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琴家李云迪在澳大利亞的四場獨奏巡演已完美收官:分別是10月28日在阿德萊德市政廳、11月1日在布里斯班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11月4日在悉尼歌劇院和11月5日在墨爾本皇宮劇院,給期盼已久的樂迷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相信很多喜歡李云迪的樂迷不會忘記,2000年在華沙舉行的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18歲 的李云迪一舉成名。他是肖賽歷史上第一位將金獎收入囊中的中國人。在那之后,李云迪先后簽約環球唱片公司(DG)和百代唱片,制作了許多廣受歡迎的唱片。2016年,李云迪應邀成為肖賽最年輕的評委。無疑,他已成為肖邦音樂的最佳詮釋者之一。就連當時的波蘭總統都說:“中國人是最能理解肖邦音樂的⺠族!”
悉尼站現場照
李云迪從肖邦起家,后逐漸將觸角伸向貝多芬、李斯特、舒曼、拉威爾、普羅科菲耶夫、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并堅持向全世界推廣中國鋼琴曲目,他演奏的《彩云追月》《黃河協奏曲》等作品在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都擁有超高的點擊量。
這次澳大利亞巡演的曲目,李云迪著重于德奧作品:以「莫扎特奏鳴曲1」命名,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編號為K.331、K.310、K.475、K.457的四首鋼琴作品。
悉尼站現場照
《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K.331)是這次巡演中最陽光的一首曲目,全曲彌漫著詩意的旋律,莫扎特在這個曲目中與肖邦音樂的內核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可以算作“浪漫時期的萌芽”。這對于他來說駕輕就熟,演繹得輕盈優雅,散發著寧靜愉悅的氣息。
K.331第三樂章是大家熟悉的《土耳其進行曲》,這首回旋曲中的那段著名主題華麗而熱烈,李云迪的快速跑動極富節奏感,賦予了曲子全新的魅力,呈現出一種少年般的青春活力,帶給大家極大的爽感。一曲結束,掌聲雷動。
悉尼站現場照
《a小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K.310)是莫扎特的中期作品,寫于1778年巴黎旅行期間。那段時間莫扎特遭到很多厄運的夾擊,上層社會對他的冷淡、生活陷入貧困,家中母親病故,一系列打擊使他嘗盡世態炎涼。因此樂曲充滿了悲劇性的緊張感。第一樂章那急速向前、具有宿命性質的主題主要是通過那些不斷重復的低音和弦和高音部分的附點節奏來表現。貫穿整個第一樂章的這一音型以及末樂章陰暗的音型都被控制在一種不可抗拒的無窮動之中。
李云迪輕盈的觸鍵使得K.310第一樂章這段主題快起來動如脫兔,但樂曲內里的張力卻又隱隱地揭示著命運的無常。那反復重現的動機仿若智者在指點迷津,卻又暗含玄機。第二樂章的慢板樂音充滿著逆境中的內省,一連串暗含詰問的三連音仿若作曲家追問著什么,但一連串下行音階之后,作曲家無疑又與命運達成了和解。于是在第三樂章的急板中,可以體會到陰霾散去之后,作曲家明朗的心情。李云迪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了作曲家的本意,將聆聽者帶入了一種凝神細思的境界。
悉尼站現場照
c小調幻想曲與奏鳴曲(K.475、K.457)是莫扎特鋼琴作品中不可忽視的一組“連體嬰”似的奏鳴曲。這兩首作品寫于1784-1785年的維也納時期,應該放在一起演奏,因為幻想曲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奏鳴曲的前奏曲。這兩首c小調作品在莫扎特的全部鋼琴奏鳴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和聲設計上更大膽和超前,在情緒上更內在、更深切,更充滿悲劇性的激情。這是莫扎特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生活的袒露。
K.475與K.457的強弱對比,以及和聲表達上時不時就有類似“減和弦”的不協和進行,都加劇了這兩首作品的戲劇化色彩。李云迪舉重若輕地、非常恰當地演繹出了莫扎特中晚期作品中的戲劇性。
縱觀選曲,不可謂不妙。李云迪以莫扎特中后期作品為例,帶大家認識莫扎特純粹、天真、歡愉的另一面:內涵豐富,帶有精巧哲思,也富含戲劇般情感,折射出深刻的內容。
悉尼站現場照
俄羅斯音樂大師拉赫瑪尼諾夫說過:“音樂不能只是色彩和節奏,它必須顯露出內心的情感與感情。”作曲家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寫自己”,再由演奏家傳達給欣賞者。倘若演奏家能更好地契合作曲家的心境,那么這種傳達就會變得更加高效,更加符合作曲家的本意。
雖然悉尼歌劇院的演出環境有些嘈雜,不盡如人意,但李云迪整體的發揮穩定,細節處理到位。之后在觀眾的熱烈的掌聲中,李云迪返場了肖邦《降E大調夜曲》以及中國經典作品《黃河頌》。《黃河頌》那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旋律一起,成功喚起了在場華裔的愛國情懷和思鄉之情。期間筆者不經意轉頭,看到現場有不少華裔樂迷眼眶濕潤。
悉尼站現場照
時隔兩年,李云迪強勢歸來,澳大利亞每個城市的演出幾乎都座無虛席,票價區間為一線鋼琴家定價:100美元~200美元。本次悉尼站一樓池座售罄后甚至立刻加開了樓座包廂,也被秒殺,即使是舞臺背后的樓座、聲學效果不那么好的位置也不愁賣。
在澳大利亞巡演之后,李云迪將于2024年4月27日登臺巴黎香榭麗舍劇院,2024年5月23日登臺不來梅Glocke音樂廳。
2023年即將過去,讓我們期待來年李云迪的歐洲巡演,相信他會再次用他的努力和天賦征服更多觀眾,為我們傳遞更多對音樂的理解與感悟。他的才華既屬于世界更屬于中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