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當代音樂史上,以“黃河”命名的大合唱和鋼琴協奏曲堪稱不朽的篇章,昨晚,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內,觀眾再次近距離感受到“黃河”那奔流不息、余音繞梁的動人旋律,天津交響樂團聯合湯沐海、石叔誠、濮存昕等藝術名家,將一臺匯集《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大合唱》的“黃河”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奏響在舞臺。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又適逢天津交響樂團建團3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天交精心策劃了此次“黃河”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在國內的演出市場中,雖然《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大合唱》都分別是頗受音樂會青睞的曲目,但兩首作品同臺演出實屬罕見。天交舉辦本場音樂會得到了藝術家們的熱烈響應,在業界也引起了一定關注,更受到津門觀眾的特別歡迎,昨晚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共千余人走進音樂廳,聆聽“黃河”的樂聲。
天交首先以一首趙季平作曲的《大宅門》寫意為音樂會開場。隨后,我國著名鋼琴家石叔誠在觀眾的熱情掌聲中登臺。作為《黃河》鋼琴協奏曲的改編者之一,石叔誠對這首作品有著深刻透徹的理解和爐火純青的把握。在演奏中,觀眾充分感受到石叔誠原汁原味的精彩演繹,從他指尖的旋律中,觀眾聽到了黃河奔流時的波濤洶涌和中華民族同仇敵愾的吶喊,隨著音樂的遞進,第四樂章中的一段全民抗戰的激昂旋律更令全場觀眾熱血沸騰。
下半場,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的《黃河大合唱》激情唱響。作品宏偉的構架在湯沐海精心指揮和天交的演奏下徐徐展開,一幅中華民族從飽受侵略災難,到奮起抗戰、民族自強的壯麗畫卷呈現在觀眾面前。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不但作為主持人串聯起作品的八個樂章,還在《黃河之水天上來》中展示了深厚的朗誦功力,他抑揚頓挫、有張有弛的吟誦引人入勝,叩擊著每一位聆聽者的內心。擔任獨唱的黃顯淳、吳志峰(博客,微博)、李華典、董文友四位歌唱家,伴隨著旋律深情演唱了《黃河頌》《河邊對口曲》《黃河怨》等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獨唱和二重唱段落。
本場演出的合唱部分堪稱重中之重,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唱團、天津市音樂家協會合唱專業委員會“天成之樂”合唱團、天津市南開區合唱團共同擔綱演唱。經過多日的排練,湯沐海、樂團及合唱隊近400人的表演團隊達到了高度的默契,合唱隊聲情并茂、氣勢雄渾的演唱充分調動起全場觀眾的情緒,特別是著名的《保衛黃河》中,當“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的經典旋律唱響,全場觀眾無不為之深深震撼,很多觀眾受到感染,與舞臺上的合唱隊一同唱響了這鼓舞人心的民族強音。
天津交響樂團團長肖嘉喜對記者表示:“這臺音樂會是由天津交響樂團與藝術家、合唱隊共同為天津觀眾精心打造的,全體表演者都希望音樂會既在藝術上達到高水準,又能在思想性上通過"黃河"兩首經典作品,帶領觀眾回望并感受戰爭年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