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結束后,15首京劇教學曲目就要走進全國很多中小學的課堂,而杭州早就開始行動了。
早在今年3月,由今日早報和浙江京劇團聯手推出的全國首臺《京腔京韻》“京劇進校園”主題晚會走進杭州長壽橋小學與鳳起中學,讓那里的學生與15首京劇教學曲目的選段提前進行了親密接觸。
當然,這場“京劇推廣晚會”僅僅是個開始,好戲還在后頭。
昨天,記者從浙江京劇團了解到,隨著下學期浙江“京劇進課堂”第一堂音樂課的開課,從9月9日開始,《京腔京韻》晚會將陸續走進浙江省10所中小學。
把晚會搬進課堂
浙京就是要吸引學生眼球
今年2月下旬,國家教育部對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其中增加了京劇唱段的教唱,并要求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10個省市的部分中小學進行試點。
《京腔京韻》“京劇進校園”主題晚會應運而生。用晚會的形式,把“京劇進校園”的15首曲目以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是晚會的初衷。而在浙江京劇團京韻坊與長壽橋小學的表演恰恰證明了這臺晚會的成功。
黑臉的包公、美麗善良的文成公主;濃墨重彩的臉譜,絢麗的服裝……當《京腔京韻》,走進長壽橋小學時,那些從沒如此近距離接觸過京劇的小學生們驚嘆了好一陣子。而浙江京劇團團長翁國生手把手地教學生京劇里的“打馬”動作,讓很多孩子至今記憶猶新。
如今,離“京劇進課堂”的第一堂音樂課的開課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各個學校的音樂老師,都在忙碌地準備。
《京腔京韻》晚會,選擇在下學期開學之初進駐全省中小學,無疑是最好的活教材。起碼,那些五彩的扮相和各異的人物形象對于極少接觸京劇的孩子是很大的視覺沖擊。
“《京腔京韻》走進中小學,讓學生在學唱京劇教學曲目的同時,看這么生動的一臺晚會,有助于他們直觀地了解京劇,更好地學唱。”昨天,省教育廳有關人員對記者說。
進中小學進大學
浙京下半年和學校牽手
“京劇進課堂”的目的是普及傳統藝術。對此,本報攜手浙江京劇團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排演了《京腔京韻》晚會,正是想為京劇培養年輕觀眾的欣賞人。
據了解,在9月初,《京腔京韻》主題晚會走進中小學校的同時,浙江京劇團將用3個月的時間,陸續在浙江大學、浙江林業大學等高校演出《紅拂》、《寶蓮燈》等劇目。
“這兩個劇目很符合年輕人的觀劇方式,比如《紅拂》本是傳統的愛情故事,但采用了創新的演繹形式,觀眾不僅可以近距離地欣賞表演,還能和演員進行互動,甚至可以舉牌投票決定紅拂女的演員。而《寶蓮燈》盡管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這出戲把重點放在年輕人喜歡的武打動作上,比如空中連續翻騰、高臺上縱身躍下以及快速地打斗過招。”翁國生說,京劇加上時尚的元素,他們做了很大的努力。
此外,浙江京劇團目前正在排一出以小學生為觀眾的大型現代京劇《藏羚羊》,屆時也將走進校園進行公演。
●重點提示
這10所學校 可率先看京劇
9月9日起,《京腔京韻》晚會將陸續走進浙江省10所中小學。哪些學校能率先看到這臺晚會?對此,浙江京劇團團長翁國生事先做了安排。
據了解,長壽橋小學、西湖區十五中、拱墅區教育進修學校、湖墅小學、紹興一中分校、紹興一中、紹興高級中學、寧波十五中實驗中學、北侖區東海實驗學校、慈溪市滸山街道中心小學這10所學校的學生們將首先能近距離地感受京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