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獻給百年”譚利華與北京交響樂團樂季音樂會
“獻給百年”譚利華與北京交響樂團樂季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03.21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預計19:30-21:00(包含中場)
日期/場次:2021.03.21 周日 19:30
指揮 譚利華
作為中國音樂界最令人矚目和值得尊敬的指揮家之一,譚利華在國內外深受歡迎。譚利華大師曾指揮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和德國西德廣播交響樂團(WDR)等世界頂級樂團。作為客席指揮,譚利華與德國、俄羅斯、奧地利、法國、捷克、比利時、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阿根廷、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拿馬等國家的交響樂團有過成功合作。與譚利華合作的大師有鋼琴家:拉扎爾·貝爾曼、馬祖耶夫、讓·伊夫·蒂伯戴;小提琴家:瓦吉姆·列賓、宓多里;大提琴家:馬友友、沙霍夫斯卡婭、麥斯基、朱力安韋伯、王健等。
作為對中國樂壇有重要影響的指揮家,譚利華曾指揮中囯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等中國主要樂團。譚利華曾擔任北京交響樂團團長、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達26年,同時還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等重要職務。是首批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五屆北京音樂家協會主席,獲得中宣部、中國文聯授予的“德藝雙馨中青年藝術家”稱號,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家,獲中國金唱片獎。
譚利華多年以來大力倡導積極推動中國當代交響樂作品的創作與演出,數十位中國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譚大師指揮首演的。此外他還將歐洲作曲家的許多重要作品介紹給中國聽眾。2012年徳沃夏克學會、德沃夏克音樂節和德沃夏克家族聯合授予譚利華“杰出藝術家”獎,以表彰他在中國首演多部德氏音樂作品的貢獻。
從2001年起譚利華率北京交響樂團完成了七次歐洲一次美洲商業巡演。他自1996年開始參與策劃創辦北京“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使其成為北京人歡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譚利華連續12年擔任北京新年音樂會的音樂顧問和指揮。他多年來始終堅持致力于交響音樂普及工作,每年指揮數十場為學生、音樂愛好者的普及音樂會在學校、社區、廠礦、村鎮、軍營演出,并親自擔任講解。
從2007年開始,譚利華與EMI唱片公司合作指揮錄制多張CD在全球發行,為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錄制的國(會)歌得到國際奧委會及其各成員國與地區的一致認可,成為奧林匹克文化遺產,被永久保留、使用。
藝術家 龔爽
龔爽,新生代實力派青年女高音。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
曾獲諸多國家級聲樂類大獎:“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唱法組金獎;連續兩屆獲文化部“第十屆、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組銀獎;2013年江西衛視中國紅歌會年度總冠軍;第四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研究生組金獎;被評為影響中國2014年度正能量形象大使和2013湖北音樂年度人物;2016年在國家大劇院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原創歌劇《長征》中飾演“萬霞”角色。
曾參加中央電視臺新春音樂會、跨年晚會、直通春晚;中國教育電視臺春節晚會;中國文聯“百花迎春”春節晚會;中國文聯志愿者下基層演出;中華經典詠頌會;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復興之路、春華秋實、古典也流行、民歌知多少的全國巡演等。
藝術家 黃蒙拉
當今世界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曾獲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他卓越不凡的演奏技術和細膩豐富的音樂表達直指人心,迸發出理智與情感的光芒,令世界古典樂壇為之傾倒。
黃蒙拉始終投身古典音樂的推廣與東西文化的交流,曾與瑞士巴塞爾交響、日本 NHK交響、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捷克愛樂、維也納交響、墨西哥國家交響等世界頂尖樂團在亞洲、歐美各國巡回演出,均獲巨大成功。
多年來,黃蒙拉以職業獨奏家的身份與班貝格交響、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漢堡交響、NDR北德廣播愛樂、丹麥國家交響、盧森堡愛樂、法國尼斯愛樂、貝爾格萊德愛樂、上海交響、香港管弦等知名樂團攜手演繹,合作過的著名指揮包括尼姆·雅爾維、喬納森·諾特、余隆、亨里克·謝弗、艾度·迪華特、湯沐海、呂嘉、托維·布蘭維爾、張藝等。
近年來,黃蒙拉潛心打磨“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個人音樂會及“協奏的名義”弦樂四重奏音樂會,完成個人專場音樂會國內外巡演逾百場。
作為首位與環球 DG 品牌合作的中國小提琴家,黃蒙拉與環球唱片 Deutsche Grammophon 獨家出版發行了四張“黃標”專輯:《Violin Show Pieces》、 《Violinissimo》、《Paganini 24 Caprices》、《Milonga del Angel》,彰顯獨特風格與個人魅力。
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黃蒙拉同時擔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日本IMA等院校特邀教授,并在仙臺國際小提琴大賽等音樂賽事中擔任評委,為挖掘與培養下一代年輕音樂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演出團體 北京交響樂團
被譽為“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隸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時任藝術總監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2020年聘請我國著名指揮家、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擔任藝術總監和首席常任指揮。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該團在成立和發展的43年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藝、豐富廣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團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上百萬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曲目
前奏曲《詠雪》,選自交響曲“我的祖國” 陳培勛 曲
歌劇《江姐》(選段) 閻肅 詞 羊鳴、姜春陽、金砂 曲 董樂弦 編曲
紅梅贊
春蠶到死絲不斷
演唱:龔爽
金色的爐臺 陳鋼 曲
小提琴協奏曲《洪湖赤衛隊隨想曲》 張敬安、歐陽謙叔 曲 阿克儉 改編
小提琴:黃蒙拉
交響詩《英雄兒女》 張千一 曲
G大調第八交響曲,Op.88 德沃夏克 曲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G大調,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 慢板,C小調,不規則的3段體
第三樂章 優雅的稍快板,G小調,3段體
第四樂章 從容的快板,G大調,變奏曲式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