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BC音樂雜志這次組織了151名指揮家參與投票,選出了世界最佳交響樂前20。
這批世界上最棒的指揮家們選出的第一名,是貝多芬那令人戰栗的《英雄交響曲》。這部原本獻給拿破侖的作品,后來用于歌頌橫掃整個歐洲的革命英雄精神。
位于《英雄交響曲》之后的,是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第九交響曲。莫扎特的第41交響曲《朱庇特》位列第三。馬勒的第九和第二交響曲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BBC音樂雜志主編奧利弗·康迪表示,看到貝多芬幾乎統治了這個榜單他毫不驚訝:“要知道距離貝多芬寫完第三交響曲已經200多年了,而這個投票結果說明他在交響樂上的成就從未被超越,毫無疑問,他就是絕對的天才。”
“指揮們都喜歡這部交響樂(《英雄》),太豐富,有太多可能性了...這個開頭就像迎面一拳一樣爽。”
喬納森·諾特
英國指揮家喬納森·諾特表示《英雄交響曲》是突破極限的杰作:"它不是關于上帝的榮光,而是關于我們人類的——我們斗爭、我們的挑戰、我們的勝利。在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總是沉溺于人生的痛苦郁結。但我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從來感受不到這一點。他的作品充滿生的力量和歡愉。"
寫于1803年的《英雄交響曲》原名"波拿巴",旨在禮贊拿破侖及其功勛。而拿破侖稱帝并稱為一代暴君之后,貝多芬憤怒地改變了想法,他過于用力地把拿破侖的名字涂掉,以至于最初的手稿上有一個洞。
張漢娜
特隆赫姆交響樂團的指揮張漢娜表示第三交響曲開辟了交響樂新紀元。"他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他將主題和旋律處理得如此細膩,同時還讓情緒在其中有機發生,簡直無敵。"
康迪說,他曾預言貝九會是第一名,要知道貝九的《歡樂頌》可是歐盟圣歌。這部作品贊揚了友誼和團結,在英國脫歐的時候當選,會特別有趣。
馬勒憑借第二、第三和第九交響樂也在榜單上占據了三席,第九更被認為樂章及其優美舒緩。
莫扎特還有一部充滿爭議但是非常受歡迎的40號交響曲位列15。
康迪表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部迷人到足以上榜的作品。但是別忘了投票的人可是世界上最懂交響樂的一幫人,他們從里到外把交響樂這玩意兒吃透了。"
我們看一下前10名的完整榜單:
1.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1803)
2.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1824)
3. 莫扎特第41交響曲 (1788)
4. 馬勒第九交響曲 (1909)
5. 馬勒第二交響曲 (1894 rev 1903)
6. 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1885)
7.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1830)
8. 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1876)
9.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1893)
10. 馬勒第三交響曲 (1896)
令人驚訝的是,貝多芬那部婦孺皆知的《命運交響曲》竟被擠出前十,位列11名。
榜單上的最"年輕"的作品當屬位列15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創作這部作品時,全國在抵制他的歌劇《姆欽斯科縣的麥克白夫人》,他正在經歷嚴重的個人危機。
不少當代作品缺席榜單,康迪認為:"現在的作曲家寫的不能算交響樂了,只是短作品加上了交響樂的名字而已。"
每位參與投票的指揮家都先選出自己心中的前三,之后雜志再以此為基礎整理出前二十的榜單。
我們看看幾位大師的前三名。
柏林愛樂樂團現任音樂總監西蒙·拉特爵士的前三是貝三,布魯克納第八,馬勒《大地之歌》。
美國女指揮家馬琳·阿爾索普的前三是巴伯第一,布拉姆斯第三,馬勒第二。
BBC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薩克里·奧拉莫的前三則是貝三,馬勒第三與西貝柳斯第五。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