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二胡的時候應該要了解一些關于二胡的知識,那么二胡弓毛馬尾是什么呢?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二胡弓毛馬尾的深度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胡弓毛馬尾的深度認識:馬尾的介紹
在樂器工業中,馬尾是主要原材料之一,用來制作提琴、馬頭琴、二胡、板胡等樂器的琴弓。通常,普及琴弓采用花色和黑色的馬尾,高級琴弓采用白馬尾。據估計,1980年前,全國樂器制造工業每年需要十幾噸馬尾,截止目前位置需求升至上百噸。
我國的馬尾主要產于東北、內蒙、西北等地區,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外蒙古國。其中,東北西部及內蒙東部所產馬尾,為國產馬尾中之佳品。
評判馬毛好壞的參數:屈服強度、斷裂強度、延伸系數、主向長度、次向長度 中國馬尾的延伸系數最好,怪不得中國的體操和游泳都是世界第一流的。
國內絕大多數使用的都是來自蒙古的馬尾(內蒙外蒙應該屬同一品種吧),批量做馬尾的也就我的家鄉(河北安平)那幾家90%馬尾都是漂過的,包括黑馬尾,除非你要求不漂.漂過的馬尾除了表面"魚磷"被損傷外,韌性也會變差變脆、容易斷。
二胡弓毛馬尾的深度認識:馬尾的構造
盡管馬尾早已為人們所利用,但在樂器行業里,真正了解馬尾構造的人并不多。有人說馬尾表面有刺。有人認為馬尾表面有毛。這些,顯然都不全面。
把馬尾橫切,將橫切面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就可看出它是由三層構成的。即:鱗片層、皮質層和毛髓層。
馬尾的最外部是鱗片層。鱗片屢是由簿的外膜構成,細胞高度角質化。鱗片邊緣呈曲線和折線形,此較光滑。從馬尾的根部開始,鱗片的邊緣朝著稍部,像中式平房上的瓦片一樣,一層搭著一層,彼此重疊排列。當然,鱗片的大小,不如瓦片那樣規格一致。
鱗片層之內,是皮質層。皮質層較厚,是由角質化了的長形細胞構成。細胞之間結合的十分緊密。馬尾的抗張強度主要是由這一層來決定的。
皮質層中,還有一些粒狀的色素細胞——制色素,賦于馬尾以顏色。黑馬尾是黑色素多所致,白馬尾則無色素,花馬尾是介于二者之間。
馬尾毛的中央部分是毛髓層,里面有點松軟組織和空氣。整個毛髓層在縱剖面上形成條狀痕跡。在毛髓層中,也分布一些色素顆粒,但比皮質層中少得多,在決定馬尾的顏色上也起一定作用。
馬尾外部具有鱗片層,這就奠定了弓毛與琴弦間摩擦力的基礎。為了使推拉弓(上、下弓)時的摩擦力均衡,在拴系弓毛時,將一束馬尾的一半倒向。另外,馬尾鱗片相互的搭接,形成凹處,對于松香的附存極為有利。再者,馬尾為蛋白質所構成,其分子側鏈與肽鏈上的極性基,對極性物質松香有較大的吸附力。因之,當以馬尾做弓毛,涂上松香,就能牽動琴弦自如地放聲“歌唱”了。
由于馬尾構造的特殊,加之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它成為樂器弓毛的上好材料就毫不奇怪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那一種材料 (天然的和人造的)能夠完全取代它。
二胡弓毛馬尾的深度認識:馬尾的物理力學特點
在水草肥美的地方,馬得以豐富的營養,發育良好,身體健壯,馬尾的質量也就好。在外觀上,這樣的馬尾顏色均勻而具有光澤。
除了馬尾的外觀外,長度、直徑、吸濕性、彈性、強度及伸長率等,也都與制造琴弓有密切的關系。
制造琴弓的馬尾,長度必須達到要求。如:制作小提琴、馬頭琴、二胡、板胡弓子的馬尾長度,分別要達到76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
一般用于制作小提琴、二胡、板胡琴弓的馬尾,直徑在0.16l—0.198毫米之間,每根弓子的弓毛數為240—255根。如果馬尾較粗,就應適當減少每根琴弓的用量;反之,就應增加用量。總之,要視料配制,把整束弓毛的剛性控制得恰到好處,切不可強求一律。
馬尾的吸濕性較大,在較長時間受潮時,吸濕量可達干馬尾重的30%。受潮后的馬尾要伸長,這是弓尾需要采取調節裝置的原因之一。一般馬尾的含水率保持在15%左右比較適宜。
馬尾的彈性對琴弓的好壞影響較大。它的彈性率,一般急彈為l%,緩彈為0.56% (見《樂器科技》1978年第二期30頁)。馬尾的彈性大小與共種類、產地及馬尾的直徑、皮質層的厚薄有關。
強度較大也是馬尾的一個特點。一根好馬尾,斷裂力大約在0.5~O.6公斤,平均斷裂伸長率為O.25一O.29%。馬尾做成琴弓后,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弓桿張力作用及與弦的摩擦,強度與彈性會逐漸降低。為保護弓毛,提高使用壽命,琴弓不用時,要將弓毛旋松。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