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新憶”陳悅簫專場音樂會
“新憶”陳悅簫專場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8.11.22
演出劇場:小劇場
演出時長:約100分鐘 (無中場)
日期/場次:2018.11.22 周四 19:30
藝術家 曲目 購票說明
陳悅
青年笛簫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疆藝術學院特聘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管樂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趙松庭笛子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排簫學會副會長。
曾擔任2017第九屆廣西音樂舞蹈比賽決賽評委、2016第四屆“青樂杯”評委、2016第八屆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大賽評委、2015年星光大道評委、2014文化部“文華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決賽評委、“2014第六屆新加坡國際華人民族器樂大賽”評委、“2012年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評委等,榮獲“2010最具魅力笛子演奏家”、“2012年CCTV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榮獲文化部頒發“園丁獎”、“教學成就獎”等多項殊榮,2014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項目資助獲得者,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資助獲得者,2015年國家“一帶一路”中國西部民族民間音樂采風創作和推廣建設項目資助獲得者。
2017年受邀參加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訪華國事文藝演出活動,中宣部“同圓中國夢”大型交響音樂會,“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首都市長論壇”及“北京日”的演出活動、第八十六屆國際刑警組織全體大會文藝演出活動等。曾出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愛爾蘭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并多次受到外國元首及皇室親自接見,獲《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一致好評。為中國民樂走向世界的推廣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藝術履歷被錄入《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笛壇繁星錄》以及英國劍橋傳記中心編著的《世界名人錄》中。在國內外錄制發行了十張笛、簫專輯《遠行》、《亂紅》、《中國之悅》、《精神·東西方的碰撞》、《對話——簫與豎笛現代作品十首》、《新·憶》等。其中《對話——簫與豎笛現代作品十首》獲格萊美歐洲古典音樂提名。并在國內外成功舉辦“笛子與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東西方的對話”等數十場音樂會,受到業內外好評。在教學方面,其多名學生在全國專業比賽中榮獲金獎。
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趙松庭的笛樂創作特征管窺》、《當代昆曲伴奏中曲笛演奏特征分析》、《《趙松庭的笛樂創作與婺劇音樂的淵源關系》、《笛海無涯 藝無止境——趙松庭藝術精神管窺》、《趙松庭先生笛藝生涯中的儒家思想初探》等。出版教材:《笛子演奏初級教程》等。
國內著名歌手 許巍(嘉賓) 吉他演奏家/全能音樂家 李延亮(嘉賓)
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 曲大衛 作曲家 羅麥朔 打擊樂演奏家/作曲家/藝術策劃人王佳男 古琴 黃梅
箏 伍君瑜 盲人竹笛演奏家 譚偉海 竹笛 馬述諫 笛簫 蘇煬
竹笛 蔣錦雯 竹笛 徐文輝
曲目
夕陽簫鼓 古曲 陳悅 改編
簫:陳悅 鋼琴:金元輝
古曲夕陽簫鼓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后來改編成為一首簫曲。作品寫的是尋陽(九江)江上月夜,歌頌祖國山河之壯美,表現人民熱愛祖國之情。夕陽簫鼓的曲名最早見于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今樂考證》,全曲就像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夕陽簫鼓》構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實現了大自然景色的變幻無窮。
綠野仙蹤 馬克 曲 金元輝 改編
簫:陳悅、譚偉海、馬述諫 鋼琴:金元輝
綠野仙蹤是一首東西方音樂元素結合的民樂,最初是由國內笛簫演奏家陳悅與鋼琴演奏家馬克合作演奏。2017年由盲人鋼琴家金元輝重新編曲,以簫三重奏的形式全新演繹這首樂曲,綠野仙蹤以中國山水畫般的清悠淡遠演繹著現代人的情感、夢想和希望。
洛神賦 羅麥朔 曲
簫:陳悅 鋼琴:羅麥朔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敘述了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有感于楚人宋玉之作。此賦虛構了作者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抒發無限悲傷悵惘之情。
這篇在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文章,在思想與藝術成就上都被前人予以了極高的評價。常把它與屈原的《九哥》和宋玉的《神女》諸賦相提并論,其深遠意義影響了后世多位藝術家。如晉朝畫家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內容所畫的作品,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而書法家王獻之和趙孟頫,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時期,一些劇作家又將其搬上了舞臺。至于歷代作家以此為題材,見詠于詩詞歌賦者,則更是多得難以數計。
本曲以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力求展現出原文中想象豐富的華美辭采及相遇相知時的夢幻場景,承托出洛神風華絕代之倩影,通過簫的獨白表達詩人曹植浪漫而苦澀,心神為之不寧,徘徊于洛水之間不忍離去的心境。
見 王玨 曲
簫:陳悅 塤:蘇煬、馬述諫、徐文暉、譚偉海、蔣錦雯、冷姝彥
由一支簫和六個塤演奏,簫是一個簡單的獨奏,塤是一個簡單的伴奏;簫吹一個簡單的旋律,塤吹一個簡單的和聲;一切皆是簡簡單單,大道至簡。因為只有通過簡體的演奏,才能體現出這兩種古老東方樂器的神韻,才能讓人感受到這兩種樂器獨一無二的音色的魅力。簫猶如一個憂傷的獨自輕聲吟唱的女子,回憶敘述著內心的獨白,塤猶如四個低聲附和的男聲,輕聲平靜的淡淡的伴著,生怕打擾到那憂傷而又美麗的女子。
——中場休息——
釵頭鳳 李政華 曲
簫:陳悅 箏:伍君瑜
作品取自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故事。《釵頭鳳·紅酥手》和《釵頭鳳·世情薄》兩首詞道出了深深的眷戀與無盡的思念而成為千古佳話。離別可能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雁杳魚沉,信斷音絕,聚首換成孤單,歡喜變成哭泣,留下的是一段段難忘的記憶。把握當下事,珍惜眼前人,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梅花三弄 古曲
簫:陳悅 古琴:黃梅
由陳悅改編,樂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國古典樂曲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樂曲主題表現梅花,其名稱來由,源自前半部的泛音曲調在不同的徽位上作三次的重復,用來描繪梅花的清雅高潔。樂曲的后半部則用稍快的曲調再加上音色的變化,來表達梅花在寒風中迎風搖曳的堅毅不屈的形態。“三弄”實際是三個變奏,《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一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簫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體結構可能就是這種表演形式的遺存。
桃花渡 陳末 曲
簫:陳悅 鋼琴:金元輝 古箏:伍君瑜
整首樂曲簫聲依依,幽幽其香。眾香拱之,逸逸其芳。“竹葉青青,采而佩之。云水瀟瀟,奕奕清芳,某年某日,我行四方。”樂曲中簫聲悠揚淡遠的音韻,延綿不斷,幽遠寂寥,如同一澗清澈的春水在流淌,由遠及近,隨著春水翩然而至。夢里桃花盡開,夢外雪落亭臺,少時逐夢天涯,前世多少恩怨,身后多少留戀,江湖情仇無盡,碎在風中。
幻月 涼月 曲
簫:陳悅 鋼琴:金元輝 打擊樂:王佳男
幻月慢板運用雅樂調式創作而成,旋律空靈、柔美,讓人凝思。編曲以鋼琴為主體,輔以吉他、弦樂,和聲較多運用七和弦、九和弦,烘托了旋律的畫面感。
快板編曲借鑒了爵士樂的和聲走向及swing的節奏技巧,由慢板自然過渡,既獨特新穎又與簫音渾然一體。樂曲表現了幽谷幻月穿梭云霧間如夢的景色和作者內心對快樂和自由的向往。
穹廬 金元輝、陳悅 曲
簫:陳悅 鋼琴:金元輝 打擊樂:王佳男
穹廬,不僅只是游牧民族休憩的一頂頂氈房,它甚至成了每一個草原兒女精神的歸處。之所以把這首作品取名為穹廬,是因為整首樂曲所要表達的,是一種精神的回歸。如果說,一望無際的草原,奔馳的駿馬是蒙古人奮進拼搏的體現,那么月光下地平線上那一座座氈房,則是他們身體和精神的根。正如樂曲雖然在創作手法和演奏方法上是創新的,但最終,作品還是扎根于傳統的蒙古族音樂的寶庫當中。
世外桃源 許巍 曲/詞
笛簫:陳悅 人聲:許巍 吉他:李延亮 鋼琴:金元輝 打擊樂:王佳男
《世外桃源》的曲在許巍聽古琴曲《酒狂》時用吉他彈出來的,這首歌開頭就用了古琴曲《酒狂》,曲子寫成后,歌詞就擱下來了。2012年3月底,許巍來到成都,和朋友去青城山的路上,在車上都沒說話,用手機記東西,抬頭看見路邊桃花都開了,春光燦爛,感覺一下來了,迅速寫出了《世外桃源》的歌詞。有人說世外桃源的創作是許巍送給妻子的,也有人說世外桃源的創作就是許巍對自然對流傳千年的那個”世外桃源“的向往。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