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舞蹈藝術之花綻放云南藝術學院
6月13日上午,由云南省文聯、印度駐華大使館主辦,云南省舞蹈家協會、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承辦的“中國·印度舞蹈藝術交流教學展演”活動,經過精心策劃和認真組織,在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小劇場隆重舉行。活動由舞蹈學院副院長農布七林和外事辦曾婷婷老師主持。
“2015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領導小組組長、省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黃映玲首先致辭,她介紹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舉辦本次活動旨在突出“促進中國·南亞東南亞全面合作與發展”的宗旨,以“薈萃藝術、展示魅力”為主題,通過中國和印度舞蹈藝術家們的精彩展演,交流中印兩國舞蹈藝術的特征、創作成果,既為兩國舞蹈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舞蹈藝術魅力、共同促進舞蹈藝術繁榮與發展的交流平臺,又在青年大學生中植下兩國藝術和友誼的種子,有利于中國與印度可持續的人文交流與友好往來。
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艷萍用英文發表演講,熱情洋溢地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印度藝術家的歡迎和感謝。她強調了云南的藝術院校不僅具有國際化辦學的地域優勢、文化優勢,更有責任以宏觀發展的辦學思路和文化視野,弘揚云南民族文化,并努力成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文化往來的重要橋梁。
舞蹈學院徐梅院長致辭:她表達了對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云南藝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的深深謝意,既為各高校師生提供了此次國際舞蹈藝術交流的機會,又為舞蹈學院展示辦學特色與教學成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自2014年全面推進深化改革以來,舞蹈學院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的重要意義,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依據學院的總體發展布局,不斷探索特色化辦學道路,挖掘自身在新絲綢之路沿線省份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極發揮民族舞蹈這一具有廣泛親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號,正在論證新增“東南亞舞蹈”專業方向的可行性,以期通過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本次活動作為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第23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組成部分 --“2015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的四項活動之一,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中國和印度音樂、舞蹈劇目展演;二是中國和印度舞專家現場教學交流互動。藝術無國界,舞蹈藝術更是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用肢體去表達和傳遞著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思想情感和審美追求。盡管中國與印度的舞蹈藝術形態各異,但都展現出自然、和諧、包容之美。現場觀眾不僅深刻感受到兩國舞蹈藝術不同的魅力,更能體會到兩國深厚的文化淵源:
來自印度“ICC”藝術團的8位表演藝術家帶來印度特有的器樂合奏、印度查烏面具舞及婆羅多舞表演。曾在世界多個國家巡演、獲得2014年流行音樂獎的印度著名打擊樂手卡洛斯帶來了印度多赫拉鼓演奏,現場掌聲四起,觀眾情不自禁隨著鼓點打著節拍、擊掌附合。獨特的地域風情,美妙的音樂、鏗鏘的節奏、獨具特色的“天籟之音”與印度舞表演,讓現場觀眾感受到印度音樂、舞蹈的藝術魅力。
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同學們分別表演了藏族熱巴舞、維吾爾族舞、朝鮮族扇子舞等中國民族民間舞組合,傣族男子群舞《阿羅漢》(第九屆荷花獎作品金獎、2014直通春晚云南選送節目)、獨舞《芳春行》、彝族女子群舞《彈彈彈》等具有中國民族民間舞特色的舞蹈節目,也給印度表演藝術家們留下深刻印象。印度舞蹈家夏慕博胡、云南藝術學院黃自新副教授分別進行印度和中國舞現場教學,40多名院校同學先后上臺參與互動交流,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郭浩、院紀委書記劉泉,云南省舞蹈家協會秘書長溫凱、副主席郭麗娟,云南藝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洪波、教務處副處長張曉輝、招辦主任蔣峰等。來自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昆明學院、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云南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等近10所院校100余名師生觀摩并參與教學互動。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