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新聞網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多所高校在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不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這些大學的做法,引發不少關注與討論,不乏有人質疑其行為的合理性。
多所高校明確不予安排住宿
例如,廈門大學在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被錄取為非全日制的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碩士研究生除外),學校不予安排住宿。
其中,部分高校明確不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提供住宿。例如,北京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學明確,2024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原則上學校不提供校內住宿,學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學校給予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適當的交通補貼。
也有部分高校對全日制碩士生實行自愿申請制。湖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明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住宿實行自愿申請制,學校根據現有的宿舍資源,在一定范圍內提供房源給新生選擇。
學生:高校的學術成就是選擇關鍵
在江蘇某高校專碩就讀的小姜告訴記者,考上研究生之前,她給自己定下的租房預算是1200-1500元,最后,她在距離學校10分鐘通勤時間的地方,租到了月租1300元的房子。
“報考的時候,我也考慮過住宿的問題,但因為學校的學術成就和地位很高,我非常向往它的光環,所以可以忽略這一點!毙〗岬剑约涸趫罂紩r也與家長溝通過,他們一致認為只要能考上,在外租房也是可以的。
在讀期間,小姜每個月可以領到200元的交通補助,這筆交通補助是為專碩生提供的,雖然不能抵消租金,但能夠緩解她在學生時期的經濟壓力。
“這可能是一個大趨勢!毙〗J為。
專家:提高管理水平
妥善安排學生宿舍
針對多所高校宣布不予安排住宿的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住宿資源有限的問題顯現;另一方面,碩士生作為成年人,高校不為其提供住宿的風險相對較低,因而會選擇讓碩士生自行安排住宿。
高校宿舍資源緊張的矛盾最終將歸往何處,如何解決?專家們對此觀點不一。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馮帥章曾指出,因為擴招而造成校舍不足、設施緊張等短期問題,只是高校擴招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個具體難點,需要各大高校通過增加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來解決。妥善安排學生宿舍,高校責任不容推卸。
而另一邊,變革高校住宿管理方式、部分剝離高校的住宿提供職能的解決方式也在業界有一定呼聲。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當前中國高校的學生住宿還是由學校提供,普遍實行寄宿制,而這種寄宿制管理方式,已明顯不適應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對于不應由大學承擔的責任,該剝離的遲早要剝離”。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熊慶年則表示,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進程中,完全依靠公共財政支撐并不現實,市場化又存在管理風險!靶枰伎既绾卧诟咝K奚豳Y源提供的公共性和市場化之間尋找到一個穩妥的解決方案。這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性問題!毙軕c年說道。
有專家學者認為,從國外高校的經驗來看,國內各大高校不再給全體研究生統一安排宿舍,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在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公辦高校要堅持公益屬性,這些知名高校有責任積極回應公眾的期待,為學生提供住宿服務仍有必要。
即便在短期內校內宿舍“周轉不靈”,只能讓學生住到校外,高校也不能“撒手不管”,而要做好銜接,為學生尋找住宿資源提供幫助,盡可能安排平價的校外住宿資源。近年來,不少高校都在興建新校區或改建舊校區,隨著校區擴建與住宿資源的豐富,學生宿舍緊張局面并非無解的難題。
當前,高校在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事先告知學生宿舍分配情況,考生不妨結合經濟條件,審慎考慮報考學校和學位類型,作出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選擇。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