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鋼琴合作藝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師范大學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鋼琴合作藝術”在專業領域內的發展,促進海峽兩岸藝術文化交流,3月28日至30日,由重慶師范大學主辦、音樂學院承辦的首屆“鋼琴合作藝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黃河》鋼琴協奏曲的主要執筆人之一儲望華先生、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李未明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校務參議林淑真教授、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賴如琳博士,臺灣師范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張詩欣博士和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孫偉教授、沈秋鴻教授以及各高校專家學者與音樂愛好者在研討會期間圍繞“節奏語言解讀”、“鋼琴與樂隊合作藝術”、“鋼琴與聲樂合作藝術”、“鋼琴重奏合作藝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討以期推動“鋼琴合作藝術”的發展。
28日晚,音樂學院師生與臺灣藝術家共同舉辦海峽兩岸聯合音樂會。音樂學院院長張禮慧領銜表演女聲獨唱《江城子》、《知己紅顏》,優美的歌聲、藝術的詮釋,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臺灣藝術家的四手聯也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在情感表達當中的獨特魅力。
29日上午,“鋼琴合作藝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幕。開幕式上,副校長楊新民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介紹了學校辦學的基本情況。他說,學校與臺灣在文化交流、歷史研究等方面有著長期的合作。本次鋼琴合作藝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是在搭建大陸與臺灣之間聯系的橋梁,將會使老師、學生以及更多人的受益。音樂學院院長張禮慧在發言中也表達了對會嘉賓的歡迎,同時對專家學者對音樂學院發展的關心和理解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她說音樂學院是一個年輕的學院,但是一直將鋼琴合作藝術作為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的重點扶植方向。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在促進海峽兩岸藝術家的交流的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當晚,鋼琴演奏家林娟儀、長笛演奏家廖薏賢、小提琴演奏家張家倫舉辦了臺灣藝術家室內樂音樂會。
據悉,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的指示精神,學校將借助此次研討會的平臺,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學習。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