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華老師在指導張立夏
核心提示:
“張立夏考上波蘭波茲南音樂學院啦!專家認為她將來有望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喜訊傳來,不少人向她和家人道賀的同時,也提出疑問:在中國,考上專業(yè)音樂學府的人,絕大多數是在音樂附小和附中、藝校進行專業(yè)訓練的學生,為什么張立夏這名一直在重點中學學習、興趣廣泛的“業(yè)余”琴手也能被錄取并得到高度好評?
“張立夏取得今天的成績,并不令人感到十分意外。悟性很高的她從小愛好音樂,接受鋼琴訓練;另外,她還遇上兩位好老師,讓她能夠在美的享受中愉快學習,從而事半功倍!睆埩⑾牡母改附榻B說。
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蛱,張立夏的父母張先生和鐘女士向記者回顧她成長的點點滴滴。
張立夏4歲半時就和鋼琴結了緣。那天,她到姨媽家玩,看到表姐在彈琴,沒想到悠揚的琴聲竟讓她著了迷,她馬上向父母提出:她也想學琴!
剛開始學彈琴時,和不少孩子一樣,張立夏興致勃勃的,學習積極主動,每天都堅持彈琴兩個小時,進步很快。在家中練琴過程中,鐘女士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做女兒最忠實的聽眾,為她一點一滴的進步感到欣喜。
可時間一長,年幼的孩子難免也有倦怠的時候,不愿意天天練習了。鐘女士當時想了不少方法,激發(fā)她的積極性。如表現好的時候,就給孩子發(fā)小紅花,然后制表貼在家中最醒目的門上。張立夏自尊心很強,從不服輸,每天都為爭取得到一朵小紅花而努力。鐘女士笑說:“有一次,女兒因沒練好琴沒獲得小紅花。有客人來了,孩子擔心別人看到表格上的空白處,就一直用小身體擋著門上貼小紅花的表格,怎么也不肯挪開?吹剿钦J真勁兒,大家都樂了!
張立夏五年級時,鋼琴已考過十級。音樂給她帶來不少小“粉絲”,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更足了。她一直是班干部,喜歡組織同學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學習成績也不錯。小學畢業(yè)后,她考取了深圳中學,成了學校樂隊的骨干。除了鋼琴彈得好,她的長號也吹得不錯,在享有盛譽的深圳中學管樂團中曾擔任長號首席。
利用一切時間用“心”練琴
張立夏初中畢業(yè)后,由于十分喜愛深圳中學開放活躍的求學氛圍,于是仍然選擇考深中,繼續(xù)在這里求學。在非藝術院校讀書,張立夏如何在學習和音樂中求得雙贏?張立夏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我在初中三年級下半學期和高中一年級上學期,曾經因為應付升學考試和跟上學習進度中止過學琴。其余的時間我一直堅持和音樂‘零距離’。在學校,除了認真學習文化課外,還參與了不少課外的文娛活動,學音樂只能靠擠時間!
張立夏是校園廣播站的小站長,她就利用自己的音樂特長,經常在網上搜集各種音樂的知識和故事向師生們推介,從而也讓自己對各種音樂有了更多的理解。
每天能用于練琴的時間并不多,但張立夏會利用走路、坐車、休息、吃飯等時間戴著耳機聽各種音樂,深入地領會其中的意境和奧妙。聽到興起處,她會情不自禁地用手在膝蓋上彈奏,自得其樂。她說:“我從小就很喜歡聽音樂,我在細細欣賞名家的演奏時,想象著自己演繹時的情景。因此不少名曲的譜我在沒練習之前就基本能背出來!彼怯谩靶摹痹诰毲侔!因此,當她坐在鋼琴前練琴時,往往能事半功倍。
名師指點在美的享受中學習
“在張立夏成長過程中,多虧遇上了兩名名師的教導。讓她在美的享受、在美的追求中愉快學習!睆埩⑾牡母改刚f。從小學三年級至今,張立夏一直師從深圳鋼琴教育界資深教授、深圳音協藝術中心的徐醒東老師學琴。徐老師從外國留學回來,很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經常給予張立夏表揚及鼓勵,培養(yǎng)她對鋼琴的興趣和自信心,但也會很細心地指出她需要改進的地方。徐老師還很注重理論性,會給她不少關于作品的解析,比如它的調式調性、如何掌握旋律的規(guī)律以及各種和弦的表現方法等等。
另外,張立夏同時還拜曾獲廣東省優(yōu)秀音樂家稱號的馮建華為師,使技藝進一步提高。今年6月份,張立夏決心走上專業(yè)音樂的道路,投考波蘭波茲南音樂學院,馮建華老師和愛人——深圳實驗中學高中部的音樂老師黃鳴共同制訂方案,然后由馮老師對她進行考前輔導。當時張立夏為考試準備的曲子是肖邦的《諧謔曲》和貝多芬的《黎明》。她說:“馮老師認為彈琴時要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打動聽眾。他讓我注重聲音,注重音樂的表演力,不僅用手在彈琴,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他非常嚴謹、細心。教學方法特別,不是單純的使用手指彈琴,而是還需要運用身體各個部位,比如腰腹、腿部等。如果音色不對,他會非常耐心地示范并使用比喻,直到幫助我找到了正確的感覺為止。他雖然對作品的演繹要求很嚴格,但他也很注重我的個性的培養(yǎng),有的時候他不會過多地進行示范,而是告訴我創(chuàng)作意圖、作曲家的個性等等背景,讓我自己思考并發(fā)揮,然后他會進行修改,以保留我的演奏風格!
7月份,在兩位名師的精心指導下,剛剛讀完高二的張立夏信心十足地參加了考試。前來面試的專家是曾擔任多個國際世界鋼琴大賽包括肖邦鋼琴大賽的評委——國際鋼琴大師Alicja Kledzik教授。當教授聽完張立夏的表演后,問她:“你的理想是什么?”張立夏說,可能以后會從事音樂合成制作或音樂心理治療。在她心里,還是有這樣的顧慮:她畢竟不是專業(yè)音樂學校訓練出來的,當專業(yè)演奏家可能不夠資格。沒想到,Alicja Kledzik教授卻給予她高度的評價:“你的表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將來完全可以當一名出色的演奏家!”聽到名師的評價,張立夏的目標更明確了。
目前,張立夏已在肖邦的故鄉(xiāng)學音樂。張立夏父母說:“我們希望女兒能不辜負老師的期望,朝著演奏家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