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17日發布消息稱,世界級指揮大師穆蒂將攜芝加哥交響樂團在京登臺。
1月25至26日,享譽全球的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里卡爾多·穆蒂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這不僅將是自2010年穆蒂大師被任命為芝加哥交響樂團第十任音樂總監以來首次帶領樂團到訪北京,同時也將是他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次亮相。
2010年,芝加哥交響樂團將音樂總監這一職位的橄欖枝拋向意大利指揮大師里卡爾多·穆蒂,由此,穆蒂大師成為樂團百余年歷史上第十位音樂總監。
“我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海邊,芝加哥的密歇根湖也像大海一樣,所以這兩個城市有很多共同點。我有時甚至以為自己就出生在芝加哥。”穆蒂大師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年逾七旬的他表示:“芝加哥交響樂團將是我最后一個坐鎮的樂團。”
在接手這支歷史悠久、傳統深厚的樂團前,穆蒂曾接連執掌倫敦愛樂樂團和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并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等世界頂級樂團保持長期合作。而在他眼中,芝加哥交響樂團卻擁有獨一無二的氣質,“這支樂團擁有極其獨特的氣質。我對音樂的要求極其靈活,但他們總能理解我的要求,并且總能保持良好的演奏氣氛。我對這支樂團充滿了愛。我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關系如同一段婚姻,美國人用‘蜜月’形容一段婚姻的幸福開始,我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已經合作了五年,卻仍然處在蜜月中。”
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兩場音樂會上,穆蒂將和樂團合作演繹德奧與俄羅斯兩大古典音樂世界的巔峰之作。
在穆蒂看來,這些經典作品不僅能夠完整呈現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綜合實力,更將突出展現樂團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亮麗輝煌的銅管聲部。“兩場音樂會的曲目雖然沒有太多內在聯系,但都將展現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獨特氣質。樂團會用現代的方式演繹這些創作于各個時期的作品,這對中國觀眾來說將是非凡的體驗。作曲家馬勒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演奏馬勒的音樂對于樂團而言是一種傳統,在索爾蒂指揮樂團的時期曾錄制了大量的馬勒交響曲。而在今天演奏馬勒作品,觀眾能夠從音樂中體會不同的藝術總監對作品不同的理解和詮釋。”在第二場音樂會中,樂團將在穆蒂執棒下演奏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柴科夫斯基以及德國作曲家欣德米特的經典作品。“普羅科菲耶夫《古典交響曲》是一部極難演奏的作品,對弦樂和木管聲部都有很高要求。這部作品一定要以高水準進行演奏,否則毫無意義。德國作曲家欣德米特的《為弦樂和銅管創作的協奏曲》是一部專門為美國樂團創作的作品,這部作品用到了幾乎所有的銅管樂器,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銅管聲部舉世聞名,在這部作品中他們幾乎擔綱了獨奏家的職責。”
在1月25日至26日走進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欣賞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會的觀眾,還將在百余位演奏家中看到不少中國面孔,他們都是在芝加哥交響樂團中的華人演奏家。
1988年,中提琴演奏家張立國通過了芝加哥交響樂團嚴格的考試,成為中提琴聲部的助理首席。至今,張立國已經在芝加哥交響樂團工作了28個年頭。
“芝加哥交響樂團從建立時,就保持著由頂級指揮大師擔任音樂總監的傳統。從弗朗茨·萊納到喬治·索爾蒂,再到巴倫博伊姆、里卡爾多·穆蒂,這些大師不僅為樂團積累下難以磨滅的藝術印記,也帶領芝加哥交響樂團創作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時代。”而談起樂團的變化,越來越多華人音樂家的加入令張立國感慨萬千,“華人音樂家在樂團中的工作非常融洽,這與樂團單純、堅定的藝術追求是分不開的。如今已經有13位華人音樂家在樂團中工作,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多地得到了大師們的肯定。每當新一任音樂總監來到樂團,演奏風格肯定會有所變化,而華人音樂家們肯定是最先適應這種變化的,這與我們中國扎實的音樂教育是分不開的。”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