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是指不以營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以人為本、以應用為本的創新活動,利用技術手段讓所有人都有參與創新的機會,這正是創客時代帶給我們全新的機遇和啟示。
創客這些個性化的新奇發明源自哪里?是“想象力”,源自于無窮的想象力。音樂藝術是培養和提升想象力的重要渠道。達爾文在他的自述里曾津津樂道地回憶說:“音樂常常使我興奮地思考我正在研究的問題……”
音樂藝術能夠觸發創客的想象力。音樂思維中反映出的宏觀宇宙,會給大腦思維以無限廣闊的天地,音樂欣賞能力強的人很容易發現它。音樂中的宏觀世界,是藝術音響的一種造型,它是一種只能意會的音樂聲波,并沒有什么真實的情景,但它都是感性的真實,意念的真實。意念是幻想的力,它會給幻想和想象帶來假想的真實。音樂造型擴展了的意念,具有一種巧妙的感情和音樂走向,它的特點就是能使人感覺到音樂已經把你帶入神秘的宇宙,帶入無盡的幻想之中,帶入沉思之中。音樂之所以能激發人的想象,是由于音樂的特殊功能及其美學特征所決定的。法國偉大作家雨果說:“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學,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音樂以聲音鑄造語言,通過刻畫相應的感情動態,直接展現宇宙間萬物的靈魂,故此人們又稱音樂是靈魂的直接語言。創客們一旦進入這樣的想象世界,便無拘無束, 任其遨游,便會產生形形色色經歷的再現和對美好未來的幻想與渴求。在此方面,愛因斯坦的切身感受“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音樂是思維的有力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能有合乎智力要求的發展”。因此,這種想象是創客們所必須具備的。
音樂藝術的想象能夠引發創客的科學想象。大腦的活動,需要最新的、最美的、最靈巧的信息的刺激。這樣它就變得愈來愈靈巧、愈來愈敏捷。一句旋律的產生,可以發展成千萬不同的旋律,正如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在一個晚上不可能做相同的夢。不僅人類是這樣,宇宙間任何物質運動都是這樣。音樂藝術作為創客的內在精神和豐富想象的外化形式,實質是在理性情感借助于音響的體驗中得以實現的,并在感性與知識、激情與理智、想象與技巧、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這些矛盾相纏繞、相互作用中發展的。
音樂藝術想象的實現,實質又體現了一種超越性和求異性。超越性,是指超越作品的自身、超越國界、超越時空、超越時代;求異性,是指追求不同,體現藝術的個性,任想象馳騁,盡力發揮而不拘形式。黑格爾強調指出:“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實踐證明世界上一切創造都離不開想象。而音樂教育中的超越性和求異性,給創客認識世界的能力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方法。它如同想象的催化劑,給科學的想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使創客們不甘居于被限制的狀態,促進創客從客觀事物的特性出發,向著更美好的目標前進,把想象的事物,夸張、離奇、變形、合并。這就是想象的升華,它脫離了原有的低級形態,形成了一種超然的新形式。毋庸置疑,音樂是一種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語言,它能促使創客充滿激情和幻想,時常把人的情緒引向高度激發狀態,從而促使思維活躍,引起創造靈感閃現。由此可見,音樂的想象是一種可以跨越時空,打破民族鴻溝,沒有國界,無限擴展人的想象力的最佳手段。它是人類創造藝術想象力和發展科學想象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維寶庫。
音樂藝術的想象與創客創新力的結合,能夠產生眾多社會成果。從表面上看,藝術和科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一個是浪漫的形象思維,一個是嚴謹的邏輯思維。但它們彼此的思維過程都是相通的。音樂藝術的想象能使科學創造幻想插上翅膀,又能使創客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把腦中的幻想變為現實。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正如他本人所精辟總結的,“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他酷愛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的樂曲,從古典音樂中他體驗到和諧之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諧和物理理論的和諧是相通的。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引起了世界許多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的興趣,研究結果證明:創造性的活動程序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提出問題,即想象出新的方案,再進行邏輯推理完成的。音樂教育中的想象實際融入了一種思想,一種理念,培養了一種創造素質,它縮短了幻想與現實創造之間的距離,正是這完滿幻想和探索精神,孕育著創客未來的成功,正是音樂藝術想象之神的召喚,讓創客們不拘一格,大膽思索,才綻放出千萬朵創新之花,結出了千萬顆智慧之果。總之,人類要前進,必須要創新,要創新必須具有想象思維。想象,是創客必備的智慧,是創造思維的核心。對音樂藝術想象力的培養,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索。
更科學合理地利用音樂藝術發展創客們的想象力,為未來參與世界性競爭培養開拓型、立體型、創造型的人才,這便是音樂藝術教育與創客發展相結合的突破點。(賈春玉 作者單位:湖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