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樂)中寫到:“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從此,“黃鐘大呂”成了漢語中高雅、宏大、莊嚴音樂的代名詞。
11月2日13點,中國音樂家協會金鐘之星藝術團來到甘肅省華池縣南梁鎮,為革命老區兩萬多人民群眾獻上了一場黃鐘大呂般的音樂演出盛會。在演出中,藝術家們用精彩的節目歌頌偉大的祖國,感恩廣大的人民,祝福遠大的前程,獲得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整個演出中,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彩聲不斷。
本次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甘肅省文聯主辦,活動內容主要是到革命老區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活動,就是為了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表達對革命老區人民崇高的敬意,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中國音樂家協會代表在致辭中,闡釋了此次活動的深刻意義。
慶陽市委書記贠建民在致辭中,對演出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中國音樂家協會金鐘之聲藝術團來到華池南梁慰問演出,是深入貫徹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實際行動,是全面落實習總書記“文藝為人民”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是黨中央、國務院情系老區、心連百姓的具體體現。
贠建民表示:“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堅信,有中央和省上各級部門對革命老區的重視關心,有包括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內的社會各界的鼓勵支持,勤勞善良的慶陽人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南梁精神’,不忘初心,艱苦奮斗,開拓創新,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幸福美好新慶陽的宏偉目標。”
金色的陽光照耀著國旗上的金星,金子般的嗓音唱出了祖國金碧輝煌的前程。《軍民團結一家親》、《洪湖水浪打浪》、《盤龍臥虎高山頂》、《甘肅老家》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好歌,響徹了云霄,唱暖了觀眾。演出中,演員們分別表演了獨唱、口技、小品等節目,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尤其是現場的少年兒童觀眾,更是非常開心,一直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在演出結束后,還有很多觀眾心生留戀,不愿就此離去。他們紛紛來到附近的南梁革命紀念館,進行參觀。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依舊手里拿著國旗,看不到有人丟棄。兩個幾歲的小女孩,手持國旗在街邊玩耍,快樂寫在臉上,國家刻進心里。此刻的她們,還不會深刻理解愛國的意義,但已把一顆愛國的種子,深深地埋進心底。在未來的成長歲月里,她們會慢慢理解愛國的意義,成長為一個高尚的人。
華池縣南梁鎮,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有著重大的意義。劉志丹、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此創立了革命根據地。這里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這里是八路軍抗日的出發地,這里是全國范圍內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這里是全國解放最早的地區。英雄的南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偉大的功勛,進行了偉大的探索,做出了偉大的奉獻,付出了偉大的犧牲。漫長的革命年代里,南梁涌現了無數的英雄人物:五槍擊斃五個敵人的梅生貴、一人突破30余個敵人包圍的汪占祥、寧死掩護紅軍的42烈士……各個感人至深,每每催人淚下。如果拍一部《南梁英雄傳》電視劇,幾乎用不著藝術加工,僅是真實歷史就足夠精彩和感人。南梁英雄們可歌可泣的事跡,必將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萬古流芳。
因為珍惜和平,我們回首戰爭。因為敬仰英雄,我們放歌長空。有著英雄激勵的老區人民,正在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今天新的長征。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