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童衛東老師的最初印象是來自中央電視臺一檔音樂普及類節目。在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承辦的“全國音樂教師等級認證”小提琴師資培訓第三期即將開班的時候,我有幸走近童老師和他聊了一些關于小提琴音樂普及教育的問題。(以下記者簡稱“記”,童老師簡稱“童”)
記:童老師,我跟小提琴曾經擦肩而過。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小提琴,但是由于我們當地小提琴老師教學水平太差了,所以我選擇當時師資較好的民族樂器學習。我覺得一個老師可以直接影響到他所教授專業的發展,您覺得呢?
童:是的,很多地方上的老師水平都有限,很多老師都需要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我還見過根本就不會拉小提琴的老師教學生,老師如果自己本身對曲目都不了解,再加上音準、節奏上把握不好,這使得學生越拉越沒有興趣。
記:我們這次培訓認證給理論課程安排了16個課時,以往理論知識容易被地方老師所忽視,您覺得理論對實際的演奏和教學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童:其實理論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理論是指導實踐的,例如你了解了小提琴的藝術發展史,也許你拉琴時候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其實理論是地基,只有地基打牢了,上層建筑才會牢固。我覺得有遠見的學員都會認真學習這樣理論知識的。
記:從外地來的很多學員都對中央音樂學院有崇拜的心理,和專家面對面時總是不夠自信,往往平時的水平難以發揮出來,您遇到過這樣的學員嗎?您是怎樣幫助學員們來調整心態的?
童:我覺得從地方上來的學員有這種心態是很正常的,畢竟中央音樂學院是頂尖音樂學府,但是這里的老師還是很具有親和力的,我想這是基本的師德吧。中央音樂學院開設“全國音樂教師等級認證”就是為了給我們這些學院老師和地方上來的學員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我會通過上課中的語言來緩解大家緊張的狀態,我想學員們來到這個班學習,會感受到中央音樂學院老師的平和與認真的。
記:作為“全國音樂教師等級認證”的考核評委,您覺得學員們的演奏和教學考核哪方便占的比重更大呢?
童:我想演奏是基礎,一個基層的老師起碼的指法和音樂基礎知識是應該具備的。演奏很關鍵,但是我覺得教學占的比重會大一些,畢竟我們這是“全國音樂教師等級認證”,不是社會藝術考級。我見過很多會拉琴的老師,一上臺講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學生也聽不明白,我們作評委的也沒有聽懂。關于教學中要注意的基本問題我們在培訓上課的時候也會講到。
記:這已經是小提琴師資培訓的第三期了,您覺得前兩期沒有通過的學員們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童:我覺得最主要還是一個心態的問題,有些來的老師只想混張證書,并沒有從愛孩子的角度出發,一味的關注眼前的利益。還有就是有的學員演奏確實太差了,再次就是教學考核時不能完整表達自己想要闡述的東西,讓現場的學生不能明白老師所要指明的問題。我覺得大家只要認真的聽我們的課程,然后以一顆平靜的心態去面對考核應該都能有個好成績。
記:我們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那么中國的小提琴在世界小提琴這個大國度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呢?
童:中國的小提琴目前在技術上很不錯,很多學生在國際比賽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國外的小提琴大師也十分喜歡中國的學生,因為中國的學生很聽話,而且很快能做到老師所要求的東西。其實我們現在做普及教育,從地方師資入手很關鍵,因為只有地方的老師得到音樂的普及規范,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從而使我們整個小提琴的專業朝一個良好的勢頭發展。
和童老師聊了一個小時,真的覺得越是專家越隨和,過兩天童老師就要去國外擔任國際小提琴比賽的評委了。他在送我出門時說:“我一定會在‘全國音樂教師等級認證’培訓開班前準時回來的!我一定會給學員們帶來最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