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頻頻有學生問我除了在琴房上課練琴,想在家里買手卷鋼琴增加練習時間,可不可行。
還有不少學生在練習間歇聚在一起討論一些“陪練神器”,很多黑科技神器我從來沒聽說過……
感覺互聯網日新月異,自己是不是落伍了?上淘寶一搜,地球人新研發出來的黑科技果然又多出來許多。
知道不少喜愛鋼琴的學生交過智商稅,如今看到這么多新科技,那么小編統一貼出來談一談,謹防各位上當受騙。
1.各類游戲,鍵盤APP
想學琴好歹認一下鋼琴長啥樣,這一看就不是鋼琴啊……認為靠游戲APP能學琴的,我覺得TA的智商可能也就不適合學鋼琴了。
那下面這種呢?
也是不行的啊親!
界面是像了,但也不能讓你了解鋼琴的發音原理,無法學會正確的手指發力方式。
真正學習練習鋼琴應用實體鋼琴而非軟件。軟件中的鋼琴音色、手感不同,而且根本無法進行技巧練習,軟件鋼琴學得再好,在現實中也無法彈奏真正的鋼琴。
有很多人有一種錯覺就是:“練好音游(音樂游戲),我就能學好鋼琴。” 說真的,這個練得再好也只能是游戲廳小王子,跟會不會彈鋼琴,沒有半毛錢關系。
2.電子琴
它們確實不是相同的樂器。兩者可以都學,相輔相成,也可以任選其一,但不代表我們應該產生歧視。
學它們永遠都是有各自的價值的,關鍵是最終學的人領悟到什么。
那些說電子琴浪費時間的毫無道理,或許他們還以為電子琴只是是老年大學的項目。
而且學習電子琴不能說一點好處沒有。彈奏旋律用的電子琴鍵盤黑白健之間的音程關系,與鋼琴是一致的。
就是說,能在電子琴上彈出一支曲調的人,也可以大致在鋼琴上彈奏出來。
如果使用的是五線譜,在熟悉譜表上也有些好處。
不過,從根本上說,電子琴的彈法與鋼琴技巧、技術的性質是相當不同的:
首先,是對觸鍵方法的要求不同。
電子琴的發音是無論用什么方法、方式和感覺,只要能按下鍵盤,都會發出同樣力度、同樣音色的音來。
而鋼琴,則是有控制的觸鍵方法。所謂控制,也就是控制觸鍵那一瞬間的感覺和選擇所用的方法,因為這直接關系著發出一個什么“色調”、什么“味道”的聲音來。
而“色調”和“味道” 又曲曲有別,這就是要求觸鍵也能曲曲互異,經驗告訴我們,凡先學電子琴的學生在改學鋼琴時,幾乎都要改進或重新學習觸鍵方法,就是這個原因。第二,電子琴無法自如的控制力度。
假如有幾個同時彈奏的聲音(雙音、和弦等縱向的聲音結合),我們無法使其中的哪個音更突出一些,使其他的音弱下來。
假如是旋律、華彩、過門以及所有橫向進行與展開的音的連續,電子琴無法奏出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力度的變化與對比。
以上這些電子琴不能的,不但是鋼琴可能的,而且是鋼琴之為鋼琴的典型性藝術性能。
第三,電子琴沒有踏板,但踏板卻是“鋼琴的靈魂”。
第四,多數電子琴對左手的技術訓練非常單純。
幾乎只是按動開頭一樣,但鋼琴,卻要求右手能做到的一切,左手也都能做到。所以,鋼琴可以完美的彈奏復調音樂,在電子琴上卻很難做到。最后,電子琴的音域不小鋼琴,也限制了所能演奏音樂的范圍。對于并不準備學鋼琴的人,上面談到的差別,自然無關宏旨。
但若為學鋼琴而先學電子琴,看起來還是弊多利少。一個有志學鋼琴的人,還是盡早購置鋼琴為好。順便說,如果是鋼琴學到一定程度的人再去彈電子琴,則肯定是輕而易舉的。
只不過如果你的目的是想學鋼琴,用電子琴替代是行不通的。
3.手卷鋼琴
價格方面是真便宜!咱們學鋼琴雖然條件有限,作為業余愛好來說要求也是可以放低一點的。
但是也不用這么低吧?
我在個人情感上只把手卷鋼琴看作是一種玩具。
手卷鋼琴按鍵沒有鋼琴的機械手感,沒有力度反應,手感非常像在一張薄薄的軟泡沫上彈琴。
它是軟的,雖然短期內你可以用你記憶里鋼琴的觸鍵感覺去彈,但是長時間不接觸鋼琴琴鍵確實會有影響,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4.使用指法譜
如果說買電子琴、手卷鋼琴屬于無奈之舉,在了解它們的特點的情況下使用,還算是可以接受。
那么用指法譜學鋼琴的,就真的是純粹的耍流氓了!
用指法譜、或者各種奇奇怪怪的譜子,無非就是想投機取巧,走捷徑。
由于目前世界通用的記譜方式是五線譜,絕大部分的曲目都沒有指法譜可彈,其中肯定包括很多你喜歡的曲目。
另外,學簡譜也有相當的局限性,初學者如果采取簡譜入門,一般只能彈C調,其他調會很困難;再有,鋼琴是和聲樂器,大量用和聲,如果看簡譜一排數字摞起來,是比五線譜費勁得多的。
學鋼琴不學五線譜,就好像學中文不學認字一樣。不認字也能說話,但還是屬于文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