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許講德教授為沈陽音樂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
7月3日,著名二胡演奏獎、教育家,中國音協二胡學會顧問、中國音協器樂演奏考級二胡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家一級演員許講德教授為我院師生作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民樂系的全體師生以及相關部門的領導與教師均到場聆聽。
學術報告由我院民樂系副主任趙奪良教授主持。趙奪良指出,非常榮幸和高興能邀請到國寶級演奏家許講德教授來我院進行專題講座。許講德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她演繹了許多流傳甚廣且經典的二胡作品影響了幾代人。她為我國的民族器樂教育事業,特別是二胡專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聆聽許講德教授講學,能夠使民樂系教師學生學到很多知識,特別是許講德教授長期從事舞臺演奏以及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她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傳授給我們,會使我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許講德教授講學內容分三個部分:一是二胡演奏的歌唱性;二是二胡事業的發展與傳承;三是對當前二胡演奏事業的希望。
許講德教授指出二胡以柔美圓潤的音色、豐富細膩的表現手法、醇厚飽滿的音質在中國眾多民族樂器中占有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地位。由于二胡沒有指板、品,兩根弦是懸空的,張力又大,好像人的聲帶一樣,操作時主要憑感覺來反映和控制,音準較其他樂器更難掌握。為什么二胡的聲音酷似人聲?演奏者如何運用兩手特殊技巧的變化,奏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抒發演奏者的內心情感,塑造各種風格、韻味的音樂形象?二胡之聲酷似人聲是它最大的特點和魅力所在。在行腔、潤腔、語氣情感、韻味上與演唱者配合默契一致,起到托住、包圓、包嚴和保調的作用,這說明人聲能唱出來的,胡琴也基本能奏得出來。所以說,從二胡構造的本身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來看,均為演奏者進行富有歌唱性的演奏及在表現音樂的韻味和深度上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許講德教授又談到學習民族樂器應該提高音樂修養,廣泛的接觸民族、民間音樂、包括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民歌及少數民族音樂,這些都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也是我們器樂演奏者學習借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在接觸中學唱、學奏,豐富自己的演奏手法,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民歌、戲曲說唱音樂的唱詞,詞匯簡潔,寓意深刻,通過學習,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文學修養,更重要的是為我們學習歌唱性的演奏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了解人物內心感情,表達方式,學習怎樣奏情。學習音樂語言,語氣、音色變化及韻味的掌握和表達。許講德教授提出要重視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學習,其本意不是讓大家都來演奏地方戲曲的唱腔音樂,而是希望做為一個搞中國民族音樂的人對地方戲曲等這些中國音樂的寶貴財富,要努力去學,去了解,并把它做為必修課,使二胡的表現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奏出中國的風采。并以民族音樂大師劉天華、華彥鈞對民族樂器二胡的貢獻舉例,說明要植根于民間,向民族、民間、傳統音樂學習的重要性。
學術講座中,許講德教授談自己向京劇學習的體會。京劇是國粹,是經過多少代藝人不斷改革、創新,和漢調、昆曲、秦腔等地方戲曲相互影響而形成完整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的藝術。用二胡演奏京劇唱腔,許講德教授總結四十字原則:分清流派、進入角色、認真學唱、行腔準確、潤腔細膩、指法隨腔、弓隨腔走、字斷腔連、聲中有情、形情兼備。許講德教授還總結了學習二胡不同階段的簡單易記得順口溜。簡明扼要的概括了學習到演奏二胡各個階段的要點,給予我們很大的指導。如聲、情、技、形、韻五字標準歌;相對難易歌以及操琴歌等。對于這些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許講德教授都分別加以講解說明,讓我們認識到操琴的基本動作要規范,演奏要求的重要性,才能在長期的實踐中收到演奏如歌的完美藝術效果。最后,許講德教授通過視頻和音頻播放了由她演奏的京劇唱腔表演資料,如演奏梅蘭芳的《貴妃醉酒》、馬連良的《借東風》以及余叔巖的《空城計》等。
兩個多小時的學術報告,許講德教授治學嚴謹的態度、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富有深度的講學內容由始至終地吸引著聽者的注意力,使聽者受益良多、收獲頗豐。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