摘得桂冠,常思思則因氣息上的小小瑕疵屈居亞軍。
對于1987年出生的新生代歌手常思思,觀眾報以很大期待,但在前晚金鐘決賽現場,觀眾普遍覺得她的聲音“有點小,不夠明亮”。評委會副主任李谷一解釋說:“常思思在場上稍顯緊張,所以氣息提得太高了,越緊張聲音越放不開。”還有評委認為她應該在決賽中演唱自己的成名作《瑪依拉變奏曲》,“可惜她在半決賽時就把這首歌唱了。”
民族組評委會主任吳雁澤則表示,在今年的民族組比賽中,無論男選手還是女選手都是高音部的,缺少中音和低音,這樣比賽有點單一,“希望下一屆能有更全面的選手出現。”
相關鏈接:【專題】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民族)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