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剛剛完成了兩場在京演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鄭京和參與五月音樂節“走出去”系列公益演出,來到北京市東直門中學,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真正意義的“大師課”。
5月4日和8日,韓國小提琴演奏大師鄭京和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兩度亮相,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演繹了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并在2016五月音樂節中獨奏登臺,為觀眾演繹了巴赫全套小提琴無伴奏作品。
5月4日,鄭京和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攜手,在韓國新生代指揮家崔朱烈執棒下,詮釋恢弘的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5月8日,鄭京和在國家大劇院再度登臺。2016五月音樂節以“盛贊!巴洛克”為主題,而在當晚的音樂會上,鄭京和在一場音樂會中為現場觀眾完整演繹了巴洛克時期作曲大師巴赫的全套小提琴無伴奏作品。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作品全集由三首奏鳴曲和三首組曲組成,被當今演奏家奉為“小提琴圣經”,鄭京和用扎實的樂音展現出這部龐大作品的每一層結構,細膩的演奏盡力勾勒出巴赫作品中的每一絲細節,從旋律的編織到立體結構的剖析都深刻而清晰。
這場音樂會是年近七旬的鄭京和首次挑戰“一晚演奏全套”,所展現出的演奏狀態令觀眾為之折服。
在5月9日的大師課上,鄭京和聽到了多位來自東直門中學學生的演奏。認真聆聽完學生們的演奏之后,鄭京和對同學進行了細致耐心的輔導,不僅對演奏技術提出了詳實的建議,更言傳身教傳遞了自己多年的演奏心得和對待音樂的熱忱之心。
鄭京和回憶自己9歲時的首度登臺時說:“我記得我當時一點兒也不緊張,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中。那一次也讓我發現,用稱心的樂器去演奏音樂是非常愉快、也是非常神奇的體驗。”相比技巧的訓練,鄭京和更愿意讓同學們領悟的是對于音樂的虔誠和探索之心。如今,年近七旬的鄭京和大師已經在舞臺上活躍了半個多世紀,但對于音樂熱愛卻依舊如初,“嫻熟的技巧并不是一名成功小提琴家的專利,而獨特的聲音和個性的藝術詮釋,顯然更加重要。”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