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場音樂會、34場學術報告、5場專業比賽、2場公開課、9場大師班——第六屆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正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其間還將上演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沈音原創歌劇《星星之火》,舉辦《星星之火》專家研討會和沈陽國際打擊樂藝術周等大型演出和學術交流活動。
歷時兩個多月的交流展,不僅吸引國內11所專業音樂院校、10所綜合大學參加,還會聚了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丹麥、日本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國內外700余人參加演出。交流展時間之長、人數之多、門類之齊全、內容之豐富、規格之高、形式之多樣都是歷屆之最。
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每兩年一屆,至今已舉辦六屆,成為在海內外音樂界具有影響力的品牌音樂文化活動。多年來,沈陽音樂學院為什么堅持舉辦這一音樂文化活動?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沈陽音樂學院院長劉輝。
音樂交流展緣起
劉輝說,創作、演出、服務人民、謳歌時代、引領先進文化是延安魯藝的精神本質。作為魯藝傳人的沈陽音樂學院有責任傳承這種精神。所以,10多年前,第一屆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如今我們堅持舉辦到第六屆。本屆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有49場音樂會,觀眾既能品味到古典音樂,也能欣賞到現代作品;既能欣賞到民族器樂音樂會,也能欣賞到西方音樂。如國內的沈音·北方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旋動悅音”——八音組合現代作品專場音樂會、陳曦聶佳鵬小提琴大提琴專場音樂會等。國外的有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三重奏專場音樂會、俄羅斯冬不拉·巴揚專場音樂會、美國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專場音樂會等。在整個國際性的音樂文化交流展上,人們既可觀看國內高水平的音樂演出,也可以領略世界頂級的音樂文化,這些都對一個城市的音樂文化建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劉輝認為,城市音樂文化只有在一個相對開放的文化環境中,才能不斷吸收和借鑒外來音樂文化的成分。
課堂教學的延伸
交流展期間,開幕式上演了沈音·北方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閉幕式上將呈現給觀眾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歌劇《星星之火》等26場演出、講座、專業比賽,都是沈陽音樂學院教學、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
劉輝說,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是沈陽音樂學院課堂教學的延伸、學院創新創業課程的重要內容,是學習的課堂、交流的課堂、展示的課堂、社會的課堂、服務的課堂。師生參加這樣的交流、演出,把課堂放在社會的舞臺上,經受全社會的檢驗,對人才培養和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增強了師生們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打開師生的眼界,比如在本次交流展的重頭戲國際打擊樂藝術周上,海外藝術家帶來精彩紛呈的打擊樂演出。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克羅地亞薩格勒布音樂學院、日本武藏野大學等國外藝術院校的藝術家們也將帶來系列高質量、高水平的打擊樂音樂會,使師生們在自己的校園就能了解到世界上音樂發展的新脈絡、新理念、新思想、新成果。
本屆交流展上,不僅有演出,還開展一系列高端學術活動,舉辦34場學術報告。這些學術報告包括我國當代民族聲樂教育領域領軍人物、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金鐵霖的學術報告;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學術報告;《當代藝術學的十個問題》等系列學術報告。同時,劉輝做主持人的“夢想·精神·力量——關于音樂與生活的對話”也在交流展期間舉行。在沈陽就能聽到感受到世界一流的音樂演出和高水平的講座,這對提升教學質量、加強人才培養大有裨益。
26場高水平演出免費贈票
與往屆不同,本屆交流展有26場高水平的演出免費向市民贈票,旨在開展藝術惠民、藝術普及,從而活躍遼沈地區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養。
對此,劉輝說,交流展既是專業院校、團體交流研討的高水平學術平臺,又是遼寧省高等藝術教育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課程等方面成果的展示,更是活躍城市音樂文化生活、服務遼寧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有力舉措。交流展是向世界展示遼寧文化的一個國際窗口,對遼寧音樂文化品位的提升、觀眾音樂素質的提高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市民田南竹說,看開幕式音樂會后激動不已,沈陽音樂學院讓我們百姓不花錢就能聽高雅音樂會,真是太好了。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