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延慶區舊縣鎮文體中心,北京交響樂團的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響音樂會,打動了這里的農民觀眾,高雅藝術走進了田間地頭,農民也有條件免費欣賞高雅音樂的現場演出。
當天下午1:30,距演出還有一小時,就有不少村民冒著寒風早早來到演出現場。離演出還有10分鐘,86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里已座無虛席,舞臺上各種管弦樂器有序擺放。
“平時都是在電視上聽交響樂,沒想到咱也能在現場聽一回。”“在城里聽一場這樣的音樂會,少說也得花300塊錢,今天能免費聽一場,真是高興!”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中,演出正式開始。
充滿激情的《春節序曲》拉開了演出的大幕,熱烈喜慶的春節氣氛讓聽眾心潮澎湃。舊縣村的王大爺悄悄地對一旁的閆大媽說:“這首曲子聽過,年年春晚都有這曲子,太熟了!”“聽完這首曲子,一下子有了過年的感覺!”閆大媽應和道。
歲末年初,北京交響樂團組織專場音樂會“下基層、進鄉村”演出活動,把音樂會“搬”到了田間地頭,讓山鄉村民接觸高雅藝術,感受音樂的魅力。北京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譚利華說:“我們響應習主席‘文藝扎根人民’的號召,在2016年新年到來之前,舉行‘下基層、進鄉村’專場音樂會,為廣大的鄉親們演出,主要是想讓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生活,提升城市的文明指數。”
為了讓基層群眾能夠聽懂交響樂,喜歡交響樂,譚利華在選擇曲目時用了一番心思。音樂會除了有《二泉映月》《紅色娘子軍》等耳熟能詳的“中國風”曲目,還有像《狩獵波爾卡》《黑桃皇后序曲》等風格輕松的世界名曲,力求貼近觀眾需求,突出中國特色,讓村民感到交響樂藝術很親近,不再曲高和寡。
看完演出,延慶區文委文化科科員白堯堯感慨道:“看來農民還是接受和需要這樣的演出,今后我們要多組織這樣的活動,為廣大群眾多提供欣賞和體驗的機會。”
返場曲《北京喜訊到邊塞》將音樂會推向高潮,指揮譚利華轉向觀眾,帶領著全場觀眾打起了節拍,大家也將熱情投給了臺上的演奏家們,臺下的拍手聲歡快而有力,完全融入到了歡快、熱烈的氣氛中。
延慶區文委負責人說:“區文委將進一步用好首都的優質文化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將先進文化、高雅藝術送到社區、送到山村、送到學校,努力提高廣大群眾的文藝修養和文明素質,為‘美麗延慶’建設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相關新聞
建筑工人走進大劇院免費聽音樂會
前晚,國家大劇院邀請來自首都建筑業的500多名來京務工人員,聆聽2016新春祝福音樂會。
這場精心策劃的音樂會大師云集,不僅由著名指揮家陳佐湟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小提琴家寧峰也傾情加盟。從耳熟能詳的《白毛女》組曲,到極富民族風情的《新疆之旅》選段,再到柴科夫斯基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三首中外傳世佳作,充分彰顯出交響樂的獨特魅力。
本次演出是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辦、國家大劇院承辦的“文化暖心”——慰問首都來京務工人員活動的首場演出。今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還將與國家大劇院合作,舉辦多場公益活動。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