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是傅聰的終身“情人”;音樂,是他靈魂的避難所。早年傅聰前往波蘭學習時,父親傅雷臨別贈言說:“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做音樂家,最后才是做鋼琴家。”50年后,傅聰正朝著父親的意愿走來。他的身上,有著中國文人的傲骨和音樂家的悲情。
●“我是鋼琴的奴隸”
過去,對時間一向吝嗇的傅聰,每天近11個小時與鋼琴“促膝談心”,而且絕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上了年紀后,他逐漸把練習時間縮短為6小時。他說,自己天生手硬,從小童子功又沒練好,所以一日不練就不行。彈琴時,傅聰常常自得其樂,“這是上天給我事業的一種特殊眷顧!”對音樂,他像基督教徒對待《圣經》般虔誠。
年屆70,傅聰依然出現在世界各國的知名音樂廳里、大師班上。這個享有世界聲譽的鋼琴家說:“我是鋼琴的奴隸,更確切地說是音樂的傳教士,人生的大半輩子消磨在琴上,太辛苦了!但我還沒有退休的計劃。”與上海音樂學院簽了3年合約后,傅聰定期給鋼琴大師班授課。如今“傅爺”的尊稱,已在校園內傳開。老師與學生都喜歡聽他上課。“傅爺”詮釋的肖邦、莫扎特、德彪西,有一種讓人難以捉摸的深度和古典美。
傅聰在國際樂壇受尊敬的程度,遠遠勝于其他大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曾是美國《時代周刊》以及許多重要音樂雜志的封面人物;直到現在,世界上很多鋼琴家仍常常向他求教;世界重要的國際鋼琴大賽,他是理所當然的評委。傅聰說:“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發現音樂的高深。我覺得,60歲以后才真正懂得音樂!”
●孤獨而多彩的情感世界
傅聰的情感世界,孤獨而多彩,但永遠對外人封閉。不過,朋友還是透露了他的一個小秘密。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