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琴臺音樂廳:北京交響樂團經典名曲音樂會
八喜·打開藝術之門—2019暑期藝術節:北京交響樂團經典名曲音樂會
時 間: 2019.07.20
場 館: 武漢琴臺音樂廳
日期/場次: 2019-07-20 周六 19:30
演出時長: 90分鐘左右,以演出現場為準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定為準
演出詳情
● 李飚:能夠同時成功勝任指揮家和演奏家的藝術家之一,近年來同指揮大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學習使之在世界指揮界大放異彩;
● 北京交響樂團:享有中國“首都明珠樂團”美譽,中國著名交響樂團之一,擁有一大批藝術造詣深厚的音樂家,我國最受歡迎的大型音樂團體之一。
八喜·打開藝術之門—2019暑期藝術節:北京交響樂團經典名曲音樂會
指揮:李飚
小提琴:張精冶
演出:北京交響樂團
曲目:
梁祝 海頓:D大調交響曲“時鐘”,Op.101
阿爾貝·托吉納斯拉:埃斯坦西亞芭蕾組曲
曲目以當日演出為準
李飚,指揮
李飚是世界古典音樂界少有的能夠同時成功勝任指揮家和演奏家的藝術家之一。作為世界著名打擊樂演奏家李飚在2011年以指揮家的身份出現在世界音樂舞臺上,他的指揮事業在過去的幾年里迅速發展。同音樂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學習的過程給予了他極大地啟發和支持。
李飚出生于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1982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1988年畢業時,作為中國首位公派打擊樂學生,被文化部選送到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夫教授學習。畢業時,獲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及莫斯科音樂學院金質畢業獎章。1995年,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在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彼得•薩德羅教授指導下完成大師文憑。 學生時期,他曾在許多音樂比賽中獲獎,包括第一屆國際達布雷申音樂比賽銀獎。他是世界范圍內首位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
李飚無論作為獨奏家還是指揮家曾在諸多世界著名音樂節中演出,并同世界上許多樂團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維羅納歌劇院、捷克愛樂樂團、里昂愛樂樂團、北德廣播樂團,法國蒙佩列爾歌劇院、丹麥國家交響樂團,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馬賽愛樂樂團,意大利托斯卡尼尼交響樂團,匈牙利李斯特室內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波蘭廣播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澳門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等等。
2006年被柏林漢斯-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終身教授,成為第一位在德國頂級藝術學府擔任終身教授的華人音樂家。2008年,李飚榮獲奔馳汽車-AMG-生活雜志“國家精神創造者榮譽獎”,2009年榮獲《芭莎男士》-“2009中國品位成功年度人物”。從2010年開始,李飚受邀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和北京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音樂總監,兩個藝術節已成為中國最成功的藝術節之一,用無盡的創意向人們證明音樂蘊含的無限潛力與不可思議。
2014年5-6月,李飚帶領他的樂團首次踏入南美舞臺,并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巡演,此次巡演貫穿南美眾多著名劇院,從烏拉圭國家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國家劇院,巴西里約市立劇院,再到有著世界三大劇院之一的阿根廷科隆大劇院,巴西圣保羅音樂廳和哥倫比亞波哥大市立劇院。樂團所到之處均座無虛席,受到南美聽眾的熱情追捧。2017年5月,李飚作為打擊樂獨奏家參加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千年之約》文藝演出。2018年,李飚受邀登臺德國漢堡易北河愛樂音樂廳,成為第一位在這座開幕于2017年的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之一成功舉辦獨奏會的華人音樂家;李飚多次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古典音樂專欄節目“重視古典音樂”中演出,為百代等世界著名唱片公司錄制了9張唱片,2015年成為索尼音樂簽約藝術家,所發行的“十年精彩”成為2015年度最暢銷古典唱片之一。
2013年,李飚應邀在意大利“威爾第200周年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上作為首位華人指揮家指揮意大利托斯卡尼尼愛樂樂團,全場威爾第的作品得到了意大利媒體轟動性好評,隨后被邀率領著名的意大利帕爾馬皇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在中國5大城市巡演新年音樂會, 2016/17音樂季,李飚再次執棒法國馬賽歌劇院交響樂團,并首次與瑞士比爾索洛圖恩劇院管弦樂團以及捷克雅那切克愛樂樂團合作;于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指揮首次訪華的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也收獲了巨大成功。2017年1月李飚再次聯手德國勃蘭登堡交響樂團進行新年音樂會巡演,并在德國首次同該樂團合作全套貝多芬交響樂系列音樂會。
2017/18音樂季中,李飚于2017年10月在莫斯科柴柯夫斯基音樂廳,再次執棒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并全球直播該音樂會,在塞薩洛尼基音樂廳揮棒希臘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同月,李飚還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愛樂大廳指揮俄羅斯國立新西伯利亞愛樂樂團的圣誕藝術節開幕音樂會,并在2017/18年新年音樂會季帶領該團完成其首次中國音樂之行。2018-2019年,李飚與樂團的合作將更加頻繁和緊密,與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馬賽歌劇院,俄羅斯國立交響樂團,波蘭國家廣播樂團及以及其他許多國際交響樂團進行合作。
除在擔任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教授外,還擔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國家大劇院2018年駐院藝術家,北京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藝術總監,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德國勃蘭登堡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意大利帕爾馬歌劇院首席客座指揮。
“李飚的音樂如潮涌般向你撲來,音樂廳每個角落都在被他感動。”—意大利《共和報》
“不可超越的光彩”—奧地利《皇冠報》
“語言無法描述的震撼,觀眾為之熱淚盈眶。”—德國《南德日報》
張精冶,小提琴
張精冶是當今最優秀的華人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同時他還是室內樂演奏家、交響樂團首席、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北京)、皇后大學客座教師(紐約)、北京現代音樂節演出總監。
他是很多國內、國際小提琴演奏比賽的獲獎者。在他所獲得的眾多獎項中,包括中國文化部授予的最高音樂獎項“金鐘獎”小提琴比賽、以及意大利“波斯塔基尼”國際小提琴比賽等等。他還在國際比賽中獲得過中國小提琴家極少染指的“巴哈演奏最佳獎”。
作為目前演出最為頻繁的年輕才俊之一,他的演出活動遍及歐洲、北美、亞洲等諸多國家和地區,在諸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中國國家大劇院、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等世界著名音樂廳成功演奏過音樂會,并由瑞士國家電臺和中國國家大劇院灌制唱片。
除了定期演奏獨奏音樂會和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小提琴獨奏,張精冶亦是活躍在室內樂領域和樂隊首席領域的杰出音樂家。他參與組建了形式多樣的室內樂團,包括:基因三重奏、北京四重奏、云和重奏團、國家大劇院八重奏,以及在美國紐約組建的Beijing Duo等等。他還以客座首席身份經常與很多樂團合作演出交響樂作品,如:天津交響樂團、海峽兩岸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EOS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等等。
他還與當代先鋒藝術家親密合作,積極演奏、推廣大量的新音樂作品。如Samuel Adler、葉小綱、郭文景、John Corigliano、譚盾、John Milton Cage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新作品以及眾多當代作曲家的首演作品。
張精冶曾是我國國寶級已故小提琴教育大師林耀基教授的學生。他還先后師從過王冠教授、李向陽教授、林朝陽教授和丹尼爾菲利普斯教授。并受到包括斯特恩、祖克曼、阿瑪迪烏斯四重奏在內的眾多老牌演奏大師的指導與垂青。他的學生時代,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就讀期間,曾作為當時最有前途的中國少年演奏人材,被攝入著名奧斯卡獲獎記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中。
張精冶演奏的意大利名琴是由喻藝術基金會提供。
北京交響樂團
享有中國“首都明珠樂團”美譽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樂團在成立和發展的歷程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巧、豐富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以及全體音樂家對音樂無比執著的熱情和真誠奉獻,實現了樂團藝術水準的持續性穩步提升,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現任藝術總監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樂團按照國際標準統籌音樂季和策劃年度演出,進入了職業化的軌道。北京交響樂團已經連續十幾年推出音樂季,每年演出90-100場音樂會。樂團以經典作品入手訓練樂團,如今已經演出歌劇、交響樂、室內樂和當代作品近千部,樂團頻繁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大師、演奏家以及與西方名團合作,拓寬曲目范疇,全面提升樂團職業演奏水準。坐落在皇家園林中的中山公園音樂堂,隸屬于北京交響樂團。
如今,北京交響樂團的花名冊上擁有了著名樂團和一流的音樂家:柏林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等;著名藝術大師包括指揮大師格納迪•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葉甫根尼•斯維蘭諾夫、克里斯朵夫•艾申巴赫、勞倫斯•福斯特、托馬斯•桑德琳、安德魯•戴維斯、萊夫•希爾格斯坦;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弗蘭茨•尤斯圖斯、讓•伊夫•蒂博戴、齊蒙•巴托、郎朗;小提琴大師瓦吉姆•列賓、宓多里、林昭亮、克里斯多夫•巴拉蒂、謝爾蓋•克雷諾夫;大提琴大師勞埃德•韋伯、克羅娜•卡雷尼;中提琴大師尤里•巴什梅特;小號演奏家加伯•波多茨基;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詹妮弗•拉莫爾等。
廣泛而深入的國際藝術交流,使得北京交響樂團的職業水準大幅度提高。指揮大師艾申巴赫稱贊道:“這是一支職業素養非常高的樂團。這個樂團極高的音樂領悟能力和演奏狀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幾十年來,北京交響樂團創下了國內許多樂團難以企及的傲人佳績:2001年啟動建團以來的首次國際商業巡演,這也是第一家國內交響樂團啟動國際商業巡演模式。迄今為止,北京交響樂團已經連續多年進行國際商演,樂團從關注歐洲古典音樂故鄉的觀眾口碑,到關注如何縮小與世界著名樂團的差距,直到現在努力打造與中國首都北京地位相稱的世界名團。
在創作方面,北京交響樂團力推中國當代音樂創作。北京交響樂團策劃、參與、委約和首演了國內大部分的中國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首演作品近200部。自2007年起,北京交響樂團與有百年歷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在全球發行了樂團錄制的八張唱片,這是EMI首次與中國的指揮家和交響樂團合作錄制唱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和港澳臺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3年七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2017年,樂團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經典交響音樂會,引起業界及觀眾們的極大反響,好評如潮;在加拿大多倫多索尼藝術中心和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的精彩演出,為加拿大慶祝建國150周年的慶典活動拉開了帷幕,北京交響樂團、渥太華交響樂團以及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交響樂團的三團合演,是加拿大建國以來首次三團合演,極具歷史意義。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上百萬人次。普及的層面從基層學校的飯堂、禮堂、工廠社區乃至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歌劇院和音樂廳等。2014年更是將音樂季首場開幕音樂會安排在校園舉行。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隨著2018北京交響樂團新樂季的開幕,北交全體同仁正以昂揚的狀態和飽滿的激情,奏響更加輝煌的藝術篇章。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