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克羅地亞的鋼琴圣手馬克西姆的專輯被譽為最暢銷古典跨界唱片,日本媒體稱他為“鋼琴王子”,香港媒體則叫他“師奶殺手”。這位音樂界巨星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鮮花和掌聲的背后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戰火紛飛的音樂之路】
一個在和平世界生活的人是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到戰火紛飛歲月的凄慘的,但一個引領時尚風潮的偉大的鋼琴手便在這樣槍林彈雨的日子中完成了他的艱辛音樂路。
馬克西姆,1975年生于克羅地亞的亞德里亞海岸、一個叫做Šibenik的小鎮,九歲開始學習鋼琴,隨即展現他在鋼琴演奏上過人的天賦。9歲獲邀參加演出,3年后就能夠和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海頓的C大調鋼琴協奏曲。
1990年戰爭爆發,馬克西姆和他的老師Marija Sekso決定繼續堅持他的音樂課程。他雖被困在地窖八天,但仍每天練琴七小時,并在戰火中舉行音樂會,宛如電影“戰地琴人”劇情。談到這段經歷,馬克西姆說,當年戰亂發生后,很多地方都很危險,音樂學校也停課兩年,他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專心練琴。現在看到“戰地琴人”這部電影,會覺得很感傷,因為那段戰亂的歲月又浮現上來。
“我們的小鎮里到處都是槍彈,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你必須生存下去。鋼琴就是我的唯一。”這個信念一直激勵著他,在他于克羅地亞小鎮舉辦首場個人音樂會之時;甚至在克羅地亞戰爭爆發之時,雖然四周充斥著槍彈聲,他還是堅持在音樂學院的地下室里練琴。直到現在,他對信念的堅持仍然是他獲得這么多成功的關鍵。
【掌聲響起來 初試身手一鳴驚人】
艱辛的努力并沒有白白的付出,惡劣的環境并沒有阻止他追求理想的腳步,
馬克西姆在1993年贏得札格拉布音樂比賽鋼琴大獎!拔乙恢闭J為這在我整個事業中是最大、最難忘的勝利”。
之后的五年他在札格拉布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再前往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樂學院進修了一年。
在那段時期(1999年),馬克西姆贏得魯賓斯坦鋼琴大賽最高榮譽。
2000年他定居巴黎,師事Igor Lazko。2001年又獲得巴黎龐拓斯鋼琴大賽第一名。這成為他事業的轉折點。
當馬克西姆回到克羅地亞,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不斷的電視錄影和采訪。他不久就推出了Gestures專輯。
2000年舉行了盛大的唱片首發公演,劇院里座無虛席。整場表演匯集了激光束、干冰、電視墻等視覺效果,
半數以上的觀眾都是低于30歲的。馬克西姆說:“我總是希望能有新的突破,但是一旦音樂開始,
我不會允許有任何東西影響我的表演和人們的欣賞。當我開始演奏的時候,激光停止。我只是希望借此營造興奮的環境”。
在下半場表演中,馬克西姆則放棄了激光和電視墻,而身穿禮服,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鋼琴炫翻天
Maksim外在的魅力與獨特的表演氛圍吸引了克羅地亞知名的音樂家、也是作曲家Tonci Huljic
(他曾幫辣妹寫過好幾首曲子)的注意,并將他介紹給音樂制作人/經紀人Mel Bush(同時也是陳美的經紀人),
讓Mel驚為天人,立刻與馬克西姆簽下合約,并交由EMI Classics全球發行他的超重量級專輯《The Piano Player》。
馬克西姆(Maksim Mrvica)曾以他當時在故鄉發行的克羅地亞出版的現代鋼琴小品專輯《Gestures》為榮。
他原以為這張唱片只要能夠象其他一般的唱片那樣能夠陳列在唱片店里就滿足了。然而他錯了。這張專輯成為克羅地亞2001-2002年最暢銷的古典跨界唱片,獲得了被譽為克羅地亞格萊美的博靈獎(Porin)頒發的4項大獎,包括最佳古典專輯獎。馬克西 姆甚至被邀請作為博靈頒獎盛典的開場表演嘉賓——這是一項有史以來從未被授予一位古典音樂家的榮譽,他的演出獲得了轟動。Exodus 《出埃及記 電影主題曲》 第三首到了該專輯的主打曲,“出埃及記”(Exodus)。關于原曲最熟悉的出處自然就是同名電影配樂了,不過電影中“出埃及記”講的可不是摩西帶領猶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猶太人有關,是講述以色列建國的辛酸歷史。本曲其實也不是就出自這個電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詞就做了電影主題歌。該曲目氣勢宏大,雄壯,很有悲壯的歷史感,熟悉歐美老流行經典的樂迷肯定不陌生。
馬克西姆充分展現他神奇魔幻的詮演才華,讓整張專輯充滿的無限的驚喜。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馬克西姆演奏古典的鋼琴曲目時,展現出來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穩內斂風格,
向死忠的古典樂迷證明他洗煉的鋼琴演奏技巧,同樣叫人低回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