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八季”呂思清與音樂新青年音樂會
“八季”呂思清與音樂新青年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11.06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21.11.06 周六 19:30
呂思清小提琴
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無疑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杰出、最知名的杰出中國小提琴家。作為第一位奪得國際小提琴藝術最高獎項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東方人,他那美妙動聽、激動人心的琴聲早已遍布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洛杉磯好萊塢碗型劇場、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蒙特利爾藝術廣場、英國巴比肯中心、倫敦皇家歌劇院、威格莫爾音樂廳、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劇院、凡爾賽宮路易十四歌劇院、俄羅斯莫斯科音樂大會堂、日本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中心、悉尼歌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阿布扎比酋長皇宮禮堂、中國國家大劇院等世界各地的著名演出場所。呂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無可比擬的音樂魅力贏得了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被西方媒體贊譽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呂思清與國內外頂尖指揮家和音樂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包括洛林·馬澤爾、瓦萊里·捷杰耶夫、萊昂納德·斯拉特金、艾度·迪華特、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勞倫斯·福斯特、梵志登、奧斯莫·萬斯卡、米歇爾·普拉松、波切利、余隆、郎朗、呂嘉、湯沐海、邵恩、譚利華、呂紹嘉、簡文彬、林昭亮、王羽佳、王健、張弦、張藝、李心草、楊洋、戴玉強以及譚盾等。呂思清亦受邀于2011年在波蘭舉行的譚盾小提琴協奏曲《英雄》世界首演音樂會中擔任獨奏。
諸多中外知名樂團也與呂思清有過合作,包括英國皇家愛樂樂團、英國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德國萊茵國家交響樂團、哈雷管弦樂團、西班牙畢爾巴鄂交響樂團、瑞士伯爾尼交響樂團、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紐倫堡交響樂團、阿斯彭節日樂團、好來塢碗型劇場樂團、華盛頓交響樂團、新澤西交響樂團、溫哥華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日本讀賣新聞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臺灣交響樂團等。
呂思清也多次受邀參加美國阿斯彭、拉文尼亞、德國路德維希堡、瑞思日內瓦、蒙特勒-韋威、阿斯科納、芬蘭薩沃林納、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各地頂尖藝術節及音樂節的演出活動,并多年擔任中國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他也還經常受邀擔任多個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諸如梅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等。呂思清近年還創辦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并擔任藝術總監。2021年起,呂思清受邀出任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創始校長,作為梅紐因大師的學生執掌梅紐因學校目前唯一一所海外學校,成就了一個圓滿的藝術佳話。
呂思清與包括飛利浦、拿索斯、馬可波羅及BIS在內的世界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過多張個人專輯。其中與西班牙畢爾巴鄂交響樂團合作的“薩拉薩蒂小提琴作品名演”大獲成功。此外,他使用六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瑪蒂意大利名琴演奏并與多倫多室內樂圖合作錄制的“維瓦爾弟《四季》名琴版”,被權威樂評家稱為“演繹與錄音均屬A+天碟級,是可遇不可求的無敵制作”。他還曾錄制過五版《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其發行量數以百萬,并被喻為當今最佳版本。呂思清最新錄制的唱片是與墨爾本交響樂團合作的“小提琴之美——呂思清協奏曲專輯”,曲目包括門德爾松、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中國作曲家譚盾的小提琴協奏曲《戲韻》。這張唱片由澳大利亞最大的唱片公司ABC Classics在全球出版發行。
呂思清以其杰出的藝術成就及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在全球獲得過眾多榮譽,其中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榮譽證書、美國新澤西州“杰出亞裔藝術成就獎”、美國加州參議院榮譽證書、多次獲得美國加州眾議院執委會榮譽證書、德國萬寶龍卓越藝術大獎、《中國青年》雜志“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之一、奧迪英杰匯文化大使等。美國加州Millbrae市還將2006年9月16日定為“呂思清日”。
呂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國青島。他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八歲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破格錄取,師從王振山教授,成為這所著名學府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學生,11歲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選到英國他創辦的天才音樂學校學習。1984年回國繼續深造。19歲赴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深造,師從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羅希·迪蕾女士及姜孝先生。
呂思清現使用的是由澳大利亞華裔慈善家李大偉先生特別提供的意大利制琴大師斯特拉迪瓦里制作于1699年名為“克莉斯比小姐”的小提琴。
藝術家 何樞聰
第三屆CCTV中央電視臺小提琴大賽成年組金獎,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和第十屆文華藝術院校獎的獲得者。
曾榮獲包括亞洲弦樂大賽金獎,勃拉姆斯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會獎,首屆特列齊亞科夫國際小提琴第三名和特別獎等數十個國際國內重要獎項。
何樞聰作為獨奏家曾和著名指揮家余隆、吳靈芬、John Nelson、Vladimir Lande、張亮、夏小湯、景煥等領銜的中國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俄羅斯西伯利亞州交響樂團等眾多國內外樂團成功合作。何樞聰長期活躍在世界各地重要音樂舞臺,演出足跡遍布二十余國家和中國眾多城市的重要音樂廳。
何樞聰以全國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學位。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建校有史以來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藝術家文憑獲得者并獲得全額獎學金。他師從于陳繼續教授、柴亮教授、于兵教授、錢舟教授,皮爾·阿莫耶教授和小提琴大師什洛莫·敏茨。由于其突出表現入選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BOB)培養計劃,并曾獲得漫步者音樂家基金會和娃哈哈音樂基金會贊助。
他是中央音樂學院名家室內樂團和北京埃克森特獨奏家室內樂團的成員,參與錄制了國家探月工程曲《向月》。何樞聰有幸受木心美術館授權成為了木心先生的遺譜首演者并于先生故居晚晴小筑演奏。
何樞聰2016年起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小提琴教學,2019年加入了新加坡國際小提琴藝術節專家團隊并擔任音樂節國際比賽評委。2021年起任教于哈爾濱音樂學院管弦系。
何樞聰目前使用的名貴意大利小提琴由香港中華基金會慷慨無償提供使用。
藝術家 鞏媛
鞏媛,4歲學琴,6歲第一次登臺演奏,13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張提和薛偉教授。她在校期間獲獎無數,2009年獲上海海頓音樂節重奏優秀獎;2011年獲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全國小提琴大獎賽”成年組第二名。2012年她以優異的成績保送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同年入選“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BOB)”;并在一系列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2013年5月獲第50屆德國科林根塔爾國際比賽室內樂組第一名(中國選手首次問鼎);2013年8月獲第66屆加拿大世界杯大賽室內樂組第一名;2014年9月德國蘇菲夏洛特國際小提琴比賽獲得第四名;與手風琴演奏家田佳男組成的Balin-vioyan組合被中央音樂學院譽為“金獎組合”,并在2014年12月第八屆“炎黃杯”比賽中獲最佳演奏獎。
2016年9月她獲得英國最具權威的“英國皇家音樂聯合委員會(ABRSM)”頒發的全額獎學金攻讀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碩士學位,師從 Leland Chen教授。自2018年9月到2020年10月就讀于倫敦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Drama 攻讀演奏類博士—藝術家文憑,師從Jacqueline Ross教授。她于2019年入選了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人才”計劃,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國家公派留學生身份繼續深造。
她參加了很多國際知名音樂節,并得到Zakhar Bron、James Ehnes、Midori、Victor Danchenko、Mikhail Kopelman、Mauricio Fuks、Qian Zhou、Feng Ning等國際小提琴大師的悉心指導。除此之外,她的演出足跡遍布在倫敦、曼徹斯特、紐約、卡爾加里、費爾莫等世界多個城市,并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和巴克斯頓及北京和山西成功舉辦了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
2020年至2021年參加北京保利劇院院線全國巡回演出,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舉行音樂會,其中包括武漢琴臺大劇院、珠海大劇院、東莞玉蘭大劇院、廈門嘉庚劇院等。
藝術家 麥天龍
麥天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國最年輕的職業弦樂四重奏——無極四重奏第一小提琴,代表著當代最具實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
出生于廣西北海,曾師從廣西藝術學院董學堯教授。200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先后師從童衛東教授和岳麟副教授。
2012年獲得香港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三名,2013年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2016年獲得美國bravo音樂節比賽第一名,并曾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二提琴首席。2017年以優異成績保送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同時師從岳麟副教授以及楊戈芳教授,并獲得國家教學金。
除了在小提琴獨奏上的學習外,麥天龍熱衷于室內樂演奏,參與組建了“Element”鋼琴三重奏,于2017年在上海國際室內樂音樂節比賽中獲獎,2019年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中獲得二等獎。
2018年加入無極弦樂四重奏,跟隨國際著名的亞歷山大弦樂四重奏前第一小提琴、著名演奏家、世界級室內樂大師楊戈芳教授學習室內樂,并受到天津茱莉亞與加拿大Mcgill音樂學院的邀請,參加大師班及演出,曾在中央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青島大劇院等地舉辦了音樂會。
無極四重奏活躍在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上,許多城市的音樂廳都留下他們的足跡和琴聲,如:上海保利大劇院、天津音樂廳、青島大劇院、淄博大劇院、長沙音樂廳、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等等。他們以高水準的演奏、沉穩的臺風、豐富的曲目,每每征服到場的聽眾,反響熱烈。
在2021年第三屆比利時伊薩依國際音樂比賽中,無極四重奏斬獲室內樂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刷新中國在該比賽室內樂中最好成績)。
藝術家 余維
余維,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小提琴教師,中國最年輕的職業弦樂四重奏——無極四重奏第二小提琴,代表著當代最具實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
200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2014年初憑借著出色的專業成績獲得專業推免資格保送至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2018年再次保送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童衛東教授、楊戈芳教授、岳麟副教授。學習期間曾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樂隊首席,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樂隊樂隊副首席。
2012年4月在俄羅斯海參崴舉辦的“2012第七屆‘VLADIVOSTOK’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中擔任第一小提琴獲重奏組金獎。2014年底考入小澤征爾音樂塾,由小澤征爾執棒在日本巡回演出。2016年初在第三屆香港國際室內樂大賽中獲得第一名。2019年11月榮獲中央音樂學院第四屆室內樂比賽三等獎。同年,所演奏青年作曲家尚家子作品《秦韻》在林耀基中國風格獨奏小提琴國際作曲比賽中獲三等獎。
她所在的無極弦樂四重奏,跟隨國際著名的亞歷山大弦樂四重奏前第一小提琴、著名演奏家、世界級室內樂大師楊戈芳教授學習室內樂,并受到天津茱莉亞與加拿大Mcgill音樂學院的邀請,參加大師班及演出,曾在中央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青島大劇院等地舉辦了音樂會。
無極四重奏活躍在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上,許多城市的音樂廳都留下他們的足跡和琴聲,如:上海保利大劇院、天津音樂廳、青島大劇院、淄博大劇院、長沙音樂廳、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等等。他們以高水準的演奏、沉穩的臺風、豐富的曲目,每每征服到場的聽眾,反響熱烈。
在2021年第三屆比利時伊薩依國際音樂比賽中,無極四重奏斬獲室內樂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刷新中國在該比賽室內樂中最好成績)。
藝術家 白佳松
白佳松,青年中提琴演奏家,中國最年輕的職業弦樂四重奏-----無極四重奏(Vivace Quartet)中提琴,代表著當代最具實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
200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泓教授。期間跟隨中國少年交響樂團赴中國港澳臺地區、湛江等地演出。2015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中提琴專業,師從蘇貞教授。2016年受邀赴法國尼姆參加音樂節,成功舉辦音樂會。學習期間曾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樂隊首席。
白佳松所在的無極弦樂四重奏成立于2015年,四位音樂家均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技術精湛,配合默契。作為國際著名的亞歷山大弦樂四重奏前第一小提琴、著名演奏家、世界級室內樂大師楊戈芳教授的優秀弟子,活躍在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上,在巡回演出中,許多城市的音樂廳都留下他們的足跡和琴聲,如:上海保利大劇院、天津音樂廳、青島大劇院、淄博大劇院、長沙音樂廳、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等等。他們以高水準的演奏、沉穩的臺風、豐富的曲目,每每征服到場的聽眾,反響熱烈。
多次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古典吉他演奏家蘇萌等同臺演出,在與不同藝術家們的合作中,獲得極高評價。
在不斷鉆研古典室內樂的同時,他們也致力于嘗試各種音樂風格,廣泛涉獵多種音樂形式。他們連續多屆參加中國室內歌劇創作推動計劃的演出,受邀跨界參加多檔大型電視音樂節目的錄制,并為知名新藝術音樂作曲家老鑼(龔琳娜《忐忑》的作曲家)錄制室內樂作品。
在2021年第三屆比利時伊薩依國際音樂比賽中,無極四重奏斬獲室內樂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刷新中國在該比賽室內樂中最好成績)。
藝術家 陳啟昭
陳啟昭,3歲開始學習大提琴,200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至今。2015年中央音樂學院211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BOB)獲得者。2009年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附中,2015年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2019年以專業第一名和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升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研究生繼續深造。在校期間曾擔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并屢次獲得學院頒發的專業優秀獎學金。至今已成功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頗受好評。曾獲得第一屆、第二屆愛琴杯國際大提琴比賽專業組第五名,上海音樂學院室內樂邀請賽銀獎,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第四名,首屆呼和浩特國際音樂夏令營協奏曲比賽第三名等。曾受邀參與國內外的重要音樂節并參與演出,其中包括加拿大Morningside Music Bridge、美國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大提琴音樂節、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藝術節、首屆古堰新韻小鎮音樂節、北京青年藝術節、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杭州良渚大提琴藝術節、德國Cello Akademie Rutesheim音樂節、深圳福田首屆王健大提琴藝術節等,并有幸受到Hans Jensen,Lynn Harrell,Jo Cole ,Paul Katz,Johanne Perron,John Kadz,Andres Diaz,Jesus Castro Balbi,Martti Rousi,Jeroen Reuling,David Geber,Igor Ivanovich Gavrysh,Kirill Rodin,Morten Zeuthen,Buzlov Alexandr,Hee-Young Lim,Michel Strauss,Danjulo Ishizaka,Ludwig Quandt,秦立巍、田博年等世界著名演奏家、教育家的指導。
同時,作為演奏家積極投身于重奏室內樂領域,所組建的“律動“弦樂四重奏曾作為學院代表,參加多場音樂會和大師班。2016年組建了Anonymous鋼琴三重奏,多次入選優秀學生音樂會和室內樂音樂節的演出,并代表鋼琴室內樂學科參與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室內樂教育課程”項目和專場音樂會的錄制。2018年四月受施坦威之家的邀請,舉辦首場音樂會,獲得熱烈反響,并作為唯一一組西洋樂器的組合為泰國公主詩琳通演奏。曾有幸獲得楊戈芳、龔漢翔、陳允、Trio Gasprd等世界知名室內樂領域的演奏家和教育家的指導,并獲得好評。
藝術家 牛子孺
牛子孺,青年大提琴演奏家,中國最年輕的職業弦樂四重奏——無極四重奏大提琴,代表著當代最具實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
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明青教授。200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14年保送中央音樂學院,2018年保送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曾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入選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BOB)人才計劃,并獲得愛琴杯第八屆暨第三屆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一名及中國作品獎,香港國際室內樂大賽第一名、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蜂鳥獎”第一名。曾連續兩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獎學金,北京市“先鋒杯”優秀團干部稱號,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公派至波蘭克拉科夫音樂學院交流學習,并在克拉科夫舉辦個人專場音樂會,獲得教授們與觀眾們的一致好評,刊登克拉科夫音樂學院校報。曾多次赴美國、加拿大、韓國參加音樂節,并獲得林·哈雷爾、秦立巍等國際著名大提琴家的高度評價。
在鉆研獨奏領域的同時,她也熱愛室內樂合作與演奏。她所在的無極四重奏足跡遍布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作為中國最年輕的職業弦樂四重奏,代表著當代最具實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跟隨國際著名的亞歷山大弦樂四重奏前第一小提琴、著名演奏家、世界級室內樂大師楊戈芳教授學習室內樂,并受到天津茱莉亞與加拿大Mcgill音樂學院的邀請,參加大師班及演出,曾在中央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青島大劇院等地舉辦了音樂會。
在2021年第三屆比利時伊薩依國際音樂比賽中,無極四重奏斬獲室內樂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刷新中國在該比賽室內樂中最好成績)。
曲目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維瓦爾第 曲
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春》,Op. 8,RV 269
第一樂章:快板
第二樂章:極輕聲的緩板
第三樂章:田園舞曲:快板
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夏》,Op. 8,RV 315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樂章:慢板-急板
第三樂章:急板
F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秋》,Op. 8,RV 293
第一樂章:快板
第二樂章:甚慢板
第三樂章:快板
F小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冬》,Op. 8,RV 297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樂章:廣板
第三樂章:快板
—— 中場休息 ——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皮亞佐拉 曲
布宜諾斯艾利斯《夏》
布宜諾斯艾利斯《秋》
布宜諾斯艾利斯《冬》
布宜諾斯艾利斯《春》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