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就像競技體育 一樣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樂器。只有進行大量的刻苦練習才能很好地駕馭它。但在練習過程中如果彈琴姿勢不正確,或彈琴方式的偏差就可能導致器官不同環節的協調性被破壞,某些部位的肌肉被強迫完成力不能及的工作導致疾病的產生。通常這樣會使手指之間韌帶、肌肉和肌腱繃得過緊,產生腱鞘炎、肌腱炎等以及其他的并發癥。
1、腱鞘炎
腱鞘炎在習琴人身上發病率是相當高的。其原因是由于不正確的彈奏和弦,八度或是大幅度跨越。當手指拉伸時,骨頭之間的肌肉沒有積極地參與,這種情況下前臂會被繃得很緊,肌肉被過度拉伸從而促使疾病的產生。手腕是腱鞘炎的高發地帶。手腕在演奏時需要經常運動,演奏者為了彈好帶一連串手腕移動的樂句,由于肌肉運動幅度過大造成了對手腕的傷害。又如在跨八度或八度以上音時,手臂的肌肉與手腕協調不及時。這種情況下有時會在手腕上出現球狀的腫脹,這是腱鞘和肌腱反復過度摩擦造成的,患者在彈琴時會感覺腕部酸脹,動作時發出微小的摩擦聲。如果病狀嚴重的,很難再繼續彈奏下去。
2、韌帶拉傷
如果練琴方法不正確,韌帶受傷也是常見的。韌帶的損害可以由以下不同的原因引起:沒有下層肌肉組織的支撐,手指在鋼琴鍵盤上沒有支撐;手臂被“吊起來”;大臂的肌肉過度疲勞;或是彈奏時彎曲的手指抬得過高,缺乏所必需的手掌肌肉的配合等等。
3、“大拇指”病
大拇指是五指中是最強壯的,它是音符連接的樞紐。演奏時運用大拇指不當也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后果。如強烈地伸縮,緊張地擠壓或固定大拇指,又或是經常彎曲地緊握著它,手掌不能及時地放松休息,這些都可能導致拇指出現疼痛和不適。嚴重時手掌的肌肉會像山丘,如不及時治療會有萎縮的可能。
4、神經肌肉痛
伴隨著各種肌肉病和肌腱病的發生還會出現神經肌肉痛。這是神經肌肉長期處于過度緊張造成的,多出現軀干和四肢長期處于強制體位而迫使一定的肌肉群呈靜力緊張狀,主要侵犯的是上臂和手的近端肌肉。即在手被束縛的情況下,過度地抬起趾骨或是在彈奏時肘部移動過于遲緩以及肩部過度收緊不動(指肱骨)。癥狀是演奏中負擔最重的肌群疼痛,還常伴發血管神經痛,夜間疼痛加劇,患者感覺病肢遲鈍無力。另外職業性痙攣又稱職業性神經機能癥,也是常見的一種音樂家的職業病,表現在演奏樂器時手指發生痙攣,其肌肉及腱鞘也多發生改變,這類疾病在停止原工作一段時期后,一般均能消除癥狀,但常復發。
5、肩部神經炎或是神經叢炎
這類病是由于在彈奏時肩帶、鎖骨和肱骨一起被抬起,或是在彈奏和弦、跨八度的時候肘關節和肱骨不自然下垂。
除上述原因以外,肌肉神經病以及腱鞘炎和肌腱炎可能在當肌肉活力突然弱化和肌肉疲勞突然升高時發生。所有在實踐當中遇到的不合理的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彈奏方式,在這里不一一列舉。
筆者在圣彼得堡學習時,由于腱鞘炎發作,在醫院治療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如何減輕炎癥的方法,還特地請教了音樂學院專門治療這方面疾病的醫生,獲得了一些治愈成功的病例。上述的情況,可以通過特殊的訓練來消除職業病帶來的神經性的工作習慣和其他不方便的地方;并且可以使患者恢復自如掌握鋼琴的能力。這些訓練應按照一定順序、一定數量來進行,按照每一個具體情況來分別對待,因為每個學生彈奏方式和錯誤都不相同,每個學生得病的形式也不同。
在這里我們舉幾個病例:
學生甲在學習第一年的課程時,就感到演奏并不總是很舒服的;肘部緊貼、肩部不放松;在許多動作中,手指都會受到限制;在彈奏抒情作品時旋律變得柔和,姿態不會過于收緊,緊張的肌肉開始松弛;而當樂曲到達快節奏時,就出現了緊張狀態,這是由于手指沒有經過足夠鍛煉的原因,他在模仿時沒有清楚理解老師的輔導方法,指法沒有互相協調好。這些輔導方法是為了釋放手臂和手部彈奏的舒展性,卻會引起肩關節的不舒適,導致手臂負重。過了一年,學生甲感覺到手臂有時會被拉緊,但沒有注意它,因為彈琴時的不舒適很早就已經習慣了。隨著曲目的復雜化,演奏指法的難度也漸漸提高,解決新的 藝術 和技術上 問題 的方法已經不足。大型曲目和上臺前高度激動引起了生理的過度緊張,使手臂(腕關節和前臂內側)出現病癥,開始時是左臂,后來是右臂,等到了職業病研究 所時,甲已經得了腱鞘炎和肌腱炎。
在治療過程中,甲在開始的時候進行的是體操訓練,培養彈奏指法的組織性,訓練正確的肌肉活動,然后開始在鋼琴上彈奏。在學習的時候培養對感覺的控制能力。漸漸的,他開始學會了培養自己彈奏舒適的狀態,調整按鍵的力量,然后又練就了持久性。這樣在 音樂 學院里他能完成大型的復雜樂曲,并參加了國際鋼琴比賽的選拔賽。
學生乙在演奏鋼琴時經常會感到腕部疼痛,身體特別疲勞。用她的話來說在她的手腕上好像掛著一個秤砣,經常在演奏高音和快節奏時出現這種情況。醫生確診為初期病歷。有經驗的老師對她指出了幾個用手指不當而導致疾病的行為:疲乏的手指已經無力在鍵盤上支撐,所以彈奏出的聲音都缺乏感情非常膚淺;手臂的大部分沒有參與彈奏;演奏時駝背。首先需要使掌部和肩部肌肉活動起來,這就需要做鍛煉,練習支撐點和伸展力及“飛行”運動,交替訓練彈奏高音區和低音區,每個手指進行跳音練習(強與弱),這些對病情恢復有很大幫助。乙在改正坐姿后手腕開始伸直,不再感到有壓迫感,當她嘗試把手部的負荷轉移到肱骨的肌肉上時,感覺到整個手臂是一體的。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她已經感到病情減輕很多。
學生丙由于不正確的練琴方式,導致了手臂的內側屈肌受傷,理療也不起作用。他甚至不能穿衣,不能與人握手,手臂不能抬起,彈琴已經不可能進行。疼痛讓他心灰意冷。醫生了解情況后認為應該引導他的心理,樹立信心,找到治療的方法。醫生分散他對疼痛的注意力。在醫生和藹可親的語調和按摩下,學生丙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可以移動手臂了,當然這是被動的且有醫生的幫助。一段時間過去,醫生認為他能做一些大幅度的動作,但他仍不敢,怕引起疼痛。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帶他來到辦公室,突然拋給他一個球,喊他接住,沒想到結果他接住了球,并且令他大為震驚的是:手臂沒有疼痛。從此以后,他敢把手臂分開,也可以做大幅度的動作了。不久他已經可以接觸鋼琴了,彈琴時不會引起疼痛,因為他運用了另外的肌肉組——僅僅是感覺不習慣而已。在以后的訓練里他們非常小心,而且保持循序漸進。如果哪一個動作引起了疼痛,就馬上進行相反的運動。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學生丙已經可以演奏短曲了,幾個月后,他已經不害怕彈鋼琴了,最終克服了疾病。
教育家指出:“多半是不具有天生的對樂器的適應能力的人容易患職業病的觀點是錯誤的。”對彈奏表面形式的模仿導致了沒有按照正確規則不規范的演奏。演奏時缺乏傾聽聲音的效果即無意識的彈奏及對快速彈奏的追求最終導致了病情的出現。
在病情出現后需要先糾正相對比較健康的手臂,改變相對比較健康手臂的錯誤彈奏方式會使疼痛的手臂彈奏起來更加方便,疼痛將漸漸減退直到消失,也會使另一手臂得到恢復。
治療時間由疾病的性質及患病程度來定,即主要是由病人的特點、承受力和自身的愿望以及對訓練的理解來定。也許會出現病情反彈現象,但在正確的彈奏下演奏者可以屏除這些情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人為的治療方法(改正不正常的習慣和不正確的彈奏方式)必須在通過醫學手段消除疾病現象后實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