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鋼琴嘉年華——2019中外名家室內樂慶典音樂會
暑期藝術之旅:鋼琴嘉年華——2019中外名家室內樂慶典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19.08.14
演出劇場:小劇場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9.08.14 周三 19:30
藝術家 丹尼爾·艾普斯丁美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
美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1973年與指揮大師奧曼迪和費城交響樂團首演并錄制《黃河協奏曲》的第一位西方鋼琴家、RAPHAEL鋼琴三重奏創始人、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教授&羅格斯大學鋼琴系主任-教授。
1973年,鋼琴家丹尼爾·艾普斯丁與費城交響樂團及著名指揮家Eugene Ormandy合作,在美國演奏《黃河協奏曲》,成為首位在美國演奏這部中國鋼琴協奏曲的外國鋼琴家。自此,他被譽為當代最著名的室內樂獨奏鋼琴家之一。丹尼爾·艾普斯丁不僅是一位杰出的鋼琴家,他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傳播者,在舞臺內外與聽眾一起分享對音樂的感悟和理念。
丹尼爾·艾普斯丁曾獲得過Koskiusczko Chopin Award、the National Arts Club Prize、the Prix Alex de Vries in Paris、the Concert Artists Guild Award、NEA演奏家基金獎等多個獎項,作為the Concert Artists Guild Award的獲得者,他還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了首場個人音樂會。丹尼爾·艾普斯丁還曾應邀與費城、舊金山、休斯頓、底特律等交響樂團合作,在Lincoln Center、卡內基音樂廳以及92Y大道等美國各大城市的音樂廳舉辦個人音樂會,并受到許多音樂院校博士班及資深音樂家的贊譽。此外,他還在日本及歐洲巡回演出。
作為著名的拉斐爾三重奏的首創成員,丹尼爾·艾普斯丁在過去的27年里,幾乎承擔了該樂團的全部鋼琴演奏工作。拉斐爾三重奏組合曾多次在紐約的卡內基和市政大廳、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倫敦的威格摩爾大廳、維也納、巴黎、日內瓦、布達佩斯、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等地,以及美國和歐洲的許多著名音樂中心演出。2001年,在紐約舉行的拉斐爾三重奏成立25周年慶典上,他們演奏的貝多芬三重奏組曲由國家公共電臺現場直播。拉斐爾三重奏所演奏的貝多芬、德沃夏克、門德爾松、沃爾夫-法拉利等曲目,都受到公眾廣泛的稱贊。
丹尼爾·艾普斯丁還曾與包括Ying、American、Talich等在內的著名弦樂四重奏樂團,以及朱利亞、瓜奈里等著名室內樂團成員合作演出。2001年起,丹尼爾·艾普斯丁任教于著名的曼哈頓音樂學院,教授室內樂及音樂史等課程,他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使其成為非常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藝術家 凱思琳·溫克勒美國著名小提琴家
美國著名小提琴家、第一屆卡爾·尼爾森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獲主、美國休斯頓萊斯大學小提琴主任、教授。
凱瑟琳·溫克勒出生于費城,17歲與費城交響樂團首次合作演出,贏得全世界評論家和觀眾的贊賞。她與許多樂團合作過,包括底特律交響樂團(與該團多次旅行演出)、匹茨堡交響樂團、丹麥廣播交響樂團、歐登塞交響樂團、波蘭的斯拉斯卡愛樂樂團等。她曾在美國、 加拿大、瑞典、波蘭、德國、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島演出過。獲得第一屆卡爾·尼爾遜國際小提琴比賽一等獎后,曾在林肯中心的艾麗斯·塔利音樂廳、倫敦的伊麗莎白大廳、珀塞爾廳以及華盛頓特區的肯尼迪中心和國會圖書館演出。她還在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之音作過不少廣播演出。
她是一位活躍的室內樂音樂家,參加過在美國舉辦的各大主要音樂節。溫克勒女士熱心于教學,并獲得萊斯大學聞名的Julia Mile Chance優秀教育獎。她的學生曾多次在國內外的比賽中獲獎,并與著名的交響樂團和室內樂團合作演出。她擔任過尼爾森國際小提琴比賽、美國弦樂教師協會全國大賽、紐約音樂會藝術家協會等多項國際比賽的評委。凱瑟琳·溫克勒在印第安那大學學習過,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該校音樂學士學位及演奏家文憑。此后在密執根大學以最優異的成績獲得音樂碩士學位。
她曾在歐柏林音樂學院任教,并擔任過印第安納大學、南加州大學、克利夫蘭音樂學院客座藝術家教授。目前她出任休斯頓萊斯大學小提琴主任教授。
藝術家 赫伯特·格林伯格美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美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前任樂隊首席、皮博迪音樂學院資深教授。
格林伯格在費城出生成長,曾師從Jascha Brodsky和Ivan Galamian。之后在印第安納大學師從偉大小提琴教育家Josef Gingold進修學習,榮獲表演家證書。從1981年到2001年,他曾擔任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的樂隊首席,演奏過50余首從巴洛克到當代美國作曲家的協奏曲。作為獨奏家,格林伯格曾與眾多世界著名指揮家合作演出,如William Steinberg、Andre Previn、Leonard Slatkin、Sergiu Comissiona、David Zinman等。他在卡內基大廳的獨奏演出獲得一致好評,許多他的表演已在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播出。
格林伯格先生在最近的席曼諾夫斯基和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擔任國際評委。也曾應邀在休斯敦、圣路易斯、圣地亞哥、亞特蘭大交響樂團以及加拿大國家藝術樂團、布拉格交響樂團,布達佩斯MAV交響樂團和挪威卑爾根愛樂樂團等擔任客席樂隊首席。他曾是明尼蘇達獨奏家室內樂團的成員,匹茲堡Previn-Greenberg-Williams三重奏和巴爾的摩弦樂四重的創始成員之一。與他合作過的眾多室內樂藝術家中有:William Primrose、Michael Tree、 Isaac Stern、Jaime Laredo、Pinchas Zukerman、馬友友等。格林伯格先生參加過許多音樂節,曾擔任著名阿斯本音樂節樂隊首席小提琴十七載。
很多他的學生現在都是音樂學院的教師、從事室內樂事業的演奏家、并在全球各大交響樂團擔任樂團首席和聲部首席的職位。自1988年以來格林伯格先生一直任教于皮博蒂音樂學院,期間曾擔任過弦樂系主任和教授組委會主席。他為TELARC、ARGO和索尼公司錄制唱片,他的演奏琴是一把1685制作的意大利 “吉恩·貝克爾Florentiner”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藝術家 克洛伊·基菲爾法國小提琴演奏家
法國小提琴演奏家、德國“青年藝術家”及盧森堡“歐洲弦樂獨奏家比賽”大獎獲得者,任教于紐約巴德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
克洛伊·基菲爾出生于法國,17歲即畢業于巴黎國立音樂學院音樂學院,并在德國獲得藝術家文憑。之后繼續于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深造,以全額獎學金師從于小提琴大師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及Patinka Kopec,并獲得碩士文憑。
多次被媒體盛贊“引人入勝,充滿熱情的表演”,克洛伊·基菲爾自幼起曾數次于德國“Jugend Musiziert”及盧森堡“European Competition for Strings Soloists”等國際大賽中拔得頭籌。Ms. Kiffer曾多次同歐洲、加拿大、美國,南美洲、及亞洲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其演出足跡遍布世界知名音樂廳,如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波恩貝多芬音樂廳、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廳。2015年10月,她在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斯特恩主廳首次亮相,與指揮大師David Gilbert合作演奏了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在其繁忙的獨奏行程之外,她也致力于室內樂演奏并擔任多項教職工作。曾多次于世界知名藝術家合作,如Pavel Vernikov、Gustav Rivinius、Shmuel Ashkenasi、Joshua Epstein、Vladimir Mendelsohn、Timothy Eddy和Philip Setzer。她從2015年起一直于美國Heifetz Institute中任Artist in Residence職位,她也同時在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教授小提琴。
藝術家 昂錦猶美國中提琴演奏家
美國中提琴演奏家、博士,任教于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曾被邀請到世界各地演出與交流,并多次擔任獨奏和合奏嘉賓。近期演出包括中文大學利希慎音樂廳、Musica Del Cuore以及廣州藝術中心之獨奏音樂會。今年六月,昂錦猶被邀請到新西蘭與管弦樂團演出兩首協奏曲。
昂錦猶經常到不同地方給大師班演講。去年底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國際中提琴節擔任演出嘉賓及大師班教授,去年中在中國天津舉行的蜻蜓國際弦樂藝術節擔任中提琴教授。其他包括上海音樂學院、廣東中提琴協會、臺北藝術大學、美國柯布連音樂學院舉辦的中提琴協會、克利夫蘭音樂學院以及代表美國國務院舉行演講。他曾經參與及亮相于多個國際音樂節,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瑞士及奧地利等國家所舉辦的音樂節。
昂錦猶于美國著名的伊士曼音樂學院完成博士學位,于另一著名的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同時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修讀中國歷史并學習普通話。昂錦猶曾獲多個獎項和獎學金,獲權威性的福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此獎學金讓他到中國臺灣交流。那一年,他首演了當地作曲家寫的九首中提琴新作品。
藝術家 莫漠中國青年大提琴家
作為當今一位活躍的中國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已經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耶魯中心、紐約斯堪的納維亞音樂廳、巴黎楓丹白露宮殿等多地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他作為特邀演奏嘉賓,曾隨美國海菲茨國際音樂學院在紐約州、羅德島州的多座城市巡回演出。近年莫漠合作過的樂團有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浙江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亞裔青年交響樂團,在呂嘉、譚盾、譚利華、張藝、肖鳴等先生的指揮下,莫漠的演奏均獲得了極大成功。莫漠的演奏曲目廣泛,尤其是他對大提琴協奏曲《逝去的時光》《地圖》等重要中國當代大提琴作品的詮釋,得到了作曲家陳其鋼大師以及譚盾大師的充分肯定。
莫漠是中國宋濤教授、娜木拉教授,美國傳奇大提琴演奏大師阿爾多·帕里索特先生、著名音樂教育家勞倫斯·萊瑟教授及法國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的高徒。他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大獎、庫恰文斯基音樂基金會青年藝術家大獎、著名的美國檀古屋音樂節的澤斯大提琴紀念獎和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帕里索特大提琴演奏獎等。
獨奏音樂會之外,莫漠也活躍于室內樂演奏舞臺,曾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凱勒(IIya Kaler)、科普蘭(Mark Kaplan)、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迪亞茨(Robert Diaz)等多位世界名家合作演出。
藝術家 王瑩青年大提琴演奏家
2005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獲得全額獎學金赴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深造。2010年簽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11年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并兼職于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2010年參與組建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室內樂重奏團及洛克三重奏組,先后在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大連大學藝術學院、深圳藝術學院、內蒙古藝術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臺灣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等知名院校進行訪問交流、舉辦大師班以及專場演出。2014年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音樂學院舉辦專場音樂會,2015年赴德國參加拜羅伊特音樂節,2017年將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及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流演出。
作為樂隊演奏員曾與Lorin Maazel、ChungMyung-Whun、Zubin Meta、Guenther Herbig、June Maerkl、Vladimir Ashkenazy、 ChristopherEschenbach、Valery Gergiev、Jose Placido Domingo、Leo Nucci,VadimRepin、Lang Lang、Wang Yujia等大師們合作。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2017年任CADENZA古北水鎮音樂節及紐約國際音樂節導師及比賽評委。
藝術家 宋如音華裔美籍鋼琴家
華裔美籍鋼琴家、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茱莉亞音樂學院創新領導力教授、Pro Piano Artist of the Year等國際重要獎項獲得者。宋如音出生于中國臺灣,幼年隨擔任傳教士的父親舉家遷往瑞士,曾就讀于日內瓦音樂學院和洛桑音樂學院,師從Eduardo Vercelli及Jean-François Antonioli。本科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美國斯坦福大學,榮獲音樂及微生物免疫學雙學士學位。隨后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從師Jerome Lowenthal,獲得鋼琴演奏博士學位。在校期間被授予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的最高獎項Petschek Award。
作為音樂家,她獲獎無數,包括美國鋼琴家協會頒發的第一個Christel Award,以及Palm Beach Invitational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更被著名音樂評論家Harris Goldsmith稱贊為“擁有不可思議表演技術及想象力的鋼琴家”。她錄制的Debussy Etudes鋼琴唱片以Diapason d'Or為代表,被國際權威鋼琴季刊Gramophone選定為“Desert Island Selection”。在傳統古典音樂作品之外,她熱衷于新古典音樂,錄制的江文也作品集讓侯孝賢導演非常感動,并因此拍攝了威尼斯電影節提名影片《咖啡時光》。她在亞洲及歐洲的著名音樂廳多次舉辦獨奏音樂會,包括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和埃弗里菲舍爾大廳,以及巴黎的雅典娜劇院和科爾托音樂廳 。
宋如音先后在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美國奧柏林音樂學院、曼尼斯音樂學院、和茱莉亞音樂學院執教,擁有20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教學之余,她在美國、法國及臺灣開辦音樂大師班,并作為業界領頭人在2008年創立了巴黎鋼琴音樂節,在2015年創立了聯結世界音樂人才的線上音樂教育品牌ToneRow。
藝術家 張放中國青年旅美鋼琴家
張放是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學士、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鋼琴碩士并被授予演奏家證書。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分析博士。獲第12屆美國南密蘇里國際鋼琴比賽獎項、第2屆美國Viardo國際鋼琴比賽獎項及拉赫馬尼諾夫協會特別獎、美國Jesse Kniesel藝術歌曲比賽藝術指導首獎。成功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多次受邀在國內外音樂節演出。近期合作的交響樂團及指揮包括:2010年與廈門愛樂樂團合作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與深圳交響樂團和日本指揮家本名徹次合作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2014年與深圳交響樂團和德國指揮家Christian Ehwald合作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2016年與深圳交響樂團和指揮家胡詠言合作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
2008年作為創始人之一先后組建北京室內樂團和洛克三重奏,演出足跡遍及中國、美國、以色列、德國、保加利亞、臺灣等著名音樂廳及高等學府。2010年出版首張演奏專輯“Live Concert Series”,2016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發行第二張專輯。悉心指導的學生在重大鋼琴賽事中屢獲嘉獎,培養多名學生考入著名音樂學府,如新英格蘭、伊斯曼、辛辛那提、舊金山等,201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優秀獎”。多次擔任國內外鋼琴賽事和音樂節評委,如長江杯全國鋼琴比賽、斯美塔那國際鋼琴比賽評委等。恩師包括:潘路、朱雅芬、李其芳、張芳、郭志鴻、Thomas Schumacher、楊青。
藝術家 張薇聰中國室內樂鋼琴家
中國室內樂鋼琴家、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BIMFA藝術節鋼琴合作部負責人。三歲時隨其祖父——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資深教授張雋偉學習鋼琴,六歲即在“上海之春”首次登臺獨奏。在她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附小時錄制出版了個人鋼琴獨奏專輯《蝴蝶》和《獻給孩子們》。1987年她與上海電影樂團合作演出莫扎特D小調鋼琴協奏曲。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期間,她曾先后獲得上海青少年鋼琴比賽一等獎和珠江全國鋼琴比賽三等獎。
1993年張薇聰赴美學習深造,先后在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獲得鋼琴學士和碩士學位。2007年5月,她獲得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室內樂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此專業博士學位的鋼琴家。留學期間她曾多次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 其中主要包括1997年Kingsville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一等獎、1997年Sydney Wright鋼琴協奏比賽一等獎、2002年紐約東西方藝術家比賽一等獎。
作為一名活躍在室內樂舞臺的鋼琴演奏家,她曾與多位國際著名音樂家合作演出,其中主要有:小提琴家皮埃爾-阿莫亞、伊恩-斯萬森、中提琴家今井信子、大提琴家楊文信、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帕胡德、著名小號演奏家馬蒂亞斯·霍夫斯、小提琴家阿爾伯特-馬克夫和亞歷山大-馬克夫父子、帕格尼尼金獎得主小提琴家寧峰、呂思清、黃濱、多倫多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李騰、費城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倪海葉等。
藝術家 張雅迪中國青年琵琶演奏家
中央音樂學院碩士,師從于當代杰出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強教授。7歲開始學習琵琶,啟蒙于周顯順老師,2004年起先后師從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華教授和張強教授。2017年開始任教于天津音樂學院。近年來,曾多次參加海內外重大的器樂演奏比賽并獲佳績,其中包括:第十九屆臺北市民族器樂協奏曲大賽第一名和首屆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琵琶少年組第一名。
張雅迪曾多次以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的身份出訪世界各國,曾與臺北市立國樂團、澳門中樂團、香港愛樂民樂團、上海民族樂團等合作演出。近年來已在海內外多地成功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及講座。曾首演的作品有:《晚秋》《品》《秋花曳影》《薩拉凡舞曲》《云水弦歌》《無俠》《無境》等,并獲業界一致好評。2015年出版個人音樂會專輯《晚秋》。2016年,與導師張強教授共同編著《快樂學習中國樂器》琵琶教材。
張雅迪曾多次受邀參與中央電視臺的各類大型晚會以及CCTV音樂頻道風華國樂欄目的錄制。此外,《小演奏家》、《音樂家》雜志,《中國藝術報》、《光明日報》、《中央音樂學院院報》、中國音樂網、華音網、新華網、央視網、愛奇藝、騰訊等各大網站對其進行過專訪及音樂會報導。
曲目
A大調鋼琴三重奏,Hob.XV:18 海頓 曲
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Op.82 埃爾加 曲
醉八仙,為琵琶、大提琴與鋼琴而作(2013) 方崠清 曲
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Op.44 舒曼 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