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倫向臺下的觀眾說 謝謝!
趙婉婷彈奏 《d小調托卡塔圣詠與賦格》
林芃彈奏 《敦煌夢》選曲
鋼琴配樂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高克 彈奏《D大調前奏與賦格》
呂文頡 演奏《g調前奏與賦格》
黃南淞 彈奏 《鼓浪嶼》
中國少年交響樂團演奏 鋼琴音詩《鼓浪嶼》
11月8日晚,中國著名作曲家黃安倫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黃安倫鋼琴作品新編音樂會》。音樂會上,來自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七位同學及中國少年交響樂團用精湛的技藝完美詮釋了黃安倫的作品。音樂會上演奏了《d小調托卡塔圣詠與賦格》《敦煌夢》選曲、《賣火柴的小女孩》《D大調前奏與賦格》《g調前奏與賦格》、鋼琴音詩《鼓浪嶼》。其父黃飛立和母親趙方幸也出席了本場音樂會,在臺下就坐。音樂會后,黃安倫在音樂廳現場簽售新作。
本音樂會演奏的3首鋼琴賦格曲緣起于2006年鼓浪嶼第三屆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期間。楊峻對同為評委的黃安倫說:“為什么不寫些賦格?中國鋼琴曲目里正缺這個!”其實作者早有此愿,但是直到2007年下旬才終于完成了這個宿愿,這就是這幾首大型賦格曲的鋼琴獨奏譜,它們的原型均已在不同的大型音樂會中成功演奏。
而其它的幾首作品均是不同時期的杰出代表作。其中尤為特點的是具有中國元素的《敦煌夢》選曲《羽人舞》和《伎樂天》。芭蕾舞劇《敦煌夢》是黃安倫作于1979至1980年間,它的片斷雖在1981年被文化部授以優秀獎,然而全劇至今尚未在北京上演。1994年俄羅斯莫斯科國家芭蕾舞團和臺灣省交響樂團成功首演后,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把這部作品遴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之一。由徐慶東創作的劇本以一生獻給了敦煌的藝木家常書鴻為藍本,描述一對年輕藝術家為尋求藝術與愛情的真諦,在沙漠中歷盡艱險,終于在飛天女的幫助下到達莫高窟,得償所足。劇中人物大多取材于神奇的敦煌壁畫,本次音樂會謹選《羽人舞》(描述精靈的羽人們以善意的玩笑對到訪莫高窟的男藝術家極盡捉弄之事)、《伎樂天》(描述司樂之神伎樂天們自壁畫中飄下來奏樂,起舞……)進行現場演奏。樂曲不僅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在彈奏的手法上大膽的突破,仿彿是用古箏彈奏,樂曲如行云流水一般悠揚婉轉,悅耳動聽,恰似飛天從天上飛來,用音樂帶我們進入了一個輝煌的世界。
做為一個多產作曲家,黃安倫的作品幾乎涵蓋了嚴肅音樂的所有類型,包括大歌劇,百老匯音樂劇,芭蕾舞劇,合唱,聲樂,室內樂,器樂獨奏,影視及二十余部交響音樂。美國最大的《克里伯恩》音樂比賽主席喬達諾則評論黃的作品說:“不僅作者的成熟技巧與巨大才能躍然紙上,吾人更從中看到了中國的偉大。”在形形色色的現代音樂流派中,他的創作仍然堅持古典的傳統,并一向以宏大的氣勢、細致入微的手法、充滿動力的和聲、嚴謹的復調、及色彩鮮明的管弦樂法及濃厚的民族氣息作為其個人特征。黃安倫的作品在海內外被廣泛成功演奏并回響熱烈,更被國內外多項比賽列為必奏或決賽曲目,《中國暢想曲第二號(序曲與舞曲)》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獎的鋼琴獨奏曲,郎朗正是以此曲贏取國際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鋼琴比賽。加拿大《音樂》 雜志更以“一個音樂的新時代”來強調其作品的意義。(記者 閆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