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大劇院:唐•樂詠古琴名家音樂會
唐•樂詠古琴名家音樂會
時 間: 2019.08.23
場 館: 別克·陜西大劇院-戲劇廳
日期/場次: 2019-08-23 周五 19:45
演出時長: 約90分鐘(以演出現場為準)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定為準
演出詳情
趙家珍
中國當代杰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琴會會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民族樂器專業委員會委員、專家評委。
她啟蒙于龔一先生,師承于古琴大師吳景略先生,并得到張子謙、吳文光諸師的精心指教。她的古琴藝術博采諸家之長,融匯貫通,成果斐然。她的演奏撼人思魂,極富光彩,發音講求圓潤質透,力度柔中帶剛,勾索撥弦自成大家。她借鑒中國古典山水墨畫的技法,注意琴音之間的點面結合,既有單音力透琴背的妙作,更有氣定神閑開闊高遠的意境和力拔河山之大氣。對樂曲的演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集虞山吳(景略)派的自然之趣和廣陵張(子謙)派的豪放灑脫于一身,并已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在教學工作當中,對學生言傳身教,嘔心瀝血,歷年來所教授的學生亦在各項古琴大賽中獲得大獎。2009年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青年電視民族器樂大賽上,她的學生獲得古琴青年組金獎和古琴少年組金獎、銀獎的優異成績。
曾為多部電影電視劇錄制古琴音樂,代表作品有“笑傲江湖”、“三國演義”等。2007年應國際導演吳宇森之邀為電影“赤壁”出任古琴藝術指導并錄制古琴音樂。
多年來曾出訪美國、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士、瑞典、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日本、印度、新加坡、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古琴獨奏音樂會和古琴講座。被《紐約時報》譽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出版個人古琴專輯《琴-趙家珍》、《琴思》、《琴逸》、《琴想》、《風入松》、《琴簫佛曲》、《趙家珍古琴音樂精粹》、《古琴名家-趙家珍》、《古琴大師趙家珍-詩之古韻》等。2011年個人古琴獨奏專輯《琴-趙家珍》獲第十屆美國獨立音樂大獎—世界音樂最佳專輯獎。
陳子初
中國琴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趙家珍古琴藝術中心講師,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古琴專業兼職教師。師從中國琴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家珍教授。中外民樂交流大會(韓國首爾)彈撥樂大賽古琴成人組金獎、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第16屆弦樂國際大賽古琴專業銀獎、2018美國Hummingbird國際音樂節民樂專業組金獎。
李令晨
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碩士研究生。自幼喜歡音樂,五歲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教授鐘慧學習鋼琴,七歲參加全國鋼琴比賽獲兒童組銀獎。八歲隨其母趙家珍教授學習古琴,10歲師從我國著名單簧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陶純孝學習單簧管,11歲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管弦系單簧管專業,同年被導師選中,在陶純孝教授出版的教學DVD中擔任示范演奏。12歲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5歲獲美國著名藝術高中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18歲以優異成績畢業。201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本科,2016年以優異成績報送研究生部繼續研習古琴演奏專業。
2012年在美國舉辦的“華音杯”國際民族器樂大賽中獲得古琴青年專業組金獎。2015年在韓國舉辦的中外民樂交流大會彈撥樂比賽中獲得古琴青年專業組金獎。多年來,在古琴學習、教學及演出實踐中收獲頗豐,2015年以來,參加多次國內外重要演出,隨后加入弘琴藝術團全國巡演,已在全國各地演出近百場。2018年三月,在美國巴德學院和趙家珍教授一起為當地觀眾獻上了一場無比精彩的演出,并在演出中全程用英語介紹古琴和所演奏的古琴曲目,獲得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他所教授的古琴學生也已經初露鋒芒,在全國乃至國外的各種比賽中獲得金獎,還有的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等音樂高等院校。他的演奏,有著年輕人少有的穩重與沉著,細膩中見大氣。既有現代音樂的理念,又不失古代文人風范。
劉淳川
中國琴會會員,中國琴會會長趙家珍教授入室弟子,弘琴館隨園琴社社長。08年隨上海琴家蔡積悅先生開指,16年得教于九派琴院梁慧君老師,17年正式拜師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博士生導師,中國琴會會長趙家珍教授,后共同錄制師生專輯《落指為珍》。首屆“敦煌杯”古琴大賽成年組銀獎,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第16屆弦樂國際大賽古琴專業組金獎,首屆“弘琴杯”古琴大賽青年組金獎。
鄭子昊
山東青島人,2005年啟蒙于廣陵琴人姜抗生先生,2013年大學本科就讀于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受教于諸城派琴家朱子易先生,2015年跟隨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琴會會長趙家珍教授學習。201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古琴專業,曾獲首屆“敦煌杯”職業B組金獎第一名,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第16屆弦樂國際大賽古琴專業銀獎,首屆“弘琴杯”青年A組金獎第一名,2017第四屆“敦煌杯”北京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彈撥專業青年A組金獎。
王悠荻
香港青年古琴演奏家、香港演藝學院古琴專業教師,香港中文大學古琴導師,“中國琴會”名譽理事,香港中樂團特邀古琴演奏家。大中華區首位古琴演奏專業博士生,香港首位且唯一古琴碩士,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學士。
悠荻十歲起受著名古琴演奏家龔一教授啟蒙開始學習古琴。她2010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趙家珍教授。在學期間成績優異,曾榮獲“寶鋼優秀學生獎學金”,并于2009年5月在第二屆全國古琴大賽中榮獲青年專業組金獎。悠荻2012年取得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學位,師從香港著名古琴家謝俊仁博士,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古琴碩士。2019年5月,悠荻正式被錄取為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博士生導師趙家珍教授,成為大中華區首位古琴演奏專業博士研究生。
在多年的學習和工作中,悠荻始終專心鉆研古琴文化,致力于古琴藝術的研究推廣。她在學術研究方面的部分成績包括:
2019年5月,她正式被錄取為大中華區首位古琴演奏專業博士研究生,即將重回母校中央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家珍教授。
2019年5月,她專訪香港古琴家謝俊仁博士,并撰文《古琴音樂中的廣東民間音樂元素——從“苦音”音階談古琴的傳承和發展》。文章被香港香江粵樂社通訊期刊《粵樂》接收,即將發表。
2019年5月,《琴者》雜志刊載了悠荻撰寫的文章《從現代古琴音樂創新談古琴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廣州日報》于2017年7月6日《今日人物》專欄,整版刊載了王悠荻老師專訪《穿越千年“復活”失落的古琴曲》,詳細介紹了她在研究古琴傳統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2017年她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受邀音樂家,赴意大利羅馬參加“首屆青年音樂學家及民族音樂學家國際會議”,與眾多外國音樂學家們交流并演奏古琴名曲,撰寫并發表英文學術論文《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Versions of Chinese Guqin Music Reconstructed Through the “Da Pu” Procedure》(《古琴打譜版本多樣性的討論》)。
2016年她受邀參加第五屆中國(杭州)國際琴會暨第三屆中國琴會打譜會,打譜并演奏古曲《澤畔吟》。
2012年她打譜并演奏古曲《康衢謠》,此曲被收錄在《王悠荻音樂碩士畢業演奏會CD》當中。
2010-2012,在香港演藝學院就讀碩士期間,悠荻曾撰寫《古琴絲弦與鋼弦的比較》、《淺析現代琴曲〈春風〉與傳統琴曲的區別》等論文并在香港發表。
在多年的習琴生涯中,悠荻多次受邀參加古琴推廣及演出活動,足跡遍及中國內地各大城市及香港、新加坡、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
2019年夏季,悠荻受邀參演《趙家珍與她的學生們》名家訪美系列古琴音樂會,獨奏多首古琴傳統名曲。該音樂會即將在全美多個城市上演,向西方聽眾介紹并傳播中國古琴文化。
2019年4月,首屆中國古琴文化節在江西南昌隆重舉行。13日,《無弦堂之夜》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上演,現場千余座位座無虛席,悠荻應邀獨奏現代古琴名曲《梅園吟》,獲得廣泛贊譽。
2018年11月,她受邀參加香港佳士得拍賣有限公司貴賓晚會,在曠世杰作——宋•蘇軾《木石圖》前用宋代古琴獨奏經典琴曲,向貴賓展示宋代美學。
2018年8月11日,由王悠荻老師擔任總策劃的《遇見•古琴》專場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隆重舉行,全場座無虛席,取得圓滿成功。音樂會獲得《大公報》、《文匯報》、《南方日報》等多家媒體和諸多網絡媒體的廣泛報道。
2017年7月,她受邀在香港著名私人博物館《兩依藏博物館》舉辦講座音樂會。
2016年11月,她受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管乃忠老師邀請,參演古琴、鋼琴雙協奏曲《太極》。
2016年,《王悠荻音樂碩士畢業演奏會》原聲CD在香港出版,該CD為演奏會現場錄制,完全還原了現場演出效果,未經后期修飾,獲得多位古琴愛好者收藏。
2014年,她受邀參與創作新媒體藝術劇《鑄劍》,任音樂總監,該劇在中國和新加坡共上演20場,廣受好評。
2013年,她受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在國際會議中向中外學者介紹中國古琴文化。參會單位包括世界銀行、香港以及亞洲其他地區著名大學等。
2012年,她在香港成功舉辦個人古琴獨奏音樂會,吸引深港超過200位古琴學者及親友參加。
2009年,她憑借一曲《廣陵散》獲得第二屆全國古琴大賽青年專業組金獎,獲得《人民網》等媒體的廣泛報道。
2009年,她受大型史詩電視劇《三國》劇組邀請,擔任全劇古琴指導、編曲及古琴演奏。
2007年,她受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欄目邀請,打譜配古曲并演奏《蘇武牧羊》和《妝臺秋思》。
多年來,悠荻受邀合作的單位包括:香港特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演藝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樂團、香港創樂團、香港樂茶軒、香港竹韻小集、深圳市福田區政府、深圳大學、深圳廣播電視集團、深圳音樂廳、深圳交響樂團等等。
悠荻2013年創辦王悠荻古琴工作室,致力于古琴藝術的研究和傳承,并在深港兩地推廣古琴文化。工作室成立以來培養了一批優秀學員在全國比賽中斬獲多個獎項,王悠荻老師也被中國琴會授予“優秀教師獎”。
工作室學員所獲獎項包括:
2019年4月,首屆“中國古琴文化節”在江西南昌隆重舉行,王悠荻老師率工作室優秀學員們共計15人專程前往,參加多場活動,給組委會和各地古琴愛好者留下深刻印象。
2017年中國古琴藝術周暨“弘琴杯”古琴大賽青年A組和少年組銀獎,青年B組、兒童組銅獎,兒童組優秀演奏獎等;
2016年首屆“敦煌杯”全國古琴大賽非職業成年組銀獎、職業青年C組演奏獎。
劉子博
師承中國琴會會長趙家珍教授,后進入中央音樂學院。現為中國琴會會員,弘琴藝術團成員,多次參加全國巡演。
2015年創立西安博古琴軒,后成為中國弘琴館西安分館館長。
2017年參加弘琴杯中國古琴大賽進入決賽并先后獲得:周冠軍獎,總決賽銅獎、優秀輔導教師獎,優秀琴館組織獎、中國琴會師資培訓認證等。
2017年受江西衛視《傳奇故事》欄目組邀請參與錄制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欄訪談演奏。
2018年在西安音樂廳組織舉辦古琴名家《唐.樂詠》音樂會并登臺演出彈奏《梅花三弄》
2018年在西安舉辦中國琴會全國古琴師資培訓及名家講座。
2018做客西安交通廣播104.3講述古琴故事。
2018年受邀參加陜西電視臺《此地人此地事》欄目個人專訪。
2018年受西安電視2臺《西安文藝》欄目個人專訪。
2018年錄制西安年最中國主題宣傳片。
2019年與恩師趙家珍共同錄制發行專輯《落指為珍》
2019年弘琴杯京津冀賽區金獎獲得者。
2019年與恩師趙家珍受美國邀請前往美國參加古琴名家音樂會巡演。
2019年承辦第二屆中國“弘琴杯”西北賽區古琴大賽,并擔任大賽秘書長。
王偉
甘肅秦安人。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專業。第八屆西安市青聯常委。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明德琴社社長。西安市新文藝青年協會副會長。長安大學民族樂團指揮。陜西秦腔著名流派傳承發展中心研究員。終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古琴演奏以及終南山音樂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出版發行有古琴獨奏專輯《雅韻怡情》(陜西師大出版社)、《琴禪步芷》(龍音唱片)、《天人長安》(上海音樂出版社)。創作作品有《永壽庵》《進終南》《圣香引》等。獲首屆“敦煌杯”、“弘琴杯”中國古琴展演優秀輔導教師獎。
曲目:
李令晨 廣陵散
陳子初 秋鴻
劉淳川 離騷
鄭子昊 瀟湘水云
王悠荻 秋塞吟
王偉 永壽庵
劉子博 春風
琴館老師/趙遜 梅花三弄合奏
趙家珍 古琴與循環機
*以現場實際演出曲目為準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