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大劇院:古樂三篇之劉靂古琴賞析式獨奏音樂會
施光南大劇院秋之韻演出季《古樂三篇之劉靂古琴賞析式獨奏音樂會》
時 間: 2019.09.22
場 館: 施光南大劇院
日期/場次: 2019-09-22 周日 19:30
演出時長: 以演出現場為準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定為準
音樂會簡介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古琴自古被稱為“華夏正聲”、“上古之音”,本次音樂會,將由青年琴家、全國古琴大賽金獎得主劉靂帶來古琴傳統大曲、名作的經典演繹。
古曲的表達包羅萬象,在本場音樂會中,用旋律來遙觀梅花的凌風搖曳、流水的百態千姿、鴻雁的萬里征途。在吟猱余韻中回望“聶政刺韓王”、“臨川王面圣”、“游園驚夢”等或歷史或劇中人物的動人故事。
并有業內頂尖音樂家參與合作,共同為重慶觀眾帶來一場“赤誠精研”的古琴音樂會。
曲目介紹
烏夜啼
“烏夜啼,喜事近”,出自明代朱權《神奇秘譜》的《烏夜啼》,相傳為宋代臨川王劉義慶所作,唐代清商西曲中已有此曲之名。古人有以烏夜啼作為喜事的徵兆,曲中“反哺”、“爭巢”等段落,用快速繁促的手法表達了烏鳥夜啼之聲,與寧靜的泛音旋律作出鮮明對比,生動地體現了緊張不安與泰然自若的兩種不同心境。
平沙落雁
一曲平沙,曲譜最早記載于明代琴譜《古音正宗》,清代《天聞閣琴譜》中對此曲有如此描述:“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云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整曲如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畫作,黃昏將至,于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呼群相聚的大雁從遠天而來,繼而一一斂翅飛落。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逐漸到來的暮色中睡去。
梅花三弄
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古琴,華夏正聲,元音雅樂。“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
《梅花三弄》最早見于明代《神奇秘譜》。“三弄”是指主題泛音曲調的三次重復,樂曲由靜至動,前半部表達梅花的清雅高潔,后半部則用稍快的曲調來描繪梅花在寒風中迎風搖曳的不屈形態。
廣陵散
《廣陵散》,漢魏古曲,曲譜出自明代《神奇秘譜》。晉代嵇康曾以彈奏此曲著稱。嵇氏臨終雖有“廣陵散從此絕矣”之語,然并未絕響,歷代多有演奏此曲者。樂曲描寫了“聶政刺韓王”的悲壯復仇故事。全曲共分六個部分,四十五段,曲中用指極難,儼然曲之師長。音樂情緒時而悲壯激越,時而婉約動人,極富戲劇性對比,表現出深沉雄偉和莊嚴肅穆的大曲風范。
流水
“洋洋乎志在流水”,遺韻今朝的《流水》,一曲引出伯牙與子期間感人至深的“知音難尋”故事,并成千古美談。《琴學叢書·流水》有如此載:“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作為中國古琴十大古曲之一的《流水》,以琴音盡水流萬千變化之象,萬壑爭流的旋律線條實則是歷代文人雅士不屈與頑強的精神寫照。
下半場
陽關三疊
“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三疊”指同一段主題旋律的三次反復和變奏,通曲圍繞著“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四句詩鋪陳開旋律。此琴曲飽含的情意真切與悲痛沉郁,也使其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而流傳至今。
憶故人
《憶故人》,又名《空山憶故人》,曲譜出自《今虞琴刊》,“思我昔日友人,而欲為之訴,莫可得也,乃作是曲”,此曲因其柔美委婉的旋律、濃郁深沉的韻味而于琴屆廣為流傳。通曲于吟猱綽注中表達對故人的濃濃思念,其中的追思與無奈、釋懷不斷循壞往復、交雜編織在一起。
秋鴻
《秋鴻》,最早見于明代《神奇秘譜》。全曲分三十六段,是繼《廣陵散》后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飛翔凌空的秋鴻為喻,通過對鴻雁北征的歷程和情態描述反映了文人的高遠志向與在追求過程中所經受的種種磨難,并用以作為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秋鴻》擁有現存古琴曲中最為宏偉的交響性以及伴隨而來技術上的極高難度,其旋律蒼雄渾樸,節奏起伏跌宕,令人聽后若有遠達平沙、一舉萬里之感。
牡丹亭·游園·皂羅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牡丹亭》,湯顯祖筆下柔腸百結的杜麗娘與柳夢梅間亦真亦幻的愛情成就了曲詞典雅、行腔婉轉的昆曲藝術。而昆曲聲腔中一唱三嘆的“水磨調”與古琴運指間吟猱綽注的相似,注定了兩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將會綻放出獨特的光芒。《牡丹亭》第十出《驚夢》中的曲目皂羅袍,描繪了杜麗娘目睹姹紫嫣紅錯付與斷井頹垣為伴,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時,所發出的一聲對自身韶華青春被空擲與扼殺的長嘆。
香花云
“我所執香花,皆從草木生,奉獻于諸佛,持此相供養”,此曲詞作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普賢行愿懺儀,為2017年“華嚴頌”五臺山大型佛教盛會主題曲《香花云》,作曲演唱——劉迦帝老師,古琴聲部錄制為劉靂老師,而這也是兩人首次于錄音棚外再次合作此曲。
宏大的聲響效果與古琴的細膩沉穩相合,輔以人聲合唱梵唄之穿插縈繞,共同為大家帶來一曲莊嚴的佛教雅樂。
【劉靂】
青年古琴演奏家,重慶伏心琴社社長。師承中國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家黃梅教授并研習至今,在繼承虞山吳派傳統基礎之上,形成自身“清麗飄逸、舒朗真摯”的演奏風格。
獲第一屆“弘琴杯”全國古琴大賽青年組金獎,音樂作品獲第二屆世界互聯網音樂大賽金獎,第四屆“敦煌杯”北京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彈撥組銀獎,第一屆“園藝杯”西安音樂學院全國器樂大賽彈撥組銀獎。
2018年于重慶大劇院參加《享琴—黃梅古琴師生音樂會》,古琴獨奏《秋鴻》。
2018年至今于重慶開展數十場《簡約深美——古琴藝術諦聽之道》古琴藝術欣賞講座并收獲廣泛好評。
2017年負責全國昆舞考級指定音樂古琴聲部錄制。
2017年應成都市政府邀請,參與“國樂飄香”成都新年音樂會,古琴獨奏《烏夜啼》。
2017年舉辦伏心琴社5周年專場古琴演奏音樂會,古琴獨奏《流水》、《離騷》、《秋鴻》、《憶故人》。
2016年,應五臺山“華嚴頌”大型祈福音樂會邀請,錄制古琴聲部主題曲《香花云》。
在藝術活動之余,熱忱致力于古琴藝術的傳承及推廣。著有《簡約深美——古琴藝術諦聽入門》等網絡視頻教程于網上傳播推廣,該系列視頻課程從欣賞的技巧及古琴內外之美入手,對多首琴曲展開聆聽上的引導,以期使所有大眾都能深入感受、發現古琴之美。
于重慶開辦【伏心琴社】,開展線下零距離古琴教學,多年來面對各種年齡段,不同層次的學生,總結出一套系統的古琴教學體系。擅長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古琴技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古琴演奏技法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古琴藝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嘉賓】
【劉迦帝】
音樂制作人、作曲家、指南針樂隊主唱。
作為中國最具盛名的樂隊主唱,2017年參與江蘇衛視《中國樂隊》,劉迦帝樂隊獻唱原創歌曲《樹枝孤鳥》,一開嗓便迅速引爆全場,同年劉迦帝再度受邀演唱經典歌曲《愛著誰》。2017年江蘇衛視《不凡的改變》劉迦帝改編藍調版《膽小鬼》,獲得原唱梁詠琪,加時團成員黃國倫、蕭煌奇、袁婭維、趙英俊等人的集體致敬。
2009年4月受星云大師之邀赴臺灣佛光山采風,為大型紀錄片《三千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之《佛光山》作曲、演唱并為星云大師的歌詞《無情說法》譜曲。2017年11月19日,劉迦帝獲邀作為唯一表演嘉賓出席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頒獎典禮,現場 演唱了原創歌曲《樹枝孤鳥》。
作為作曲家的劉迦帝,主要作品有:電視連續劇《大清官》演唱主題曲,電視連續劇《孝子》作曲,電視連續劇《中國商人》作曲,電視連續劇《都叫我三妹》作曲,電視連續劇《子夜》作曲,電視連續劇《等到勝利的那一天》作曲,電視連續劇《渡江》作曲,專題片《建黨90周年》作曲,電視連續劇《冬雪》作曲,電視連續劇《川西剿匪記》作曲,電視劇《填四川》作曲,電視劇《等你愛我》作曲,數字電影《月亮之上》作曲,電視電影《情遇成都》作曲,電影《笑過2012》作曲,電影短片《軍中最后的馬幫》作曲,電視連續劇《掌中之物》作曲。
【吳熙】
吳熙,重慶市川劇院新生代當家花旦,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當今川劇界涌現出的青年翹楚,現任重慶市川劇院院長助理。
吳熙師承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當代中國川劇領軍人物,中國戲劇三度梅獲得者,現任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求習川劇表演和聲腔,是“川劇皇后”鐵梅最為得意的入室弟子之一。承蒙劉卯釗、余果冰、王世澤、李珠蓉、尹有貴、熊平安和薛梅等老一輩川劇表演藝術家的教導,深得老一輩川劇表演藝術家的器重和厚愛。
2004年以《人間好》榮獲首屆“中國戲曲演唱大賽——紅梅獎”金獎;2007年被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局聯合評為首批“巴渝新秀”;2011年出演川劇《灰闌記》杜鵑一角,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單項獎,優秀表演獎”,并獲重慶市舞臺藝術獎“表演獎”;2012年排演青春版新編川劇《金子》受到一致好評,被評為重慶市文廣局(現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優秀黨員和重慶市川劇院先進個人;2014年主演的電影《川劇往事》榮獲2014重慶青年電影藝術展最佳女主角;2015年憑借川劇《灰闌記》的完美表演摘取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成為重慶市第九朵梅花。
【趙蘭】
重慶市歌劇院青年竹笛演奏家,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民族管樂學會會長,重慶非凡國樂社笛簫成員。
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戴亞教授,自幼隨父親和重慶市歌舞團趙光逸老師學習,9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馬寶山教授。
曾榮獲文化部首屆民族器樂大賽優秀演奏獎,重慶市首屆民族器樂大賽一等獎,上海長三角民族器樂大賽重奏特別獎,在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管樂比賽中,成為全國24位優秀青年演奏家之一。
工作以來積累演出500余場;并參加國家大劇院奧運演出季、中國交響音樂季、西部交響樂周等國家重大演出活動。
特別是受文化部派遣作為中國藝術團藝術家出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馬耳他、西班牙、卡塔爾、約旦,古巴等20幾個國家進行藝術交流;2012年11月隨時任總理溫家寶赴泰國參加中國文化中心成立儀式演出,獲得好評。
2012年、2014年舉辦“幽蘭逢春”竹笛系列音樂會。2018年舉辦重慶首場竹笛重奏音樂會。
【毛月悅】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二胡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先后師從二胡演奏家劉光宇、李智老師。本科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受到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安如礪、張尊連等老師的悉心指導。
【重慶青年合唱團】
重慶青年合唱團由重慶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周生宏擔任指揮,團員來自社會各界青年朋友,他們熱愛藝術、崇尚音樂,是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社會音樂團體。重慶青年合唱團曾舉辦演出過《巴洛克的輝煌》、《世界著名音樂劇》、《我的祖國》等專場音樂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