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崔宗順,旅美男低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美國音樂藝術家協會會員,原總政歌劇團獨唱演員,中國十大男中低音歌唱家之一。美國西雅圖聲樂愛好者協會藝術總監。
10月,南昌初秋的季節里,聲樂大師崔宗順先后幾次來到江西。事實上,早在之前的9月份,崔宗順就先后在上饒、宜春、南昌等地開展了多次音樂之行。
10月29日晚上,在江西“萍鄉市安源藝術劇院”(原萍礦禮堂)內,崔宗順的獨唱音樂會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全國音樂界的相關人士,云集于此,音樂會在當地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據了解,崔宗順音樂會作為“大音稀聲”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率先在南昌開啟了系列活動的歷程。在江西的講學和獨唱會期間,崔宗順帶著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在江西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本期人物,我們帶您走近聲樂大師崔宗順的藝術世界。
近些年來,聲樂大師崔宗順更多的經歷是在聲樂教學的活動中,這位頂著一頭卷發,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西式風范中年男人,在美國的西雅圖創建了自己的聲樂培訓中心,并親自授課。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崔宗順在他熱愛的事業上,把聲樂講學做出了另一番韻味。與當前很多聲樂大師不同的是,崔宗順的音樂講學有著他個人的獨特標簽。他在給學員授課的時候,除了講授理論知識,常給學員進行示范。這在同行業專家的聲樂大師班中極少見的。
事實上,這種教學形式,更像一場音樂的交流。在不久前,江西師范大學舉辦的一堂關于崔宗順教授的講座中,崔宗順和當時江西音樂界的人士,雙方像進行一場辯論賽一樣,探討了關于聲樂理論及演唱技巧的相關問題,并現場范唱,贏得了現在的陳陳喝彩。
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江西開展的聲樂大師班的授課過程中,崔宗順聽了當時江西一位歌手的現場演唱之后,糾正了歌手在演唱時發音靠前、聲音憋緊、共鳴不足、氣息不暢等聲音打不開等問題。并結合了每名歌手的實際,闡釋了演唱時要音量宏大、音色優美和音域寬廣的基本要求,強調了表情要與聲音統一、演唱要氣息通暢的重要性,闡明了口咽腔共鳴可調節音量、氣息距離近才能產生爆發力等獨特認識,且發出好的聲音和不好的聲音,并有針對性的進行……
整個過程中,崔宗順教授邊為歌手彈奏、邊聆聽歌手演唱、邊進行發聲示范,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講解,其對不同歌曲的深刻理解、現場示范的美妙歌喉、通俗易懂的講解闡釋和民主和諧的探討氛圍,在觀眾感覺受益匪淺的同時,他的專業和耐心也為他贏得陣陣掌聲。
一位聽完崔宗順講學的學生這樣評價說:說真的,沒聽崔宗順課之前,以為還是傳統的授課模式!結果他一來就給我們上的“干貨”,他的教學態度感染了我!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是不多見的!令人折服!
南昌藝超文化藝術學校副校長周康希:聆聽崔老師大師班講學和崔老師一對一小課教學,讓我受益匪淺,在美聲教學方面方法科學易懂,把傳統聲樂教學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變成真實存在,他強調的是聲音在氣息的支持下,既要通透又要流動流暢,注重聲區的統一以情帶聲,崔老師對每個學生以做示范為主,文字加老師的科學發聲相結合,更讓我易懂!
Scala歌劇院的女中音givanna gravaggio聽完崔的演唱之后說:你的演唱very profetional,你已經把聲音技巧完全溶入到人物內心情感之中。你是真正的歌劇表演藝術家。
一般形容男高音的音色會用輝煌,華麗的詞匯,男低音做到這點實屬不易,然而崔宗順先生做到,由衷的為他而驕傲,他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就是摒棄了一位的面罩唱法,追求整體的共鳴腔體震動,他所產生的聲音泛音極為豐富,故而音色通透洪亮,一般歌者所不及。崔宗順不論是歌唱德育、意語、英語都十分規范,拼讀準確生動。
作為一名聲樂大師,崔宗順多年的音樂歷程以及活躍在國際上的經驗,讓他對音樂教育的理解有了不一樣的方式。上世紀80年代初,崔宗順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溫可錚教授。后來,崔宗順又考入了總政歌劇團,作為青年歌唱家參加了多次重要的國家級演出活動,并多次在全國、全軍聲樂比賽中獲獎。
199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音樂學院CCM研究生院歌劇表演專業進行進一步深造,并獲得歌劇表演藝術家學位證書。此外,他還曾在意大利、美國、比利時參加享有國際盛譽的大師班。2009年應中國國家大劇院和中央電視臺的邀請,他加盟了國家大劇院首屆歌劇節意大利歌劇《托斯卡》劇組,與國際一流、中國頂級歌唱家們合作。之后還有《唐·卡洛》、《費加羅的婚禮》、《IDOMENEO》、《魔笛》、《茶花女》、《地獄之季》、《阿依達》等歌劇都有他的參演。
崔宗順的嗓音優美,兼具渾厚與圓潤,具有豐富的音樂表現力。他明亮的音色和巨大的震撼力不僅得到音樂專家贊揚,還征服了眾多聲樂愛好者。
正如音樂人黃元元所說:旅美華人崔宗順教授屬于國際級藝術大師。他的聲線純凈且響亮,在偌大個音樂廳,不用麥克風也能將聲音送到最后一排位置,這與他強健的咽肌力量發揮到極致有關。除了音量的收放自如,崔教授對音色的控制也是得心應手。無論是寬或窄的元音,都能將其聲音的明暗調適到最好的狀態。崔教授能演繹不同類型和風格的作品,除擅長演繹西洋歌劇嘆調與藝術歌曲外,中國歌曲也是崔教授音樂會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男低音唱中文歌曲通常會比其他聲部笨拙,但這對崔教授來說已不是問題,多年來的刻苦鉆研和舞臺實踐,沉淀了具有個性化的精湛的歌藝與藝術修養,加上幾乎接近完美的舞臺形象,為觀眾(聽眾)獻上一首又一首藝術精品。
多年來,崔宗順教授演出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 包括德國,奧地利,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印度尼西亞,加拿大以及美國的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圣路易斯、丹佛、西雅圖等地區。先后與芝加哥、肯塔基、辛辛那提、Schleswig-Holstein Music Festival、根滋堡、哥倫布斯等歌劇院及音樂節成功合作,被專家評為“多年來少見的優秀男低音”、 “嗓音與西方一流的男低音相比毫不遜色”。
此外,在聲樂藝術上的造詣以及對美國西雅圖社區文化藝術提高所做的顯著貢獻,也使得崔宗順教授在2009年獲得了亞洲周刊授予的音樂藝術家先鋒獎。
在中央民族大學任課期間,崔宗順教授首次開設了研究生歌劇表演課程,并導演排練了多部中外名歌劇片段,主要包括《費加羅的婚禮》、《茶花女》、《繡花女》、《黨的女兒》、《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在2014年12月23日,便是由崔宗順教授執導的歌劇片段《費加羅的婚禮》在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廳上演。這部歌劇的演員全部都是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的在校研究生與本科生。這部劇在呈現給大家之前經過一個學期內的短時間排練,在排練過程中,崔宗順教授對這部經典名作進行了創新和改進,在尊崇原作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將宣敘調翻譯成中文對白,配以詠嘆調的中文字幕,將這部西洋歌劇打造成更加符合中國觀眾口味、更接地氣“新型”歌劇。
與對待學生不同,崔宗順對待女兒卻是十分嚴格。因為出生在下雨的季節,崔教授就特別“簡單粗暴”地給女兒取名為崔雨。崔雨從小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有著非常好的習慣:無論學習多忙,鋼琴練習也不能落下;吃完飯后洗碗等。
崔雨也最終沒辜負崔教授的厚望,在音樂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她,自小開始學習鋼琴、唱歌、跳舞。13歲考上大學,參加北京GRE考試,英語和數學獲得雙滿分800分,18歲便成為了哈佛的博士生。
現如今,崔宗順依然游走于世界各地,他講學、授課、開演唱會、表演歌劇……在“奔波”的日子里享受音樂帶來的點滴,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是音樂的一種傳承和接力。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