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弓弦盛宴·五月音樂節開幕音樂會
2021五月音樂節開幕:弓弦盛宴·五月音樂節開幕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05.08 - 2021.05.09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
2021.05.08 周六 19:30
2021.05.09 周日 19:30
指揮 范妮
范妮,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首位指揮博士,師從于著名指揮家曼紐埃尓·納弗里教授,并任其助理指揮。范妮現為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特聘教授,并任教于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
范妮于 2018 年起在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跟隨曼紐埃爾·納弗里教授學習指揮并以滿分獲得指揮碩士學位。學習期間受到包括德國安哈爾特劇院總監,指揮家馬庫斯·弗朗克、法國指揮家讓·菲利普·沃爾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肖恩·愛德華教授等多位指揮屆權威的贊賞與肯定。
范妮獲得過多項榮譽,其中包括柏林州立特殊青年優秀人才獎、德國 “Oscar und Vera Ritter”基金會杰出成就獎等。曾指揮過包括德國萊比錫交響管樂團、 Zaafran Ensemble Berlin、 Ensemble Adapter Berlin、 LUX NM Berlin、浙江交響樂團在內的多個著名樂團,并連續兩年在著名的“Impuls”音樂節中指揮德國安哈爾特愛樂樂團。她指揮過的多部新作品世界首演獲得了作曲家們的一致贊賞。2019 年初,范妮在德意志歌劇院與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聯合制作的三部歌劇中擔任指揮,受到廣泛好評。同年 6 月,范妮作為音樂總監參與制作了新音樂盛典,并于此后成功指揮了薩爾布呂肯德國廣播愛樂樂團室內樂音樂會。
除此之外,范妮曾與柏林音樂廳交響樂團、漢堡交響樂團、紐倫堡交響樂團、德國古樂團、薩克森州管樂愛樂樂團、香港中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等合作演出。范妮活躍于包括中國國際音樂節、德國梅克倫堡音樂節、基辛根夏季音樂節、匈牙利布達佩斯“Tavaszi”音樂節、柏林愛樂音樂大廳、柏林音樂廳、德國國家歌劇院、德意志歌劇院、布倫瑞克歌劇院、漢堡音樂廳、中國國家大劇院在內的各大國際舞臺上。作為梅紐因“Live Music Now”基金會獎金得主,她熱衷于慈善事業,每年在歐洲舉行數十場慈善音樂會,由德國之聲拍攝紀錄片并被柏林媒體稱贊為“最有潛能和前途的音樂家”。
藝術家 呂思清 小提琴
呂思清無疑是當今樂壇最活躍、最知名的杰出中國小提琴家。呂思清經常受邀與國內外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及舉辦獨奏音樂會,他那美妙動聽、激動人心的琴聲早已遍布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演出場所,如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洛杉磯好萊塢碗型劇場、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蒙特利爾藝術廣場、英國巴比肯中心、倫敦皇家歌劇院、威格莫爾音樂廳、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劇院、凡爾賽宮路易十四歌劇院、俄羅斯莫斯科音樂大會堂、日本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中心、悉尼歌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阿布扎比酋長皇宮禮堂、中國國家大劇院等。
呂思清與國內外頂尖指揮家和音樂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其中包括洛林•馬澤爾、瓦列里•捷吉耶夫、萊昂納德·斯拉特金、艾度•迪華特、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勞倫斯•福斯特、梵志登、奧斯莫•萬斯卡、米歇爾·普拉松、波切利、余隆、郎朗、呂嘉、湯沐海、譚利華、呂紹嘉、簡文彬、林昭亮、王羽佳、王健、張弦、張藝、李心草、楊洋、上海弦樂四重奏以及奧斯卡獲獎者、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等。呂思清并于2011年與譚盾在波蘭為他的小提琴協奏曲《英雄》做了世界首演。
諸多當今知名的樂團也與呂思清多次合作,其中包括英國皇家愛樂樂團、英國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德國萊茵國家交響樂團、哈雷管弦樂團、西班牙畢爾巴鄂交響樂團、瑞士伯爾尼交響樂團、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紐倫堡交響樂團、阿斯彭節日樂團、好萊塢碗型劇場樂團、華盛頓交響樂團、新澤西交響樂團、溫哥華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日本讀賣新聞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等。
呂思清還經常受邀參加世界各地頂尖藝術節的演出活動,并多年擔任中國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他也經常受邀擔任多個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諸如梅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等。呂思清近年還創辦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并擔任藝術總監。
呂思清使用的是由澳大利亞華裔慈善家李大偉先生特別提供的意大利制琴大師斯特拉迪瓦里制作于1699年名為“克莉斯比小姐”的小提琴。
藝術家 徐惟聆 小提琴
徐惟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協弦樂學會副會長,中國室內樂學會副會長,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聯合主席。哈爾濱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評委主席。多次擔任重大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包括2009、2012連續二屆伊麗莎白女王小提琴大賽,2011、2016連續二屆波蘭維尼也夫斯基小提琴大賽,以及梅紐因、薩拉薩蒂、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多種國際小提琴大賽,并于2015年在莫斯科代表中國擔任了舉世矚目的第十五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評委。是目前為止中國連續出席擔任頂級國際比賽頻率最高之唯一人。作為教育家,徐惟聆在美國、日本、意大利、阿根廷、臺灣、香港以及中國各地舉行大師班及講座活動,她的學生們屢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并獲得好評。同時徐惟聆也作為演奏家活躍在國際國內舞臺上。作為獨奏家,與徐惟聆合作過的樂隊包括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紐約市交響樂團、紐約室內樂團、查爾斯頓交響樂團、明尼蘇達狄盧斯交響樂團、倫敦室內樂團、法國康城交響樂團、匈牙利布達佩斯廣播交響樂團、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瑞典諾克平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新西伯利亞交響樂團、德國漢諾威交響樂團、原西德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等各大樂團。 徐惟聆于2021年3月8日在上海交響樂團主廳成功舉辦“從教20周年紀念音樂會” ,獲得業界一致好評。
徐惟聆出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成為文革后首批大學生。1979年當國際小提琴大師斯特恩首次訪華時,徐惟聆作為本科二年級學生進行演奏并參與拍攝了后來震撼世界的奧斯卡獲奬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徐惟聆1980年赴美自費留學,師從已故小提琴泰斗奧爾當年的在世傳人,布朗斯坦及迪蕾教授在紐約茱莉亞及曼哈頓音樂學院學習并取得碩士學位。2000年受聘回國至今一直活躍在演奏及教育的第一線。
藝術家 黃濱 小提琴
黃濱: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教授,小提琴演奏家
2019德國古典音樂獎(OPUSKLASSIK)室內樂錄音大獎
14歲時與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共同獲得維尼亞夫斯基青少年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
ARD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頭獎
在當今國際樂壇上,黃濱是唯一在以上三大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均獲頭獎的小提琴家。她對于音樂的詮釋以及出眾的技巧廣受贊譽,《華盛頓郵報》評價她為“實至名歸的獲獎者”,《巴爾地摩太陽報》稱贊她 為 “令聽眾震撼的天才” 。
黃濱使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大炮”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由Dynamic唱片公司于2013年發行,這是唯一由這件傳奇樂器錄制的現場音樂會錄音。法國權威《音叉》雜志評價這張唱片為“最高級的演繹”。黃濱2003年由拿索斯唱片錄制發行的《巴洛克小提琴名曲集》被《美國唱片指南》評為“編輯推薦唱片”。
黃濱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捷克愛樂、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巴爾的摩交響、韓國廣播交響樂團等眾多世界一流樂團進行過合作并活躍在國際舞臺上,如美國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柏林愛樂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東京歌劇院、莫斯科音樂學院音樂廳、中國國家大劇院、人民大會堂等。
黃濱曾在墨爾本音樂節與Beaux Arts三重奏以及茱莉亞四重奏、Guarneri四重奏的成員合作。黃濱曾任伊斯曼音樂學院與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并曾兩次擔任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
藝術家 王小毛 小提琴
旅德青年小提琴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宣部《宣傳思想青年英才》獎獲得者。曾應邀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日本東京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客席首席。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特聘教授,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音樂總監助理,樂團首席。先后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德國弗賴堡國立音樂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王小毛先后師從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張世祥、陸蒙達、丁芷諾、黃曉芝、王振山、林朝陽,波蘭小提琴家瑪格塔萊娜?海斯勒和德國小提琴家萊納·庫思茂(柏林愛樂樂團第一首席)等,藝術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曾出訪英國、法國、奧地利、荷蘭、意大利、 盧森堡、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邀與眾多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
2005年應邀擔任弗賴堡歌劇院樂團第二小提琴聲部首席,多次以獨奏家身份與弗賴堡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受到德國樂評界好評,《德國巴登州報》贊譽他:“這位來自東方的年輕人用水晶一樣清澈的聲音,完美地展現了技巧與音樂的結合。”2008年,被門興格拉德巴赫歌劇院聘為樂團首席,成為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王小毛于2010年回國,2012擔任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席。2014年加入由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秦立巍和中提琴家鄭聞曉組成的“龍四重奏”。
藝術家 黃蒙拉 小提琴
當今世界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曾獲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他卓越不凡的演奏技術和細膩豐富的音樂表達直指人心,迸發出理智與情感的光芒,令世界古典樂壇為之傾倒。
黃蒙拉始終投身古典音樂的推廣與東西文化的交流,曾與瑞士巴塞爾交響、日本NHK交響、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捷克愛樂、維也納交響、墨西哥國家交響等世界頂尖樂團在亞洲、歐美各國巡回演出,均獲巨大成功。
多年來,黃蒙拉以職業獨奏家的身份與班貝格交響、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漢堡交響、NDR 北德廣播愛樂、丹麥國家交響、盧森堡愛樂、法國尼斯愛樂、貝爾 格萊德愛樂、上海交響、香港管弦等知名樂團攜手演繹,合作過的著名指揮包括 尼姆·雅爾維、喬納森·諾特、余隆、亨里克·謝弗、艾度·迪華特、湯沐海、 呂嘉、托維·布蘭維爾、張藝等。
近年來,黃蒙拉潛心打磨“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個人音樂會及“協奏的名義”弦樂四重奏音樂會,完成個人專場音樂會國內外巡演逾百場。
作為首位與環球DG 品牌合作的中國小提琴家,黃蒙拉與環球唱片 Deutsche Grammophon 獨家出版發行了四張“黃標”專輯:《Violin Show Pieces》、 《Violinissimo》、《Paganini 24 Caprices》、《Milonga del Angel》,彰 顯獨特風格與個人魅力。
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黃蒙拉同時擔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日本IMA 等院校特邀教授,并在仙臺國際小提琴大賽等音樂賽事中擔任評委,為挖掘 與培養下一代年輕音樂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藝術家 高參 小提琴
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他的老師包括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教授,辛辛那提音樂學院薩斯曼斯豪斯教授,以及小提琴大師布朗教授。2015年他應邀在博鰲亞洲論壇閉幕式上為國家領導人和 17 國元首、以及上千名中外政商領袖嘉賓演出。
高參是世界五大音樂節之一瑞士維爾比耶音樂節唯一中國籍官方大使。合作的樂團包括柏林交響樂團、休斯頓交響樂團、北德羅斯托克愛樂樂團、意大利圣卡洛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國電影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得到了余隆、鄭小瑛、陳燮陽、俞峰、張國勇、胡永言和邵恩等指揮泰斗的高度肯定。
高參曾獲意大利第十五屆那不勒斯國際小提琴大賽銀獎、新西蘭麥克·西爾國際小提琴比賽特別認可獎、中國第八屆全國小提琴比賽“文華獎”金獎。他曾于2007-2012年擔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客席教授(Exchange Faculty),創下當時唯一同時在中美兩國頂級音樂學府任教的中國小提琴家的紀錄。
高參于2018/2019年獲選中法青年領袖論壇,是中方20名成員中唯一的藝術屆代表,并與兩方青年領袖共同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親切會見。他也是國內享有盛譽的保利WeDo音樂&藝術聯合創始人及音樂總監。他目前所使用的小提琴是由美國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協會贊助的1617“羅伯克沃茲親王”A.H.阿瑪蒂小提琴。
藝術家 劉霄 小提琴
當今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中央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中國音樂家協會小提琴協會理事。作為小提琴教母多蘿西.迪蕾的再傳弟子,劉霄師從于迪蕾大師最喜愛的學生,世界小提琴大師Midori宓多里,成為知名的Heifetz海飛茲工作室成員。同時他也是中國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傳藝八年的高足。
年僅24歲時就被聘為中央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教師,他所培養的學生已經有十余人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數位學生已經作為小提琴獨奏被邀請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及北京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作為教師他獲得了三次香港國際比賽榮譽教師稱號以及中國“文化獎”園丁獎。他更是代表中央音樂學院最高榮譽的“金校徽”獎獲得者, 他是第三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大賽以及韓國第九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大賽的國際評委,也擔任了第二十五屆美國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
劉霄目前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別名為“Oliveira”的原屬于著名的美國小提琴家奧利維拉的Gagliano名琴,于1774年在意大利拿波里制作。另外,他還收藏了已故當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大師G.B.莫拉西為其制作的生前最后一把小提琴遺作。
藝術家 陳曦 小提琴
世界最權威的音樂雜志《斯特拉底》稱他是“一位擁有強烈個性、極其光彩輝煌的演奏家。”
紐約時報評:“一位演奏光輝的小提琴家”。2002年,由中國文化部選派,年僅17歲的陳曦,在莫斯科問鼎國際最頂級賽事,被稱為音樂屆奧運會之稱的第12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小提琴最高獎,成為這項舉世矚目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獎獲得者。
陳曦3歲隨父習琴,7歲登臺演出,11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12歲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13歲升入附中開始同國內外頂尖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多次榮獲國際國內比賽大獎。1999年被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收入門下,他還曾師從于王冠、趙薇、隋克強和小提琴家薛偉等名師。2003年陳曦從母校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教育家、演奏家、指揮家約瑟夫·席爾維斯坦先生。2008年陳曦考入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師從于著名教育家姜孝。隨后獲得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并獲得音樂學院最高榮譽院長獎。
近年來,陳曦活躍于國際國內音樂舞臺,足跡遍及中國各省市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并多次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土耳其,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以獨奏家身份與知名樂團進行演出及大師班。陳曦還在國際著名的音樂廳舉辦過獨奏音樂會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柯達劇院、波士頓喬丹音樂廳、東京歌劇院音樂廳、首爾藝術殿堂、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廳,巴黎盧浮宮禮堂以及北京國家大劇院等著名音樂廳。
陳曦目前使用一把由中國周氏收藏家贊助的1690年彼得·瓜內利古董名琴。
藝術家 黨華莉 小提琴
黨華莉,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首位小提琴博士。
黨華莉自學琴以來屢獲國內外大獎,是唯一一位包攬中國最高音樂獎項——“金鐘獎”、“文華獎”第一名的小提琴家。她獲得的其他重要獎項還包括第一屆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第四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林耀基優秀演奏獎”、第四屆EURO-ASIA日本東京青少年國際比賽一等獎等。
作為獨奏家,黨華莉與一線指揮家與樂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她曾與俞峰、呂嘉、張國勇、胡詠言、陳琳、林大葉、朱其元、夏小湯、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等指揮家以及薩爾茨堡獨奏家室內樂團、澳門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武漢愛樂樂團、青島交響樂團、長沙交響樂團、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名家室內樂團以及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等國內外知名交響樂團有著成功的合作。
黨華莉在樂隊演奏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校期間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2016-2018年作為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小提琴副首席參與演出。在過去的一個樂季中她的重要演出包括北京國際音樂節“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系列演出、與呂嘉指揮的澳門及深交聯合樂團合作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與小提琴家呂思清及優秀青年演奏家合作上演的“蓉城之秋——未來音樂之光”音樂會及德國大使館官邸音樂季音樂會等。
黨華莉1995年出生于廣州,自幼習樂,年僅10歲即被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破格錄取,師從徐悅副教授及徐光榮教授。201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童衛東教授學習,2015年獲得學士學位并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2018年獲得碩士學位。
黨華莉目前使用的是由意大利著名制琴師Ansaldo Poggi于1979年制作的小提琴,由喻藝術基金慷慨提供。
藝術家 江枕毅 小提琴
江枕毅,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本科生,現師從陳曦副教授。
5歲學習小提琴,啟蒙于南京傅來喜老師;2011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趙薇教授;2014以優異成績考取附中,師從趙薇教授和陳曦副教授;2020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取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本科繼續學習深造。
2012年獲得《馬思聰杯》全國少兒小提琴獨奏(中國作品)金星獎及金色北京專業組金星獎,也因此榮幸得到馬思聰先生家屬的授權,用馬思聰先生生前演奏使用的小提琴在北京音樂廳“2013年新年音樂會”上獨奏演出。2016年入選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BOB)計劃”,同年獲得呂思清“福田杯”青少年小提琴精英賽少年組三等獎。2017年獲得意大利第24屆安德雷亞·鮑思達契尼國際小提琴比賽B組第三名,同年獲得第10屆柴科夫斯基青少年國際音樂比賽第三名,也因此獲得中央音樂學院特發榮譽證書以表鼓勵。2018年獲得我國音樂教育界持續時間最久的獎學金“傅成賢音樂紀念獎學金”二等獎。2019年獲得首屆越南國際小提琴和鋼琴室內樂比賽小提琴組金獎和最佳年輕選手獎;同月參加首屆呼和浩特國際夏令營獲得小提琴專業組比賽第一名,并與內蒙古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次月獲得林耀基中國風格獨奏小提琴國際作曲比賽最佳演奏獎。
藝術家 沈凡秀 羽管鍵琴
管風琴家、羽管鍵琴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碩士,管風琴師從魯道夫•舒爾茨教授,羽管鍵琴師從高頓•莫瑞教授。
在國內開創羽管鍵琴和管風琴以及巴洛克音樂演奏的教學工作,創建并擔任北京國際巴洛克音樂節藝術總監。
作為首位中國管風琴演奏家,應邀在德國斯圖加特國際管風琴之夏音樂節、俄羅斯圣彼得堡白晝音樂節、波蘭克拉科夫國際管風琴之夏音樂節,以及日本活水大學和韓國圣潔大學舉行管風琴個人獨奏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管風琴首演者,并在此后舉行的管風琴音樂周中擔任獨奏,以及“交響樂之春”活動中舉辦四十多場管風琴普及音樂會。
與俄羅斯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芬蘭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歐盟青年交響樂團等,在捷杰耶夫、小澤征爾、阿什肯納齊、普拉松等大師指揮下擔任管風琴演奏。與柏林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梅耶合作演出巴洛克作品。
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莫斯科圓柱大廳、巴黎議會宮和香港文化中心演出交響樂作品中擔任管風琴演奏。
在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擔任羽管鍵琴獨奏。
在北京音樂廳、北京中山音樂堂、北京金帆音樂廳、杭州大劇院、西安音樂廳、武漢琴臺音樂廳、合肥大劇院、鄭州河南藝術中心、深圳音樂廳、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青島大劇院和青島天主教堂舉行管風琴音樂會,享有“中國普及管風琴第一人”美譽。
錄制出版德理格獻給康熙的十二首奏鳴曲。中國音樂家協會室內樂學會理事。
藝術家 劉詩華 鋼琴
青年鋼琴家,曾榮獲中央電視臺“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銀獎,并曾先后赴美國紐約“國際鍵盤音樂節/International Keyboard Institute & Festival ”、意大利“佩魯賈音樂節/Music Fest Perugia”學習并演出,她還曾參加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未來之星音樂會”、第二十六屆成都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未來音樂之光音樂會”等眾多演出。劉詩華有著豐富的重奏、伴奏等室內樂經驗,她曾有幸以協作鋼琴家的身份與多位著名演奏家在舞臺上合作演出,曾參與中央電視臺“我的藝術清單”、中央電視臺老藝術家春晚、鳳凰衛視春晚、青島電視臺春晚等電視節目錄制,還曾在“外交部外國使節新年招待會”等重大活動中演出。劉詩華本科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并即將以碩士研究生身份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繼續學習。她現從師于著名鋼琴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韋丹文教授,此前她還曾長期從師于著名鋼琴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盛原教授,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鋼琴藝術指導蘆靜怡副教授,她在室內樂方面還長期從師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學科施佳佳副教授。
演出團體 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以下簡稱芭交)成立于1959年,隸屬于中央芭蕾舞團,是目前國內主要以演奏芭蕾舞音樂為主的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張藝、首席客席指揮黃屹、常任指揮劉炬。樂團成員均畢業于高等音樂學府,接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另有部分高級人才具有海外專業院校留學深造經歷。近年來樂團整體藝術水準快速提升,已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是中國樂壇最具朝氣和發展潛力的國家級交響樂團。
芭交不僅在國內獨樹一幟,在國際上也享有較高聲譽。除承擔本團芭蕾舞演出伴奏工作外,還承接了大量國際著名芭蕾舞團和歌劇院訪華演出伴奏任務。
近年來,芭交在中芭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和音樂總監張藝的帶領下,積極拓展交響音樂會演出,在國家大劇院以及全國各地大劇院上演了眾多時代、風格跨度較大且形式、內容尤為豐富的優秀作品。長久以來,芭交一直不斷與國際音樂名家緊密合作以磨練隊伍、提升水準,此外,芭交還與國家大劇院合作首演了一系列中國杰出青年作曲家的優秀新作。
隨著樂團建設步伐不斷開拓發展,加大“請進來、走出去”力度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更多優秀的藝術家與芭交建立深度合作,芭交也不斷以多樣化的形式將自己介紹給首都以外的更多觀眾。隨著我國文藝事業改革步伐的進一步邁進,相信芭交在未來的藝術舞臺上,定會成為一支獨樹一幟且不可小覷的文藝力量。
曲目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BMV 1043 巴赫 曲
一提琴:呂思清
二提琴:陳曦
A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RV 522 維瓦爾第 曲
一提琴:徐惟聆
二提琴:劉霄
F大調三重小提琴協奏曲 RV551 維瓦爾第 曲
一提琴:高參
二提琴:王小毛
三提琴:江枕毅
B小調四重小提琴協奏曲 RV 580,選自《和諧的靈感》Op. 3,No. 10 維瓦爾第 曲
一提琴:呂思清
二提琴:黃濱
三提琴:黃蒙拉
四提琴:黨華莉
——中場休息——
小提琴與室內樂團:“云雀”西方經典小提琴名曲聯奏 胡堯 改編
無窮動 帕格尼尼 曲
沉思 馬斯奈 曲
“夏”(第三樂章) 維瓦爾第 曲
乘著歌聲的翅膀 門德爾松 曲
云雀 迪尼庫 曲
演奏:全體演奏家
為雙小提琴與鋼琴而作的五首小品 肖斯塔科維奇 曲
一提琴:黃蒙拉、王小毛
二提琴:呂思清、徐惟聆
《納瓦拉舞曲》Op.33,為兩把小提琴而作 薩拉薩蒂 曲
一提琴:黃濱、陳曦、劉霄
二提琴:高參、黨華莉、江枕毅
小提琴與室內樂團:“歡慶歌舞”中國經典小提琴名曲聯奏 胡堯 改編
慶豐收 張靖平 曲
新疆之春 馬耀先、李中漢 曲
牧歌 沙漢昆 曲
瑪依拉 杜鳴心 曲
歡慶歌舞(選自《新疆之旅》) 杜鳴心 曲
演奏:全體演奏家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徐惟聆、黃濱、王小毛、黃蒙拉、高參、劉霄、陳曦、黨華莉、江枕毅
特邀羽管鍵琴:沈凡秀
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指揮:范妮
鋼琴伴奏:劉詩華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