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著沉重的腳步,走我的路,走過光華,走過歡樂,走過孤獨,走過寂寞……”日前,在午后燥熱的排練廳里,男低音歌唱家沈洋穿著厚重的大衣,拉著行李箱行走在“飄雪”的棧橋上,展示根據舒伯特套曲《冬之旅》改編的多媒體聲樂劇場《逐》的片段。在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該劇將以先鋒的藝術形式與觀眾見面,而沈洋正把自己“放逐”在緊鑼密鼓的排練當中。
作為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經典,舒伯特的聲樂套曲《冬之旅》描述的是一名失戀者在冬日的孤獨旅行。它的歌詞來源于德國詩人繆勒的24首詩,所詮釋的愛情的苦痛,最后都轉化為“放逐”。
“多媒體聲樂劇場是對古典樂、尤其是非歌劇類古典樂作品的跨界演出的一種嘗試。”在《逐》的導演鄒爽看來,聲樂劇場可以被理解為把抽象的音樂還原到假定的劇場空間中,“音樂雖然是抽象的,但在劇場里,我們可以制造出一個情境。劇場里有景有人物,電影的蒙太奇手法虛實相生地串聯情節,音樂就可以被更加豐富地呈現出來。”
只見排練廳里架起一座棧橋,橋的一端,沈洋正在高歌,另一端竟走上一位跳著街舞的少年,和沈洋嚴肅莊重的歌唱形成巨大反差。肆意跳舞的少年從舞臺中間的圓筒中抽出張張白紙,而凝視著他的沈洋也模仿起他的動作……還原到劇場中的《冬之旅》平添了許多現代的元素。
10月26日至28日,這部引人遐思的多媒體聲樂劇場作品《逐》將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首演,以視覺化的方式全新呈現舒伯特的24首歌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